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代答劉文潛司業二絕 其二
回廊月下短歌行,
惟有知音解有情。
一曲紅窗聲里怨,
如今分作兩愁城。
回廊月下短歌行,
惟有知音解有情。
一曲紅窗聲里怨,
如今分作兩愁城。
月光下的回廊邊輕吟短歌,只有知心的人能理解其中深情。紅窗下這一曲歌聲里滿是哀怨,如今這愁緒分作兩處愁城。
次韻:和詩時按照原詩的韻腳及用韻次序;
短歌行:古樂府舊題,此處指篇幅短小的歌辭;
知音: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人;
愁城:形容愁緒聚集如城,難以排遣。
此詩為和劉文潛司業之作,或因二人分處兩地,詩人代答其詩,借歌吟傳遞彼此間的深情與離別后的愁緒。
全詩以月下歌吟場景切入,通過知音深情與'兩愁城'的對比,含蓄表達離別之思。語言凝練,意象清幽,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與離別的感傷。
英雄割據值時艱,魚水歡逢應運難。
一姓何嘗不再啟,三分究竟屬偏安。
公孫躍馬徒窺井,漢祖興龍舊有壇。
底事創垂功未半,吞吳遺恨付長嘆。
可知物亦惡茸阘,雄飛蛺蝶雌伏蛤。
丈夫處世何歸依,不為雌伏為雄飛。
抱甕區區溉旱苗,
忍饑終勝似操瓢。
飲堯井水耕堯野,
偶作樵歌亦譽堯。
長安寶騎競繁華,日夜經過七貴家。
見說名園春正滿,招攜同看牡丹花。
匹馬垂楊度玉鞍,獨攜寶劍照霜寒。
道旁年少休相問,不是專諸不借看。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萬細行滅塵勞。
愛護有情如眼目,胡奴來供濾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風,奉持所聞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橫戈,弓折箭盡皆消霣。
古剎鶯花迷洞口,上方鐘磬出林間。千峰好月人同醉,半榻白云僧與閑。自合煙霞供逸性,欲從爐鼎駐朱顏。羅浮昨夜思玄夢,翠羽霓裳列兩班。
島嶼孤標傳海外,東南奇勝迥人間。樓臺隔水深深映,猿鶴依人故故閑。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識大蘇顏。遷臣過客遙相感,儒雅風流自一班。
春潮欲上水松陰,
春夢迷離不可尋。
人去堂空簾不卷,
碧闌干外晝沉沉。
頻年鞍馬歷荒陬,唐代羈縻是此州。
瑤洞千蟠攀嶺怯,鬼門一線入天愁。
朝昏吹角呼林鹿,婦女張弓射野牛。
卻望伏波銅柱在,飛鳶跕跕海西頭。
酒換燈花載草堂,醉鄉不覺倚新妝。
舞筵燦爛知傾國,歌館輕盈羨繞梁。
不用斗杓傾子夜,何妨云雨妒朝陽。
湘妃無恨懷沙意,欲向尊前學楚狂。
驚奔萬馬屯,豈料此身存。
長日唯三飯,閒時或一樽。
泉深添井索,果熟閉園門。
老病更炎熱,收心此避喧。
白屋正慚無孺子,黃堂豈是少陳蕃。莞然上下忘其勢,留取高風萬古看。
以貴下賤大得民,一郡藹然周化盛。芻言敢獻到黃堂,不忍心行不忍政。
出關雄鎮屹然增,螢惑中朝議沸騰。房琯車防函谷潰,趙鞅甲忌晉陽興。
移文足餉來何緩,主款撓權罷不能。四載成勞一回首,飛狐拒馬昔游曾。
烽火盈郊著腳難,平臺召對漏聲殘。老夫淚向君前落,諸將兵從壁上觀。
身與山河歸浩劫,家無血肉斂空棺。事聞嗟悼恩猶格,恤典寥寥祭一壇。
落落青云器,天然骨骼奇。
自從懷橘后,每恨學書遲。
同樂憐荊樹,相煎笑豆萁。
氣豪常自許,躍馬是男兒。
秋江渺渺無津涯,江邊漁父船為家。往返何知路遠近,一帆明月依蘆花。
清晨舉網西風里,網得長魚滿船喜。兒能炊火婦烹鮮,鄰叟還貽新醞美。
陸魯望,張志和,朝朝詩思在煙波。吾曹不解工吟詠,醉唱羲皇《網罟歌》。
誰家急砧杵,吹墮空階前。
征雁又南飛,秋人涼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