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判官赴歸倅
白首從顏巷,青袍去佐官。
只應微俸祿,聊補舊饑寒。
地說丘墟甚,民聞旱歉殘。
春風吹綺席,賓主醉相歡。
白首從顏巷,青袍去佐官。
只應微俸祿,聊補舊饑寒。
地說丘墟甚,民聞旱歉殘。
春風吹綺席,賓主醉相歡。
您頭發花白還像顏回一樣安貧樂道,如今身著青袍去做副官。只為了微薄的俸祿,暫且彌補過去的饑寒。聽說那里一片荒蕪,百姓因旱災歉收而困苦不堪。春風吹拂著精美的宴席,賓主盡情暢飲歡樂無比。
白首:指頭發花白,形容年紀大。
顏巷:顏回所居的陋巷,借指安貧樂道的生活。
青袍:唐代八、九品官員的官服,這里指崔判官的官職。
佐官:副官,輔助主官的官員。
微俸祿:微薄的俸祿。
丘墟:廢墟,荒蕪之地。
旱歉:因旱災而歉收。
綺席:精美的宴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可能社會經濟不景氣,有旱災等災害影響百姓生活。詩人友人崔判官年紀較大,為生計去做副官,詩人為其送行并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突出友人生活不易和任職地艱難,也表達祝福。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展現出詩人對友人的關懷。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當時社會狀況和人間情誼。
幾片蕭疏葉,霜容點碧嵐。波平如在地,舟小亦同龕。白水成佳供,清香佐野談。莫辭歸路杳,皓月掛溪南。
扶犁人所賤,何苦事耕耘。生意未終息,雨聲曾厭聞。詩書長在手,畚鍤豈勞君。祇恐青云上,能將此志分。
石散山形在,池乾水意存。游心山水外,至樂不容言。
老人無復少年歡。嫌酒倦吹彈。黃昏又是風雨,樓外角聲殘。悲故國,念塵寰。事難言。下了紙帳,曳上青氈,一任霜寒。
何處靜而清,蒙泉出山下。觀物本無心,一原窮萬化。
南武山川險,君來百戰馀。文章驚幕府,談笑上戎車。才子偏能射,將軍亦著書。樓船清暇日,觀海出扶胥。
士龍入雒君還雒,元直從親君喪親。揮淚渡河尋舊土,去家探岳寄閒身。風悲木杪天無色,夜到山中夢有人。若到夷門封植后,定將東海謝西秦。
眼光百步透林寒,抵死嗔人守九關。只道草中藏白額,豈知世上有黃間。才聞父老愁三害,倏見熊羆寢一班。寄謝咸陽嘆黃犬,何如霧豹隱南山。
保障元相并,飛騰可易同。里中難和雪,斤外已成風。名自斗南遠,群應冀北空。愧余初學步,蹇拙向誰工。
綠菽胡麻各一盤,憐君餉我每朝飧。猶聞灶下青衣嫂,打餅鋪椒脆月團。
九十春秋強半過,住山時節苦無多。海濱自顧垂垂老,林下還思踏踏歌。云壑晚煙籠瀑布,石門晴日曬藤蓑。主人何事不歸去,笑殺南村郭橐駝。
晝永渾無事,昏歸只掩門。甘貧同陋巷,多病似文園。對月人千里,論文酒一尊。遠懷霄漢路,愁絕虎狼村。
春風持節渡黃河,作賦聞君掩薜蘿。漳水詞人元獨盛,夷門賓客向來多。天邊誰識青云氣,臺上爭鳴白玉珂。無限太行山色在,相思明月夢中過。
故人分轄薇垣省,能播香風十郡聞。我病山中無一事,朝朝猶解掃閒云。
南浦登樓一曲歌,江花潭影照青蛾。謝安不與人同樂,天下蒼生奈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