樞密謝公 其一
臣主一意合,風云平地生。
立朝專論諫,為國總樞衡。
行矣登三事,悲哉奠兩楹。
輟瓜恩意重,終始備哀榮。
臣主一意合,風云平地生。
立朝專論諫,為國總樞衡。
行矣登三事,悲哉奠兩楹。
輟瓜恩意重,終始備哀榮。
臣子與君主心意相合,就像平地涌起風云一般。您在朝廷上專門負責諫言議論,為國家掌管著重要的中樞大權。本應順利登上三公之位,可悲的是卻溘然長逝?;实弁V构霞辣磉_深厚恩意,您一生盡享了哀榮。
臣主一意合:臣子和君主心意相投。
風云平地生:形容君臣相得,如同風云際會。
立朝:在朝廷任職。論諫:議論政事、提出諫言。
樞衡:指朝廷的重要職位,這里指樞密院等要職。
登三事:指登上三公之位,古代三公是很高的官位。
奠兩楹:出自《禮記》,指人將死。
輟瓜:停止瓜祭,是皇帝對大臣去世表示恩寵的一種方式。
哀榮:指死后的哀痛和生前的榮耀
此詩可能創作于謝公去世后。謝公曾任樞密之職,在朝廷有重要地位。他與君主心意相合,積極諫言,為國家做出貢獻。其去世后,皇帝給予恩寵,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謝公的功績和君臣相得的關系,同時哀悼他的離世。它突出了謝公在朝廷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在文學上以簡潔莊重的語言展現了特定的歷史場景和情感。
閑地從莎蘚,誰人愛此心。
琴棋懷客遠,風雪閉門深。
枕外江灘響,窗西樹石陰。
他年衡岳寺,為我一相尋。
禪外求詩妙,年來鬢已秋。
未嘗將一字,容易謁諸侯。
掛夢山皆遠,題名石盡幽。
敢言梁太子,傍采碧云流。
獵獵寒蕪引,承風勢不還。
放來應有主,焚去到何山。
焰入空蒙里,煙飛蒼莽間。
石中有良玉,惆悵但傷顏。
遺篇三百首,首首是遺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論。
離秦空得罪,入蜀但聽猿。
還似長沙祖,唯余賦??言。
日用是何專,吟疲即坐禪。
此生還可喜,余事不相便。
頭白無邪里,魂清有象先。
江花與芳草,莫染我情田。
白首從顏巷,青袍去佐官。
只應微俸祿,聊補舊饑寒。
地說丘墟甚,民聞旱歉殘。
春風吹綺席,賓主醉相歡。
四鄰無俗跡,終日大開門。
水晚來邊雁,林秋下楚猿。
一家隨難在,雙眼向書昏。
沈近騷人廟,吟應見古魂。
百歲禪師說,先師指此松。
小年行道繞,早見偃枝重。
月檻移孤影,秋亭卓一峰。
終當因夜電,拏攫從云龍。
憶別匡山日,無端是遠游。
卻回看五老,翻悔上孤舟。
蹭蹬三千里,蹉跎二十秋。
近來空寄夢,時到虎溪頭。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仙子弄瑤琴,仙山松月深。
此聲含太古,誰聽到無心。
灑石霜千片,噴崖泉萬尋。
何人傳指法,攜向海中岑。
洞庭云夢秋,空碧共悠悠。
孟子狂題后,何人更倚樓。
日西來遠棹,風外見平流。
終欲重尋去,僧窗古岸頭。
別后知何趣,搜奇少客同。
幾層山影下,萬樹雪聲中。
晚鼎烹茶綠,晨廚爨粟紅。
何時攜卷出,世代有名公。
連夜因風雪,相留在寂寥。
禪心誰指示,詩卷自焚燒。
語默鄰寒漏,窗扉向早朝。
天臺若長往,還渡海門潮。
聞思相送后,幽院閉苔錢。
使我吟還廢,聞君病未痊。
聽秋唯困坐,怕客但佯眠。
可惜東窗月,無寥過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