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滄江崧陽耆舊集題詞
麥秀哀歌唱未終,又看箕域壞狂童。書囊剩有刪詩筆,一卷東音當國風。
鐃歌笳拍慨當慷,樂府新聲亦擅場。亡國不關詞賦事,莫隨眾口病齊梁。
麥秀哀歌唱未終,又看箕域壞狂童。書囊剩有刪詩筆,一卷東音當國風。
鐃歌笳拍慨當慷,樂府新聲亦擅場。亡國不關詞賦事,莫隨眾口病齊梁。
麥秀的哀歌還未唱完,又看到箕子的封地被狂徒破壞。書囊中還剩有整理詩歌的筆,一卷東方的樂歌可媲美《詩經》的國風。鐃歌笳拍的樂曲慷慨激昂,樂府的新聲也技藝高超。國家滅亡與詞賦無關,不要隨眾人指責齊梁文學。
麥秀哀歌:商亡后,箕子過殷墟作《麥秀歌》,哀嘆亡國,后以“麥秀”代指亡國之痛。
箕域:箕子受封于朝鮮,此處代指朝鮮。
刪詩筆:典出孔子刪《詩》,指整理、編纂詩歌的筆。
東音:東方的樂歌,這里指朝鮮的詩歌作品。
鐃歌笳拍:古代軍樂樂器,此處代指慷慨激昂的樂曲。
齊梁:南朝齊、梁兩代,其文學常被批評為浮靡,此處反駁將亡國歸咎于文學。
金滄江(金澤榮)為朝鮮近代詩人,因國難流亡中國。《崧陽耆舊集》或為朝鮮遺民舊作匯編。此詩為詩集題詠,作于朝鮮亡國后,既哀痛國難,又針對時人將亡國歸咎文學的偏見,強調文學獨立價值。
全詩以題詠朝鮮舊集為引,借歷史典故與文學意象,既抒發亡國之痛,又駁斥“亡國關詞賦”的謬誤,肯定朝鮮文學可與《詩經》并列的地位,體現詩人對文化傳承的堅守與深刻的文學觀。
落筆誰云古意賒,四靈何得擅東嘉。
跨鸞未斫吳剛桂,對鶴頻烹魏野茶。
商略春詞犀墮雪,留連夜酌燭生花。
如君三世工文墨,江左于今有幾家。
門外葵花一丈高,詎期端午更綿袍。
佩符豈有玉剛卯,挑藥久無金錯刀。
人老形骸宜瘦劣,時危心肺倍焦勞。
柴門晝掩身多病,聽雨寒窗首屢搔。
乾坤今古事,盡在倚欄間。
初上似登塔,忽高都見山。
醉眸天共遠,吟思暮忘還。
城市如巖壑,誰能共此閑。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平生宦情薄,一試倉庾氏。中年厭兵革,肥遯白云里。
時時吟一篇,自教孫與子。滿屋讀書聲,萬事不到耳。
問途訪幽居,曲折十余里。麥天小雨霽,初夏風日美。
遠迓攜飲壺,劇談并宴幾。門帖句句佳,字畫亦勁偉。
盡出名畫掛,頻共高閣倚。烹煎茗筍良,饤饾蔬果旨。
鼓吹聒深夜,酒酣未容起。寒薄攀華盛,兩姓合嘉禮。
東床向志學,骨相良可喜。積德貽后人,方興未云已。
發稟濟青黃,垂紳曳朱紫。天人幽顯間,施報有茲理。
略窺宅邊園,培芳茂花卉。黃鶑殆無數,白鷗不知幾。
山茶及巖桂,葉葉瑩如洗。間氣鐘人物,吾故卜諸此。
老夫托姻好,悠遠自此始。定當繼朱陳,何但夸孔李。
浪說千軍戰,空登二紀名。
乾坤恩甚大,毫髪事無成。
長日柴門掩,閑人俗眼輕。
竊花無力護,笑道近專城。
晝夜雨不止,旬余復旬余。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處,出門但泥涂。
屬時乏美酒,積悶無由除。
翻閱故篋中,偶得黃帝書。
維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駒。
五運今未測,飄驟將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
千世謀生百念捐,窮空肯復受人憐。
九還未悟長生訣,七袠初開本命年。
寡欲自來甘淡薄,忘機時或放狂顛。
歸舟已辦赍糧絕,猶欲經營買鶴錢。
槁梧策策晚風秋,始覺天邊雨意休。
掃盡陰霾供一醉,豁開空闊慰雙眸。
青銅未至無王老,紅袖何嫌有莫愁。
我亦放顛插殘菊,不羞衰老雪盈頭。
山中之樂兮樂可忘老,匪鹽匪酪兮養梨棗。
曾高云仍兮動閱數世,手樹成棟兮鬢猶未槁。
一屈肘兮代謝,一寤寐兮諫夷歌皓。
耿客星猶在天兮,鄗壇洛廟余煙草。
將相豈不鼎貴兮,曾腰領其未保。
子獨有此山中兮,作室已考。
去不我顧兮,我將焉討。
真復多多窮傳記,端能亹亹著詩文。
名場早捷千軍陣,臚陛應符五色云。
亂后湖山今稍稍,閑中賓主幾醺醺。
衰遲亦欲陪賡唱,未必當筵逮所聞。
三十年前樂事饒,閑身無事暑初銷。
攜琴岳寺延秋月,吹笛江樓過夜潮。
自倚豪狂詩句疾,豈虞離亂鬢毛凋。
故人死盡身猶在,交道生涯兩寂寥。
雪路岡泥滑,無過亦緩行。
丹陽朝冒凍,白土暮逢晴。
俗織紗為業,村簾酒有名。
販商非我事,一醉客心驚。
今日見此山,明日見此山。
有時或不見,乃在云霧間。
世事亦如此,反復多阻艱。
陰晦待其晴,山色終當還。
俗誚勿與競,誓死保此間。
生者不聊生,死者已鬼錄。
死視生或優,冥默謝恥辱。
側聞田野間,十人九饑腹。
奈何值狼貪,尚欲肆荼毒。
客去醉眼冷,獨坐數殘菊。
姓字喧吟社,吟須亦未生。
更能十年讀,詎止一時名。
政爾推英俊,終然要老成。
聞韶問遺俗,肯學飯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