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筌
華陽新報便門板,
應為高人受箓來。
試問玉門砂遠近,
未饒元放是仙才。
華陽新報便門板,
應為高人受箓來。
試問玉門砂遠近,
未饒元放是仙才。
華陽剛傳來便門板的消息,應是為了讓高人接受道箓而來。試問玉門的朱砂距離此地多遠,王筌的仙才并不遜色于左元放。
華陽:地名,常與道教相關。
便門板:可能是某種與道教事務相關的物件或消息載體。
高人:指王筌。
受箓:道教儀式,接受道箓意味著成為正式道士。
玉門砂:玉門產(chǎn)的朱砂,道教常用來煉丹等。
元放:指左元放,東漢末年方士,有仙才之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道教可能較為盛行,王筌或許正在進行與道教受箓相關的活動,詩人以此詩表達對他的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筌的仙才。其突出特點是借助道教元素和典故來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道教文化和文人之間的交往。
人識先生潭上園
菟裘新筑向南原
奴供茶灶僧供米
學得遺安似鹿門
風吹易水寒于鐵,白衣?lián)]淚夜送別。
慨慷登程誓不還,氣吞長虹怒沖冠。
可憐圖窮愁不語,匕首無靈擊銅柱。
秦王不死荊卿死,魂歸難見燕太子。
吁嗟乎,田光自殺復蚩尤,舞陽年少不足謀,吾惟嘆息樊將軍之頭。
更尋幽僻處
秋氣澹斜暉
藤曲不堪杖
荷枯誰制衣
鼪鼯下上躍
蝙蝠縱橫飛
予亦忘歸客
悵然吟《式微》
前山后山異夷險
昨日今日分炎涼
人間萬事祇如此
那似一杯真意長
人去也,
人去費叮嚀。
推枕夢回茅店月,
束裝風急酒旗亭。
珍重曉寒生。
趁拍舞初筵。柳裊春煙。街頭桃李莫爭妍。家本鳳樓高處住,錦瑟華年。
不用抹繁弦。歌韻天然。天教獨立百花前。但愿人如天上月,三五團圓。
老樹枯苔雪乍晴
饑烏飛集噤無聲
蒺藜沙上花開早
且讓春風與燕鶯
君昔驅(qū)龍下三楚,湘妃漢女愁江渚。豈有高歌散白云,至今老樹作人語。
赤珠射斗牛欲圻,相逢疑是鮫人宅。忽然灑酒作江湖,明月長吹千里碧。
春風楊柳滿章臺,
定識君詩見別裁。
芳草有情偏有恨,
野鷗無事亦無猜。
誰憐伏驥堪長策,
難薄雕蟲是小才。
記否當年來月下,
秋階聯(lián)句共徘徊。
拂拭塵埃藝靡它,
象中系外得婆娑。
何人為我易弟子,
淚落一朝翻九河。
天涯游子好吟春,
一望蘼蕪倍愴神。
輕碧黏連三月暮,
落紅遮蓋一身新。
青衫東道迎詞客,
舊夢南朝葬美人。
回首龍砂莽云樹,
幾時歸路蹴車塵。
常侍先朝貴,仙宮上苑西。野分青嶂迥,路入白云迷。深樹花初發(fā),閒階草自萋。當年供奉地,猶揭舊璇題。
小有蘭亭勝,臨流一放歌。酒邊橫落照,花底拂回波。何地疏狂少,吾徒聚散多。春衣渾欲綠,知是藉煙蘿。
遇酒逢春觸處春
白頭相視若天倫
須知丞相官儀重
不及琳宮自在人
九夏愁旸雨
千林葉正肥
秪因思避暑
端拱計頻違
三月琴川四月還,虞山佳處盡躋攀。曾于拂水巖頭望,一塔煙中認玉山。
殘書遍閱就窗明,少暢閑情賴鳥聲。斷送春歸花事了,一番細雨綠陰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