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
石門關外古亭基,樹老藤枯野徑微。放鶴道人今不見,故應人與鶴俱飛。
石門關外古亭基,樹老藤枯野徑微。放鶴道人今不見,故應人與鶴俱飛。
春山歷歷春波瀏。青衫白帢隨春走。無端幾日雨兼風,生僝僽。新花柳。庭前簾下常垂首。
雙袖了搊箏纖手。冷透了調鸚素口。金猊空爇水沉香,寒時候。愁時候。杏花村里沽村酒。
相州晝錦堂廚醞,
衛國淇川岸竹萌。
二物煩君走分餉,
時哉乘興倒瑤觥。
沙鷗翔集渚蘭芬,千尺長堤傍水墳。
來往帆乘潮汐掛,高低田賴陌阡分。
波平落日徐沉海,風定孤煙直入云。
繚繞歸途天漸晚,鏗鯨百八已遙聞。
回仙吸露餐霞者,
卻勝人間煙火馀。
二十八言留壁上,
不須青鳥為傳書。
觀稼最宜樓,御雨莫如瓦。
小樓豈區區,時有清風灑。
花木紛四圍,肯舍場師槚。
耕讀課兒孫,即此是弓冶。
冬曝南榮前,暑臥北窗下。
高朋時往還,唱和殊不寡。
我生今倦游,乘興亦聊且。
久悟蟲能蟲,今知馬非馬。
感君移酒肴,論詩進三雅。
后會當有緣,付諸造物者。
一枕羅浮入夢寒,相逢環佩步珊珊。盟心共指青山久,倚竹深憐翠袖單。疏影如云詩意淡,清尊對月酒懷寬。園林無恙花無恙,剪刻南枝帶笑看。
風雪羊裘又一年,斷橋猶記瘦吟肩。玉顏楚楚卿何恨,鐵骨錚錚我欲仙。避俗曾偷丹九轉,拈花微悟世三千。無端索得巡檐笑,冷透濃春不是禪。
流水澌澌月滿庭,瑤琴三疊動芳馨。漫天雪意濃于酒,一樹春魂喚欲醒。瀟灑自憐心冷澀,清寒其奈影娉婷。柴門深掩無人到,一徑瓊瑤鶴刷翎。
相逢何處不清風,如此豐標孰與同。一縷柔情鐘旖旎,滿身香雪孕玲瓏。寒生幾案空庭下,春在梅苔舊徑中。江南江北天一樣,月華明處是瑤宮。
大寒風雨暑不出,
公會坐廣醵不赴。
我奉遺體投遐荒,
相爾室中胡不懼。
昨宵初學頌金經,
圍匝多人白玉屏。
不覺舊腔時露出,
急敲聲磬蓋人聽。
淥水蜿虹影動搖,襟邊冷籟散亭皋。
諸天鬢色吹神雨,一壑琴聲送海濤。
仙夢影飄林外蝶,酒杯痕濕檻前鰲。
飛龍石瀨愁俱迥,忍和幽人廿五騷。
背影孤鴻不可尋,西風吹汝度遙岑。
霜蹄白染宵征月,楓葉紅翻夕照林。
戍鼓乍回千里夢,疏欞寒送萬家砧。
故園兄弟應相憶,忽越樓頭愁正深。
華陽新報便門板,
應為高人受箓來。
試問玉門砂遠近,
未饒元放是仙才。
手攜飛幟上騷壇,詩筆文心兩屈盤。
才并長卿工賦易,人同平子遣愁難。
豈徒飲酒稱名士,只合高歌配冷官。
我亦千金珍敝帚,幾回拂拭待君看。
陵州有節婦,阿桂身姓王。厥父名會禮,髫年訓義方。出嫁韓承業,青衿白面郎。伉儷如膠漆,自比雙鴛鴦。刺繡春宵暖,辟纑秋夜涼。井臼躬操作,顏色奉姑嫜。名滿鄰人口,賢哉窈窕娘。
承業向彌留,手自撫靈床。好往不須怖,死者寶寧康。平生托寸心,賤妾敢遺忘。不久即追晤,與君相扶將。既暝一長慟,七日絕水漿。阿母勸之食,未忍負高堂。終不御鹽醯,朝夕惟淡湯。
開我東間閣,倒篋復傾筐。珍珠雜翡翠,羅列錦云裳。分遺諸妯娌,庶幾永相望。依依守素旐,三餐薦旨香。卻略再拜跪,齊眉進酒觴。皈心佛位下,喃喃達五更。或憫其愁苦,或笑其癡狂。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復月,朽骨宜歸藏。計期已迫促,夜起辦嚴裝。竹釵麻作屨,斬衰稱體量。懷探尺素書,置在案中央。擬題曰守志,斐然成篇章。明鏡壓其上,雙珠分兩旁。
出至室東隅,露地承天光。藉用舊蘆席,趺坐委绖攘。揮手謝家人,不得作驚惶。屏氣靜俟之,須臾烈火張。自頂下及踵,紅云映寶妝。體如玉玲瓏,較比金鐵剛。小院滿氤氳,煙焰殊馥芳。衣服既凈盡,蘆席乃不傷。相界若蓮花,又若觸琳瑯。
觀者千萬眾,稠疊成堵墻。太守從南來,五馬立徬徨。亦有衛司馬,牙纛豎旗槍。低頭各嘆息,匍匐救其喪。火蓮席下土,爭取療災殃。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韓紳氏,收骨入幽房。雙柩遂齊發,合葬城東岡。神宗戊子歲,距今八十霜。間從好事者,鄴架理縹緗。得其手書讀,纚纚萬言長。非偈亦非詩,敘次頗周詳。
大抵謂吾心,出入本何常。一獲即須鎖,不可使之飏。幸無兒女累,年已三十強。信為萬行母,聊用挽頹綱。斯言類有道,敢不拜其昌。人生娶此妻,何必貴姬姜。
高冢今猶在,連理樹成行。魂兮風雨夜,仿佛歸故鄉。
亂水僧頻過,荒林鶴不還。
以愚名谷意何如,肯以愚溪認作吾。天地中間有真我,蕭然陋巷不關渠。
命谷為愚谷曰愚,人心難似谷心虛。夫君若踏歸愚路,坐斷人間毀與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