江南采蓮曲 其二
十五吳娃慣弄潮,
隔花回首向郎招。
來時不用撐船訪,
門對垂楊靠水橋。
十五吳娃慣弄潮,
隔花回首向郎招。
來時不用撐船訪,
門對垂楊靠水橋。
十五歲的吳地少女習慣在江上弄潮,隔著荷花回頭向情郎招手。你來的時候不用撐船四處尋訪,我家門戶正對著垂楊下的水邊小橋。
吳娃:吳地的少女。
慣弄潮:習慣在潮水中嬉戲、駕船等。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是描繪江南水鄉生活場景,當時江南地區水運發達,采蓮等水上活動盛行,男女之間的情感交流也較為自然活潑,詩人或許是在游覽江南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江南少女與情郎的互動,突出了少女的活潑可愛。其特點是語言清新、生活氣息濃郁。在文學史上展現了江南水鄉的民俗風情和男女間純真的情感,為研究當時的社會風貌提供了生動素材。
濁者自濁清自清,
一輪堅白不容塵。
鏡中妍丑誰分別,
水月融光凈法身。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
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
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
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
搜攪心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
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
萬轉千回懶下床,
不辭鶗鴂妒年芳。
酷憐一覺平明睡,
枕破施朱隔宿妝。
家浮野艇無常處,
身是閑人不屬官。
但有濁醪吾事足,
浮名不作一錢看。
邱子煉丹處,石門松樹邊。
獨來還對鶴,相視或疑仙。
久立看殘碣,高鳴入遠天。
何人惜孤興?復為畫圖傳。
生性多情句自工,置身天寶亂離中。
杜陵詩句蘭成賦,悱惻纏綿一例同。
一錢不值自興嘆,為有妻孥訣絕難。
聲色豪華能死難,古來只有一文山。
落日登古臺,垂楊拂闌干。不見路傍草,煙沙浩漫漫。
手摘卷葹草,愿傳雙飛翼。車輪千里遙,中心自不隔。
采桑南陌頭,羅綺嬌青春。使君停五馬,不是冶游人。
愁心貯折麻,佳期怨采綠。思君腸九回,何似黃河曲。
十畝芳菲宅,名花最后看。
乍疑春欲醉,可愛露難乾。
倚日自矜寵,回風不受寒。
藥闌頻徙倚,吟望夕陽殘。
亂世團圓骨肉難,
弟兄離別正心酸。
奉親且作漁樵隱,
到處名山可掛單。
流涕平泉記一篇,
清門三絕護云煙。
左家有妹差強意,
畫筆依稀說再傳。
未寫亦槁子,連天云一團。
花情如石冷,鳥語逼人酸。
溪合雨成拍,峰無嵐不冠。
湖山饒煉格,政在杳茫難。
領取空濛意,叢林五月寒。
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鄲。
漸覺身非肉,儻由山是丹。
分明舊相識,故作面生看。
侯景陷吳興,太守書生耳。戰敗整衣坐,視死如脫屣。
吾忝任專城,朝廷危至此。不能力匡復,是則深可恥。
景猶憐憫之,欲存其一子。自分吾一門,己在鬼錄里。
安能就爾胡,乞恩以貸死。世人惡無后,茍活聊爾爾。
側聞張也風,亦可少愧矣。
客中良夜月,恍若故鄉明。
玉鏡光隨滿,銀河影共橫。
多情邀我飲,故意伴人行。
天際清如水,依稀見五城。
萬法泯時全體現,
大似金剛經百鍊。
定光镕爍絕纖埃,
只眼圓明何用見。
吾邑昌黎后,斯文遠至今。
由來風不薄,此去道須任。
曉月江帆小,春云嶺路深。
逢迎如有問,為報歲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