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十一月避亂大埔三河虛四首 其二
《南風》不競死聲多,生不逢辰可若何!
人盡流離呼伯叔,時方災難又干戈。
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
聞說牙璋師四起,將軍翻用老廉頗。
《南風》不競死聲多,生不逢辰可若何!
人盡流離呼伯叔,時方災難又干戈。
諸公竟以鄰為壑,一夜喧呼賊渡河。
聞說牙璋師四起,將軍翻用老廉頗。
《南風》曲調微弱,預示著敗亡之音眾多,生不逢時又能怎么辦呢!人們都在流離失所,相互呼喊著伯叔以求庇護,此時正逢災難,又遭遇戰亂。那些權貴們竟然把鄰國當作排泄洪水的溝壑,自私自利。一夜之間喧鬧呼喊,說賊寇渡過了河。聽說各地紛紛派遣軍隊出征,可將軍卻任用像老廉頗那樣年老的人。
《南風》不競:《左傳·襄公十八年》記載,師曠說“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這里比喻局勢不利。
生不逢辰:生下來沒有遇到好時候,舊時指命運不好。
以鄰為壑:把鄰國當作排泄洪水的溝壑,比喻只圖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
牙璋:古代發兵所用之兵符,分為兩塊,相合處呈牙狀,朝廷和主帥各執其半。
老廉頗:戰國時趙國名將廉頗,這里指年老的將領。
乙丑年為1925年,當時中國處于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在大埔三河虛避亂,目睹了百姓流離失所、戰亂頻仍的慘狀,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達了對時代的不滿和對百姓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反映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批判權貴的自私自利。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六月獅林,誰描出、一天秋景。頻攜手、篁陰小院,松林幽徑。幾杵疏鐘驚客夢,半龕佛火傳心影。卻吳棉、御后尚無溫,闌干冷。
長霄里,雨初靜。空階外,風凄緊。聽更闌無寐,寒添雙鬢。醉折花枝聊賭酒,閑吟秀句還分韻。喜連朝、屐齒入山深,探奇勝。
溪上余清景,宵來更不同。
水天雙月白,林屋一鐙紅。
人境無塵想,緇流有素衷。
未知蓮社酒,果否許陶公。
天門一合,
十方無路。
似海之深,
如山之固。
如何造入,
步。
壇峙麻姑石,
溪忘夏禹碑。
物神人所貴,
世事遠誰知。
漢皇曾讀《南華》第一篇,卻慕吸風飲露姑射之神仙。
神仙臺起建章里,高懸銅盤金莖于寥廓之中天。
和瓊膏,壑靈液,九轉丹成,一朝形釋。
白露兮渺渺,秋風兮寂寂。
茂陵剩有土花碧,盤底銅人真仙客。
日慘澹兮無光,風悲號兮多苦。
南望九疑之野瀟湘之浦,湘水深兮無極,長此恨兮終古。
噫嘻乎長吁,銅折兮神不可折,車偈兮斑斑漬血。
凄涼兮誰訴,惟照古時之朗月。
灞陵天遠水嗚唈,秋雁年年影蕭瑟。
廢閣凌虛松掃壇,聚仙亭上一憑闌。
近攀南斗七千仞,直下東林十八盤。
潭古龍魚淹晝晦,塔荒猿鳥竟高寒。
神燈夜夜來相照,莫訝天邊行路難。
一抹玉沙平野,且莫停杯斝。有時臥雪,有時歌雪,恣高人陶寫。
吹火打蓬堪畫,在讓玉山下。誰家曲水,誰家輞水,又相隨來也。
南岸彎環北岸斜,洪濤縱目望無涯。
五臺舊跡傳千古,四海他年或一家。
帆影隨風輕似鳥,波光映月蕩成花。
樓船振旅吾何敢,聊說張騫犯斗槎。
誰道皇妃去不還,描眉翠黛宛容顏。
畫圖舉目應難盡,絕頂晴明正可扳。
縹緲海云天地外,依稀霄漢丈尋間。
俯看支派銀河繞,萬象文成玉筍班。
絲絲寒雨濕遙空。殘黛鎖云中。只有沿堤楊柳,依前醉舞東風。
清愁怎祓,香浮玉蕊,波泛金鐘。曲水又逢元巳,衰顏我已成翁。
蓬山小吏,上清舊籍,曾控九仙朱鯉。若非花下認前身,幾負卻、雙成久矣。
楓亭何在,治裝東去,請食宋家荔子。縱然置驛未能通,也勝看、忠州畫里。
菉竹經冬雪未殘,春風又覺動瑯玕。清明數點疏枝雨,得共淇園舊侶看。
故苑新篁萬玉林,長安數個也蕭森。黃梅昨夜窗前夢,春雨初高碧十尋。
寒食春明耐醉眠,未逢涼雨破蒼煙。空階忽接新雷電,不禁長歌大有年。
政好花朝先二日,若同竹醉足千秋。飛杯莫作人間問,細雨疏燈到上頭。
玉笛吹花,翠樓藏柳,春寒二月猶惡。病旅建鄴,久別故國,怯晚來杯酌。
流鶯不管興亡事,道六朝如昨。千門萬戶,斜照里、隔葉閒關相約。
醉托繁弦急管,等閒陶寫,翻被東風覺。數舊曲經過,風流何處,有丹青圖貌。
錦瑟塵生,銅壺更斷,一霎思量著。畫闌角。看月上、女墻旋落。
淮水通潮,蔣山藏霧,春城付與裙屐。畫堂漏永,銀燭淚盡,觸薄寒簾隙。
酒酣細說舊京事,見銅駝荊棘。吟風弄月,重記醒、南部煙花猶昔。
勸君莫彈金縷,定場聲里,年少今頭白。惹病旅閒愁,飏空無力,似晴絲千尺。
早雁來時,晚鶯飛處,回首關河隔。到寒食。聽怨宇、催歸又急。
桂葉眉叢恨自成。錦瑟弦調,雙鳳和鳴。釵梁玉勝掛蘭纓。簾影沈沈,月墮參橫。
屏護文茵翠織成。摘佩牽裾,燕樣腰輕。清溪百曲可憐生。大抵新歡,此夜□情。
小別云林數載余,一舠重泊古僧居。
攜來紫蟹黃柑好,正是斜風細雨初。
野圃四圍秋寂寂,山齋一榻夜蘧蘧。
寒星數點流螢小,猶似虛窗照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