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飲酒是癡報,如人落糞坑。
情知有不爭,(“爭”,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凈”。)豈合岸頭行。(“合”,伯三七一六卷作“不”。)
飲酒是癡報,如人落糞坑。
情知有不爭,(“爭”,伯三五五八、伯三七一六卷作“凈”。)豈合岸頭行。(“合”,伯三七一六卷作“不”。)
喝酒是愚蠢的報應,就像人掉進糞坑一樣。明明知道不干凈,怎么還能在岸邊行走呢。
癡報:愚蠢的報應。
情知:明知。
爭:通“凈”,干凈。
合:應該。
此詩創作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內容推測,可能是當時社會存在飲酒成風的現象,作者看到喝酒帶來的不良影響,故而創作此詩進行勸誡。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莫飲酒,以直白的比喻和通俗的語言表達觀點,在民間勸誡文學中有一定的價值。
金錢石竹道傍秋,翠黛紅裙馬上謳。無限小兒齊拍手,山公又作習池游。
南都秉節望如山,總憲重來父老歡。楊綰相唐驕侈格,長孺在漢覲覦寒。功收治水三旬易,策救饑民十萬難。今日仙輀向瓊海,野人酹酒泣江干。
驅馬西行劍閣開,即今重見勒銘才。吟秋月照三巴水,吊古風生八陣臺。
蒼茫身世感,空回首,憤火欲中燒。悵北國山河,已成破碎,南洲景物,太半蕭條。又何況,長貧終有命,多病更無聊。轉瞬光陰,天荒地老,緬懷陳跡,云散香飄。酒杯容易借,堪嗟是,依舊壘塊難澆。自分頭顱如許,不免虛拋。念對泣牛衣,竟為窮士,裹尸馬革,孰作鬼豪。盡把糊涂舊賬,一筆勾銷。
百尺高樓易水東,千金曾此彀英雄。君來卻在承平日,先策詩壇第一功。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直木忌先伐,芳蘭哀自焚。盈滿天所損,沈冥道為群。東海沈碧水,西關乘紫云。魯連及柱史,可以躡清芬。
剡溪千古雪坡風,收拾寒清入甕中。此味世人那得吮,特將撩撥老詩翁。
十月流澌不成凍,異客他鄉只如夢。玉溪邂逅忽盍簪,青眼相看各神竦。萬里番禺不倦勞,此身端為斯文重。豈無獻賦誇甘泉,豈無勛策圖凌煙。丈夫犖犖自有志,立身行道非偶然。孤猿獨鶴渺何許,新詩滿幅來鸞箋。要追蘇李凌鮑謝,肯與馀子爭媸妍。薌溪之濱有逆旅,清興留人不能去。信知王事有程期,千載風云一朝遇。鹢路何曾限吳楚,大舶中流夾雙櫓。明朝回首隔鐘陵,水闊天低雨如霧。
秾光醉兮,昏綿綿焉。與久樂萬年春,留連兮其未央。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扇香曾靠腮邊粉。舊塵埋、月輪有暈。南風未似愁來近。前事臨窗隱隱。涼花畔、云歌露飲。夢斷了、終難再問。鴛鴦帶上三生恨。將淚揩磨不盡。
誰家弄玉矜少年,采蓮艇子歌娟娟。轉首那知顏色老,猶抹橫云啼鏡前。
黃甲舊書生,明廷推一鶚。歲莫戢羽翰,靜聽華亭鶴。盛衰今昔異,出處老少各。乃翁信奇士,之子亦不惡。斥鴳伏卑枝,寄聲謝寥廓。
花樹樹。吹碎胭脂紅雨。將謂郎來推繡戶。暖風搖竹塢。睡起欄干凝佇。漠漠紅樓飛絮。劃踏襪兒垂手處。隔溪鶯對語。
孤燈細雨,枕畔淚痕無數。幽期難托琴心,愁緒怕傳尺素。暗想香肌艷質,放誕風流,腸斷朱弦暮。天臺路。遙在桃花深處。芳閨冷落,只恐青春誤。憑誰訴。而今佳會,蹉跎后日,相逢無據。早遂藍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