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陽夜泊懷諸兄弟
故國一為別,舟居已半年。
山城楊柳岸,巷陌豆花天。
夜靜溪聲近,秋空月影圓。
何因鄉夢少,岑寂不成眠。
故國一為別,舟居已半年。
山城楊柳岸,巷陌豆花天。
夜靜溪聲近,秋空月影圓。
何因鄉夢少,岑寂不成眠。
自從和故鄉分別,我在舟中已生活半年。山城邊楊柳依依的河岸,街巷里正是豆花飄香的時節。夜晚安靜,能清晰聽到溪水聲,秋夜天空中月亮又圓又亮。為何思鄉的夢如此稀少,周圍寂靜我難以入眠。
故國:故鄉。
舟居:在船中居住。
巷陌:街巷。
岑寂:寂靜。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漂泊在外,在黔陽夜泊時,觸景生情,想起故鄉的兄弟,于是寫下此詩以抒發思鄉懷人之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懷人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
陌上游人趁筦弦,豈知君相尚籌邊。
細聽野老交談處,猶記兵端未動前。
草市收燈如許早,端門瞻蹕定何年。
書生晚抱憂時志,歸畫殘灰理舊編。
莫惜傾囊更典衣,繁華尤詫送神時。
不惟寶髻修容出,亦有銀釵跣足嬉。
但見春城催畫角,何曾夜市擁牙旗。
遨頭清儉君毋怪,疇昔書囊在殿帷。
早佩廉丞訓,中偕計吏行。
那知身嗇報,僅見子成名。
表里高陽氏,銘阡輔嗣孫。
他年燎黃誥,亦足慰幽明。
形模獰怪駭兒童,技與黔馿大略同。
蔥嶺馱經曾有力,岐陽載鼓竟無功。
效牽尚記隨班后,健倒安知臥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貴,肉鞍強似錦韉蒙。
抗疏鳴陽易,翻身出晝難。
無家歸蜀道,有敕管嚴灘。
席藁臣言戇,分茅圣度寬。
空令同館士,極目認帆竿。
昔日相師今畫師,依然紅頰映霜髭。
懶為閱世青白眼,寫出無聲水墨詩。
胸次九流人物鏡,筆端三友歲寒枝。
刺桐城里多豪貴,絕藝何憂不見知。
礫裂掃空凡例說,精微勘破后先天。
遙知長麈升高座,惜未巍冠列細氈。
秦火安能燔六籍,漢儒浪自費三年。
自慚不是韓宣子,獲見春秋易象全。
籬援蕭疎堂奧寒,西從蜀嶺北淮山。
少狂曾似身摩壘,衰暮今無力拓關。
烽火終年煩斥堠,車書何日混輿寰。
采飛冗惰樓船敝,誰為朝家備海灣。
晚霧徐收月色鮮,承平物態尚依然。
斷無颶母起吹海,應有蚌胎還媚川。
遠俗熙恬猶樂土,孤臣流落謾憂天。
夜歸聽得輿人語,且愿新年勝舊年。
暫拋穡事競芳晨,在野稀疎總在闉。
俚俗讙言宜上廟,賢侯初意欲新民。
今無麟筆非觀社,古有豚蹄可祝神。
身是魯中儒服者,閑搔白發看游人。
玉羔直歲詎能神,羝觸堪嗟命不辰。
昔比素絲曾著節,今為白石且眠春。
同人挾策安能牧,小弟磨刀恐未仁。
六日披裘把竿釣,擬他五羖豈其倫。
邵子生男四十五,弟今方邵過三年。
莫隨夷甫舉遺逸,且教伯溫成大賢。
洛下耆英為汝喜,河南聞見待渠傳。
會當楊柳芙蓉下,快與翁抄擊壤編。
昨泛靈槎河漢津,今撐小艇水云身。
相居自作蹲池計,天子何曾如屋嗔。
開綠野尊姑領客,第甘泉頌可無人。
白沙翠竹宜閑步,絕勝東華踏軟塵。
八駿西游造父驂,六飛草草幸東南。
故宮久嘆生禾黍,急驛毋煩貢荔柑。
自古廟謨勞圣慮,即今軍事有人參。
行宮一穗祥云起,應解三邊黑祲酣。
兩張遺墨六親悲,臺下黃瓜摘漸稀。
用北辰阡殊不亂,似南柯夢復疑非。
向來豈有葡萄博,末后元無薏苡歸。
七十殘骸雙禿鬢,可堪原上淚頻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