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煇來三首 其三
聞筑船亭就,能來共看花。
鲞枯庖海物,豆乳買鄰家。
稍可從容飲,猶當委曲賒。
歸途有底急,不肯后昏鴉。
聞筑船亭就,能來共看花。
鲞枯庖海物,豆乳買鄰家。
稍可從容飲,猶當委曲賒。
歸途有底急,不肯后昏鴉。
聽說你把船亭建好了,能來一起看花。廚房里有干魚等海味,還從鄰家買了豆漿。稍微可以悠閑地飲酒,還得委婉地賒賬。回家的路有什么可著急的,連昏鴉都不如,不肯晚些回去。
筑:建造。
鲞(xiǎng):剖開晾干的魚,泛指干魚。庖:廚房,這里作動詞,指準備食物。
委曲:委婉。賒:賒賬。
底:什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鄉村環境中。詩人的友人劉元煇建好了船亭,詩人邀請其一起看花、飲酒,體現出當時閑適的生活狀態和朋友間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相聚的生活片段,突出了鄉村生活的質樸和朋友間的真摯情誼。語言平淡卻富有生活氣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普通文人的生活情趣。
寒食都人重勝游,相如獨自閉門愁。
嘗聞婁護因名達,君試將余問五侯。
五里波?郭,扁舟棹到門。
水經春雨漲,山近夕陽溫。
?鶆穿蘆葉,蟛蟖上竹根。
憂來欲誰話,猶賴酒盈罇。
鄉路轅思北,
家林巷喜雨。
飲酒是癡報,如人落糞坑。
情知有不爭,(“爭”,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凈”。)豈合岸頭行。(“合”,伯三七一六卷作“不”。)
山亙南豐石亙山,石橫山路馬登難。
非論蹇步須回駕,縱使追風亦解鞍。
恐是龍宮通洞府,莫應猿嶺建星壇。
何因不許超驤輩,踏著連云大麓端。
馬知因圣出,才本自天生。
駔駿何煩隱,權奇愿盡呈。
電從雙眼落,云向四蹄輕。
過去王良喜,嘶來伯樂驚。
絕塵慚逸步,曳練議能名。
唯待金鞭下,春風紫陌情。
客從巴硤度(水渡),傳子(爾)訴(溯)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高塘(堂)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淥(綠)水向荊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夜鵲南飛倦,鳴雞屢送晨,忽聞芳歲道(到),今日故園春。
試上亭臺望,葐蒀(氛氳)江樹新。(項云“葐蒀”為草木茂盛之貌,不煩改。)
旳旳韶陽蕚,迢迢佳麗人,音容曠不接,景物徒相因。
別怨如流水,移恩念積薪,垂淚三危露,心斵[一](“斵”,原卷作“斷”。)二京塵。
遠役鴻為伴,荒亭鬼作隣,吾生殊卉木,顦顇此江濱。([一]俞云:“『心斵』疑『心斷』。”)
可恨名存實已除,蘭臺蕓閣復誰居?
豕魚未識應多愧,尤恐在人成蠹書。
(以上二詩見《永樂大典》卷一九七八二“一屋”。“局”字〖十八函一百七十八冊〗。)
昔日田真“分”,(“分”,據伯三五五八卷補。)
庭荊當即衰。
平章卻不異,
其樹復還滋。(“復”伯三七一六、伯三六五六卷作“重”。)
憶拜明公日,青云料果符。征賢披顯詔,射策冠英儒。
物論推前哲,朝綱揖大巫。德門深茂秀,義土辟膏腴。
簡翰垂師法,文章述帝謨。民歡車轍至,士畏履聲趨。
省闥名尤美,藩方政歷殊。五兵森武庫,百氏秘文樞。
小謝才難比,諸荀道亦具。幾年思樂土,長日詠生??。
潔儉遵明訓,清通軌令圖。馬奔為信竹,鞭舉示刑蒲。
促座嘉賓滿,分題健筆濡。碧江秋鳥聚,青漳瞑猿孤。
月上連城璧,星環合浦珠。早涼生玉樹,盛暑退冰壺。
豹變真君子,龍鐘淺丈夫。新知多巂彥,舊態只狂奴。
敢望憐哀鳥,何煩敬朽株。已愁沾灑淚,還去海西隅。
浩蕩去鄉縣,飄飖瞻節旄。揚鞭發武威,落日至臨洮。
主人未相識,客子心忉忉。顧見征戰歸,始知士馬豪。
戈鋋耀崖谷,聲氣如風濤。隱軫戎旅間,功業競相褒。
獻狀陳首級,饗軍烹太牢。俘囚駈面縛,長幼隨巔毛。
氈裘何蒙茸,血食本膻臊。漢將乃兒戲,秦人空自勞。
立馬眺洪河,驚風吹但白蒿。云屯寒色苦,雪合群山高。
遠戍際天末,邊烽連賊壕。我本江海游,逝將心利逃。
一朝感推薦,萬里從英旄。飛鳴蓋殊倫,俯仰忝諸曹。
鷰鴿知有待,龍泉惟所操。相士慙入幕,懷賢愿同袍。
清掄揮塵尾,乘酣持蟹螯。此行豈易酬,深意方郁陶。
微効儻不遂,終然辭佩刀。
暫謫歸天固有程,虛皇還召赴三清。
簫歌近向峰頭合,羽駕低臨洞口迎。
自換玉衣期上帝,豈關金格注生名。
門人未得隨師去,云外空聞好住生。
瞳瞳云間日,兼旬不得明。
一朝雨勢歇,眾鳥喧新晴。
南窗有老叟,喜極推枯枰。
呼僮載樽酒,訪渠泉石盟。
出門有佳趣,清風生綠萍。
笑語途中泥,爾難濡我情。
素彩皓通津,孤舟入清曠。
已愛隔簾看,還宜卷簾望。
隔簾當此時,惆悵思君君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