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溪行館 其二
滄洲飛雨來,潭光忽凌亂。
瀨口人獨歸,石門鳥初散。
泬寥空在賞,川涂已屢換。
明發趁晨風,直度黃泥岸。
滄洲飛雨來,潭光忽凌亂。
瀨口人獨歸,石門鳥初散。
泬寥空在賞,川涂已屢換。
明發趁晨風,直度黃泥岸。
滄洲忽然飄來急雨,潭水的波光頓時凌亂。瀨口有一人獨自歸來,石門處鳥兒剛剛飛散。空闊的秋景只我獨自欣賞,河川道路已多次變換。明日清晨乘著晨風出發,直接渡過黃泥岸邊。
滄洲:水濱之地,此指建溪畔的水洲。
瀨口:水流湍急的水口。
泬寥(jué liáo):形容天空清曠,此指秋空高遠。
川涂:河川與道路。
明發:黎明,清晨。
直度:直接渡過,度通“渡”。
建溪位于今福建北部,清代詩人多有行旅之作。此詩當為詩人途經建溪時借宿行館所寫,反映清代文人宦游或游歷途中記錄見聞的常見情境。
全詩以行館秋景為引,通過雨落潭亂、人歸鳥散等細節,勾勒建溪畔清寂的行旅圖景。前半側重景物動態,后半轉向行途變化,末句點明明日行程,層次清晰。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體現清代山水詩‘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的特點。
巨艦只緣因利往,扁舟亦是為名來。往來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過釣臺。
小立闌干風滿檐。冰肌無汗試羅衫。渾身香氣透疏簾。隔壁窺人憐宋玉,當筵奏曲有何戡。羞將心事問瞿曇。
茅生絕藝天下無,何以刻此觀弈圖。劉商見之亦驚倒,神妙似與龍眠俱。松陰對弈者誰子,豈非角里園公乎。云綃霧縠古冠佩,童顏雪頂滄溟枯。野樵旁立太癡絕,歸來始覺仙凡殊。斧柯竟化作塵土,世間甲子真須臾。老夫只解飲醇酒,一著輸贏曾放手。市廛有地寄閒身,卻覓南山橘中叟。
秋風秋風吹我兄,我兄與弟皆煢煢。秋來聽此秋風聲,江山契闊難為情。去年兄作錢塘行,今歲歸來弟蓬瀛。何當從此長合并,日拜慈母稱壽觥。秋風秋風慎勿吹,我語使兄聽之亂兄緒。
高居已是脫卑凡,況在蕭森冷翠間。欲識此君清絕處,盡遮塵俗不遮山。
漫將生計托長镵,總被時人笑老憨。造物亦憐客衲薄,嚴霜飛不到茅庵。
主人結屋楚江曲,身披薜荔坐空谷,青天雙眼望鴻鵠。春風一夜開石門,萬里蘼蕪散新綠。
高僧自喜巖下住,長見白云飛復回。中天風動松子落,千歲石作蓮花開。鳥下林堂待分食,龍游溪水遇浮杯。吳山楚山聊暫往,還把楞伽歸去來。
永夜西風裊裊來,露華如玉委蒼苔。碧雞啼落山頭月,腸斷槐根夢不回。
人生顯晦豈縈懷,嘯臥溪岑夢亦佳。聽甚圣賢吹大話,不如蔬粟就長齋。狎雞狎狗恣芳草,種豆種瓜燒澗柴。百載身形彈指過,青青山水好深埋。
芙蓉羽帳翡翠鉤,月華當戶河漢流。微吟細酌歡未厭,城上烏啼明星爛。
驪駒遙寄送行旌,為念通家故舊情。大郡明刑初奏績,甲科高第蚤蜚聲。江頭柳色離亭迥,雨后波光驛棹輕。比歲東南多水旱,好將民隱達承明。
偶自循籬出徑苔,刺桐花落野棠開。一年春已無多在,幾個人曾有暇來。浸谷陂塘科斗亂,浴蠶時節杜鵑哀。買山莫種閑花柳,多覓松栽與柏栽。
世德聯綿自漢朝,元功當日說蕭曹。營分細柳威名重,笑指飛煙量度高。文挾素勛誰與敵,詩推馀事尚稱豪。了知三阮逃名久,恐被名牽未可逃。
圣顏不悅眾心驚,敢對弘恩懷不平。濟濟盈堂醉鄉客,亦留懦者與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