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圭元白相別之次日大雪火邊有懷其人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別便覺如三秋。
應覺擁爐華藏客,不知對雪姑溪愁。
清詩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誰見投。
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撥盡欲何求。
上人偶作十日留,才別便覺如三秋。
應覺擁爐華藏客,不知對雪姑溪愁。
清詩字字吟可老,冷日愔愔誰見投。
愧我霜髯不用剪,寒灰撥盡欲何求。
高僧偶然停留了十日,才分別就感覺像過了三年。你應想著圍爐的我,卻不知我對著雪在姑溪邊發愁。你清新的詩句每一句都能讓人吟到老,這寒冷的日子里誰能像你一樣贈詩給我。慚愧我這霜白的胡須不用修剪,把寒灰撥盡又有什么追求呢。
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三秋:指三年,形容時間漫長。
華藏客:詩人自指。
姑溪:水名。
愔愔:形容寂靜無聲。
霜髯:白色的胡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是與圭元白相別次日大雪時所作。當時詩人與友人分別,在雪天爐火邊觸景生情,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陵谷推移一晌間,新愁舊感兩難刪。
乾坤正氣馀蜂蟻,家國深憂誤觸蠻。
叔夜空將湯武薄,新亭無復楚囚訕。
大同盛軌千秋仰,只恐天高不易攀。
繞舍扶疏千樹林,古臺鶯語晝沉沉。
山童佐舞調雙鶴,病客閒居戲五禽。
阮籍猖狂讎禮法,仲長樂志薄朝簪。
憑高更覺青冥遠,弋者徒聞黃鵠音。
高宗夢巖穴,姬文兆渭濱。
群分邈十里,感應用形神。
三江春水五湖通,一片青天在鏡中。
日暮回舟向林屋,梅花無數與誰同。
天涯一片愁中月,夜夜隨風落故鄉。
何日尋君來欈李,二湖相并似鴛鴦。
避暑昭陽不擲盧,
井邊含水噴鴉雛。
內中數日無呼喚,
拓得滕王蛺蝶圖。
漲后新晴積翠堆,群峰面面送青來。
披襟正喜南薰入,欹枕偏宜北戶開。
莫遣柳眠留作蔭,偵將竹醉好移栽。
林間岸幘消閒日,問字誰能破綠苔。
掖庭又說冊閼氏,
妙選孀閨足母儀。
椒寢夢回云雨散,
錯將蝦子作龍兒。
一棒打破生死窟,
當時凡圣絕行蹤。
返笑趙州心不歇,
老來猶自走西東。
潔居萬事愧吾徒,十載猖狂一薄夫。
貧病不勝書課減,怠荒常是力行疏。
愁來無地堪容足,老去何時可復初。
忽辱高明千里念,題詩遙望獨長吁。
濃?雜霧,向郊原泛雪,閑操孤艇。銀海模糊漸不辨,南北東西村徑。
翠竹低籠,寒鴉驚繞,風獵汀蘆冷。亭臺虛敝,更添幾許幽勝。
驀地仿佛山陰,層巖小嶼,有疏松盤磴。眺遠升高憑極目,池沼林戀妍凈。
凍壓梅梢,沈埋草甲,一段深冬景。沿流歸去,粉叢又見煙暝。
嶺外塵氛凈,楓宸詔命來。
君民爭切仰,文武顯全材。
四海陽春轉,千年壽域開。
峴山恩莫斷,群眼望三臺。
芳挹北山桂,饑茹南澗芝。
悠悠二三子,空谷白云期。
凈業青蓮宇,澄懷秋水陂。
閒來展玉冊,興至引藤卮。
自取山人適,而將玄化窺。
朝隨野鼯出,暮與落霞之。
龍性誰能擾,鷗機本不疑。
形骸元土木,悔吝乃磷淄。
是節方流火,涼飆清我肌。
露華盈北渚,月彩耀前墀。
松作笙簧聽,川將縞練披。
酣歌似河朔,清燕類南皮。
若問窮通理,蒙莊吾所師。
并世誰扶大雅輪,還從老輩見完人。紅羊輪運丁雙劫,絳縣疑年亥六身。喪亂那容開口笑,親朋預卻介眉春。平生早有梅花約,鄧尉山陲作隱淪。
太白高高石鼓鳴,中原多事尚佳兵。似聞道上豺狼滿,漫向人前肝膽傾。今日空垂遺老涕,何年重見泰階平。書生結習消難盡,愿托微詞待玉成。
眼見有籌添海屋,紅塵插腳得遲還。風流已屬靈光殿,啄害猶憐虎豹關。漆室何心憂社稷,新亭舉目異河山。王琨已抱攀車痛,更累先生兩鬢斑。
世事茫茫付甑塵,且從物外見天真。象山禪悟承家范,栗里琴懷有替人。佛座香花資養性,魚塘蒲藻自成春。但憑一片沖和意,留示兒孫眾妙津。
憶君壽我走詩筒,愧我壽君句未工。
一例岡陵隨獻頌,幾回云樹想高風。
神交自昔忘行跡,世事由來重變通。
千古滄桑誰管得,大蘇春夢已匆匆。
日日溪頭風日清,棹歌聲里鏡中行。
千巖萬壑不知處,芳草幽花苦問名。
照影碧潭憐我老,分秋華月向誰明。
山川如畫人如玉,望闕懷鄉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