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子喬《載鶴游玉清宮圖》
邱子煉丹處,石門松樹邊。
獨來還對鶴,相視或疑仙。
久立看殘碣,高鳴入遠天。
何人惜孤興?復為畫圖傳。
邱子煉丹處,石門松樹邊。
獨來還對鶴,相視或疑仙。
久立看殘碣,高鳴入遠天。
何人惜孤興?復為畫圖傳。
這里是邱子煉丹的地方,就在石門旁的松樹邊。他獨自前來與仙鶴相對,彼此對視仿佛懷疑對方是仙人。長久站立凝視著殘碑,仙鶴高聲鳴叫飛向遠天。有誰珍惜這份孤獨的興致?于是繪成畫圖流傳。
邱子:可能指邱處機等煉丹修道之人。
殘碣:殘破的石碑。
孤興:孤獨的興致。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修道煉丹文化的一定關注,詩人看到《載鶴游玉清宮圖》,有感于圖中所繪邱子的形象和情境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邱子孤獨修道的興致。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以景寫人。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人們對修道文化的一種審美和情感寄托。
少負青云志,同鳴白玉珂。建旄天著象,持憲海無波。尊對千峰啟,人憐萬里過。離筵漫惆悵,春向使君多。
紫豈奪朱,白可受采。并蒂連花,犍椎相會。
紫薇開盛菊開初,老興無如九日何。小憩松陰風落帽,劇談時事口懸河。山齋葵藿聊添飲,野鳥笙簧對客歌。丹壑翠崖雙不借,莫將行腳笑哥哥。
秋鞭未及嶺南家,夕月寒微例看花。陳酒藏春余厚味,些酲剛好弄琵琶。
塵埃握手眾人中,草木從來臭味同。春夏我雖迷出處,交游君不異初終。赤黃晚歲徵奇夢,清白平生繼古風。嘆息蜀州人日作,傷心不覺涕無從。
海月三山出,江城萬井聯。故鄉(xiāng)望牛斗,清夜共嬋娟。流影移庭竹,浮光滿甕泉。相看渾是夢,得意幾回圓。
桂子風高瑞靄浮,曉來無處不歡謳。共懷襦褲歌廉范,更指龜蒙祝魯侯。風月莫辜三十詠,星霜行閱八千秋?;始艺匚┝技?,袞服歸公正黑頭。
獨秀紛蒼翠,城樓勢半銜。定同顏太守,復有讀書巖。野日開潭鏡,天風起石帆。蒼蒼虞帝廟,更為植松杉。
新居明月滿天街,夜踏春陰若個陪。一自紫金辭舊伴,嬴將蒼翠繞飛來。紅芹笑指宮墻傍,白塔閒看鸛鶴回。未必三遷專為此,卻因得此恣新裁。
一片迎潮雨,錢塘泊岸逢。煙明六和塔,云暗兩高峰。茶熟篷窗火,香殘野寺鐘。湖頭舊游路,濕翠想高松。
山雨遙侵夜,過春尚作寒。卻憐燈火寂,反與病相安。
塵埃連日夜,羽拂力還生。案上疑行雀,花邊觸落鷹。吾心非所用,世路亦何憑。童子持茲意,毋令污染憎。
連峰竟無已,積翠遠微微。寥戾野風急,蕓黃秋草腓。我來歲云暮,于此悵懷歸。霜雪方共下,寧止露沾衣。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
錦云曾逐好風來,強學嬌顰寄雁回。鯨浪拍天滄海闊,祇愁無路到蓬萊。龐老多年不入州,一竿危坐石溪頭。山中飽食魚羹飯,不博人間萬戶侯。長天淡淡雁沈沈,人在桃源路更深。一點靈犀千里月,云遮不斷故人心。
短褐尚時吟杜曲,采芝何處問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