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無余處士書齋
閑地從莎蘚,誰人愛此心。
琴棋懷客遠,風雪閉門深。
枕外江灘響,窗西樹石陰。
他年衡岳寺,為我一相尋。
閑地從莎蘚,誰人愛此心。
琴棋懷客遠,風雪閉門深。
枕外江灘響,窗西樹石陰。
他年衡岳寺,為我一相尋。
空閑之地長滿了莎草和苔蘚,有誰能欣賞無余處士這份淡泊之心呢。他心懷遠方的友人,在琴棋之間寄托情思,在風雪中深閉房門。睡覺時能聽到枕邊外江灘的聲響,窗戶西邊是樹石的陰影。將來我到衡岳寺去時,希望他能來找我。
閑地:空閑之地。
莎蘚:莎草和苔蘚。
懷客遠:心懷遠方的友人。
衡岳寺:衡山的寺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較為安定,詩人拜訪無余處士書齋,被其清幽的環境和主人的淡泊心境所感染,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無余處士的高雅生活和淡泊情懷。其特點是環境描寫細膩,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
中間李建州,夏汭偶同游。
顧我論佳句,推君最上流。
九霄無鶴板,雙鬢老漁舟。
世難方如此,何當浣旅愁。
涼吹從何起,中宵景象清。
漫隨云葉動,高傍桂枝生。
漠漠看無際,蕭蕭別有聲。
遠吹斜漢轉,低拂白榆輕。
寥泬工夫大,乾坤歲序更。
因悲遠歸客,長望一枝榮。
滄海去未得,倚舟聊問津。
生靈寇盜盡,方鎮改更貧。
夢里舊行處,眼前新貴人。
從來事如此,君莫獨沾巾。
邊寇日騷動,故人音信稀。
長纓慚賈誼,孤憤憶韓非。
曉匣魚腸冷,春園鴨掌肥。
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
盛禮何由睹,嘉名偶寄居。
周南太史淚,蠻徼長卿書。
砌竹搖風直,庭花泣露疏。
誰能賦秋興,千里隔吾廬。
秋江待晚潮,客思旆旌搖。
細雨翻蘆葉,高風卻柳條。
兵戈村落破,饑儉虎狼驕。
吾土兼連此,離魂望里消。
佐棘竟誰同,因思證圣中。
事雖忘顯報,理合有陰功。
官序詵枝老,幽塵范甑空。
幾時潘好禮,重與話清風。
早歲長楊賦,當年諫獵書。
格高時輩伏,言數宦情疏。
慷慨傳丹桂,艱難保舊居。
退朝觀槁草,能望馬相如。
祝融峰下別,三載夢魂勞。
地轉南康重,官兼亞相高。
海鵬終負日,神馬背眠槽。
會得窺成績,幽窗染兔毫。
苕溪煙月久因循,野鶴衣裘獨繭綸。
只說泊船無定處,欲訪先生問經訣,世間難得不由身。
西華有路入中華,依約山川認永嘉。
羽客昔時留筱簜,盛事兩般君總得,老萊衣服戴颙家。
九華曾屏跡,罹亂與心違。
是處堪終老,新秋又未歸。
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飛。
樵侶兼同志,音書近亦稀。
未至應居右,全家出帝鄉。
禮優逢苑雪,官重帶臺霜。
夜浦吳潮吼,春灘建水狂。
延平有風雨,從此是騰驤。
龍樓李丞相,昔歲仰高文。
黃閣尋無主,青山竟未焚。
夜船乘海月,秋寺伴江云。
卻恐塵埃里,浮名點污君。
終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
未能慚面黑,只是恨頭方。
雅旨逾千里,高文近兩行。
君知不識字,第一莫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