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子規(guī)
忽聽啼鵑柳外飛,
聲聲相喚不如歸。
人歸何似春歸易,
芳草萋萋送落暉。
忽聽啼鵑柳外飛,
聲聲相喚不如歸。
人歸何似春歸易,
芳草萋萋送落暉。
忽然聽到杜鵑鳥在柳外啼叫著飛翔,一聲聲好像在相互呼喚著‘不如歸去’。人回家哪有春天回去那么容易啊,只見那萋萋芳草送別著落日的余暉。
子規(guī):即杜鵑鳥,相傳其叫聲像“不如歸去”。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樣子。
落暉:落日的余暉。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身處異鄉(xiāng),在暮春時節(jié)聽到杜鵑啼叫,觸發(fā)了內(nèi)心的思鄉(xiāng)之情,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以其質(zhì)樸的情感和巧妙的表達展現(xiàn)了傳統(tǒng)思鄉(xiāng)題材詩歌的魅力。
有處可尋菊,還當冒雨行。
久因詩興懶,徒覺海潮鳴。
人以悲秋老,身當避地輕。
不堪佳節(jié)度,休著孟嘉名。
滄洲飛雨來,潭光忽凌亂。
瀨口人獨歸,石門鳥初散。
泬寥空在賞,川涂已屢換。
明發(fā)趁晨風,直度黃泥岸。
最愛仙人臥白云
一竿來此釣紅鱗
我今不學磻溪叟
行作宗雷社里人
自君之出矣
不看高樓月
月缺有圓時
人生長離別
柳子中庭乞巧時
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
未必緇塵涅素絲
書有米之雄,而無米之略。復有董之整,而無董之弱。義之后一人,舍照誰能若。即今觀其跡,宛似成于昨。精神貫注深,非人所可學。
三朝直內(nèi)庭,受恩早且渥。其詩喜談禪,學蘇太相去聲著。
以苗疆獲罪,意實別有托。平苗事既久,復用仍遷擢。
性敏才本高,未免失行薄。使其生前明,標榜必致錯。本朝無所施,小哉張與鄂。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綈袍戀戀故人情,寒谷瀟瀟春意生。寂寞窮儒應易足,床頭鼻息便雷鳴。
百尺竿頭弄險,
是非海里橫身。
更有全提底時節(jié),
只堪惆悵不堪陳。
積雨負花期,雨霽興難遏。聯(lián)袂出城闉,迎眸森翠列。
重蔭晦平皋,茶瓜藉莎蘗。蓮凈心亦清,清談義超越。
涼飆度深香,煙霏互興滅。何必覓芳尊,己覺炎威歇。
澤閱懷已澄,念復前山結(jié)。引步緣溝塍,菰蒲度曲折。
流水淡容與,高云駐修樾。披襟暢遐睇,西峰翠如涅。
羲馭頓陰厓,游情眷芳潔。涼飔不斷吹,惆悵林泉別。
教鶯先促,逢花又住,簾幕有時偷控。芙蓉小褥襯香綿,想行處、柳腰微動。
層層碧嶂,迢迢翠陌,回憶舊歡如夢。常將飛燕比身輕,敢歸路、愁多增重。
軟紅江波鴨子清。
日遲游女遍江城。
紅橋度燭緩相迎。
細馬隔裙穿鐙子,
平船素手撥簾旌。
大堤春日往來情。
誰是多情者。為名花、香熏絲繡,深深拜下,一朵靈葩才子筆,十幅鸞箋揮灑。便不許、芳華彫謝。微雨愔愔簾底坐,替美人、小影臨風寫。紅燭冷,填詞罷。
工愁我亦真無奈。怕人閑、丁香未結(jié),海棠先嫁。莫唱江南腸斷句,只恐聞歌子野。更十萬、金鈴誰借。惆悵碧桃天上種,枉瑤臺、小謫真無價。絳樹外,花開也。
親提三尺撫山河,
漢帝歸來猛氣多。
何事不禁游子恨,
酒酣猶倚大風歌。
天上重云郁不開,嚴飆送凜破空來。波瀾海上魚龍睡,搖落山中草木哀。長箭射雕過玉塞,短衣騎馬望金臺。戰(zhàn)秋辭向宵深讀,太息江東獨步才。
客里逢秋夢不安,登山臨水送歸難。三年枉祝烏頭變,萬里長憐雁影單。紅樹園林鄉(xiāng)國遠,黃花風雨帝城寒。五噫吟罷空搔首,廡下何人識伯鸞。
曾無沃若飽吳蠶,
腹蠹聊供啄木饞。
底事殷勤諺元緒,
不應有意附炎炎。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