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大尹二首
才華卓犖冠群英,作邑名藩最有聲。化俗鳴琴推子賤,賦歸拂袖學淵明。
投閑自許躋耆耄,乘化誰知隔杳冥。朋舊不堪增感慨,臨風些罷為沾纓。
解印歸來臥白云,溪山容與謝塵紛。宗姻揖讓敦彝典,孫子貽謀藹禮文。
宦轍每嗟離別久,神游遽爾死生分。何年埋玉芳山下,鶴唳猿啼不忍聞。
才華卓犖冠群英,作邑名藩最有聲。化俗鳴琴推子賤,賦歸拂袖學淵明。
投閑自許躋耆耄,乘化誰知隔杳冥。朋舊不堪增感慨,臨風些罷為沾纓。
解印歸來臥白云,溪山容與謝塵紛。宗姻揖讓敦彝典,孫子貽謀藹禮文。
宦轍每嗟離別久,神游遽爾死生分。何年埋玉芳山下,鶴唳猿啼不忍聞。
第一首:才華卓越在眾人中出類拔萃,在著名的藩地任職聲名遠揚。以彈琴教化百姓可與子賤相比,辭官歸隱效仿陶淵明。閑居時本以為能活到高齡,誰料到忽然離世陰陽相隔。朋友們忍不住增添感慨,臨風祭罷淚水沾濕了衣襟。第二首:解下官印歸來隱居于白云之間,在溪山間自在逍遙,告別塵世紛擾。與宗族姻親相互禮讓,遵循常典,為子孫留下的謀略充滿禮義文化。常嘆息為官在外離別太久,沒想到他忽然離世陰陽兩隔。不知哪一年他被安葬在芳山下,鶴唳猿啼的聲音讓人不忍聽聞。
卓犖:卓越,突出。
作邑:指擔任縣令。
名藩:著名的藩地。
化俗鳴琴:用彈琴的方式教化百姓,典出子賤治單父,鳴琴而治。
賦歸:指辭官歸隱。
拂袖:表示灑脫地離開。
投閑:置身于閑暇之中。
躋耆耄:活到高齡。耆耄,指老年人。
乘化:順應自然的變化,指死亡。
杳冥:指陰間。
些:古代楚地用于招魂的語氣詞,這里指祭文。
解印:解下官印,指辭官。
容與:悠閑自在的樣子。
宗姻:宗族和姻親。
揖讓:拱手謙讓。
敦彝典:重視常典。
貽謀:留下的謀略。
宦轍:指為官的經歷。
遽爾:忽然。
埋玉:指埋葬有才華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該是在鄧大尹去世后,作者作為他的朋友,為表達對他的悼念之情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而鄧大尹在為官時頗有聲名,辭官后也過著閑適的生活,他的突然離世讓朋友深感悲痛,從而寫下這兩首挽詩。
這兩首挽詩主旨是悼念鄧大尹。突出特點是既贊揚了逝者的才華和為官功績,又表達了對其歸隱生活的肯定,最后著重抒發了生死相隔的悲痛。在文學史上雖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作為挽詩,具有一定的情感價值和歷史資料價值,反映了當時的社會交往和人們對生死的態度。
湖上風生起綠波,
揚舲帆飽疾如梭。
旗亭楊柳清明路,
會聽游人唱踏歌。
正五云飛仗,縞練褰裳,亂空交舞。拂石歸來,向玉階微步。
欲喚冰娥,暫憑風使,為掃氛驅霧。漸見停輪,人間未識,高空真侶。
千里無塵,地連天迥,倦客西來,路迷江樹。故國煙深,想溪樹何處。
云鬢分行,翠眉縈曲,對夜寒尊俎。清影徘徊,端應坐有,風流能賦。
老生有常談,無欲觀其妙。覃溪借評畫,下士皆大笑。
豈知至人心,如鏡常皎皎。燕處謝榮觀,超然塵壒表。
四王擅名家,古逸惟元照。晴窗偶展卷,借題抒腹稿。
疏林帶茅屋,風帆逐飛鳥。一重一掩間,煙云互縈繞。
直與造化游,匪矜神貌肖。曠林日干戈,庸流空自擾。
扁舟者誰子,危坐方持釣。
莫城周氏世稱揚,
孝子名容譜系詳。
廟祀顧山宜血食,
姜源題跋永流芳。
不用丹楹刻桷為,
重重自有翠陰垂。
后人繼取天真意,
種蒔增華非所宜。
沉沉何處有春柔,目極無垠風雨秋。
底事須登七尺劍,要當自掖千金裘。
圖書雖滿愧黃絹,桃李縱開嘲白頭。
事與愿違宜泯泯,愿違于事更悠悠。
祖父并為公,
兄弟欲為帝。
不弟亦不兄,
稱帝若兒戲。
行操筆橐事櫜鞬,西使聲華六傳前。
飛挽獨懸秦障塞,封疆猶畫晉山川。
迎營句注能千里,忽厭承明已幾年。
嚴助召還堪計日,侍臣如雨在甘泉。
大駕迎天早練時,端門燈起禁鐘遲。春回御氣通黃道,夜靜神飆閃翠旗。龍騎肅分千陛戟,鶴群寒并一禪枝。泰壇卻憶追趨地,云捧珠宮月滿墀。
璧月彤云澹不移,竹房花影正離離。僧來秖覺鐘磬響,院靜不知更漏遲。都荔有香浮劍舄,穗楊無力拂旌旗。夜寒銀棨巡金鑰,吟望圓丘有所思。
寄語紅蓮幕,
當歌金縷衣。
探春曾有約,
今日已春歸。
江東愁客,隋苑暗經行。鶯語滑,游絲細,夾衣輕。正清明。追憶當年此際,樓臺外,秋千畔,棠梨樹,垂楊渚,玉簫聲。
一自風煙滿目,傷心煞、水綠山青。看江都雖好,舊跡已飄零。憔悴蘭成。意難平。
念寄奴去,黃奴老,今古事,可憐生。回頭望,隔江是,石頭城。草縱橫。
樓船南下日,君王醉,未曾醒。宮車出,晚鴉鳴,使人驚。
惟有一江春水,依稀似、舊日盈盈。想參軍鮑照,欲賦不勝情。此恨曾經。
言公奮南國,卜子擅西河。絕學興千載,微言闡四科。
祀今崇圣域,禮昔重賢羅。賴有心源在,江流揚素波。
宇宙關皇運,東南挺大儒。有言皆訓典,何事不師模。
舊宅馀經壁,蒙泉啟圣途。懷思不可接,俯仰愧吾徒。
青山容我放,水竹靜幽居。樹囀檐間鳥,花閒幾上書。役役誠何事,悠悠心自虛。年來游冶意,天地一蕭疏。
凈心遺紛業,悠志在無為。坐愛窗間草,閒吟梁甫詞。萬事嗟牢落,一丘已定居。滄浪濯清足,在昔皆余師。
黃鶴不可招,蓬海事多遙。青門聊種樹,白日結云謠。道悠心莫染,跡杳意彌超。千秋風雅意,茲以永今朝。
故雄失,故雄驚,魂那相顧脫身矰。繳外可以高飛去,故雌失故雄大義。
固不奪馀生樊籠,外可以幸存活北。風蕭蕭,新月黃,一飛一棲心摧傷。
尋聲察影務相得,哀怨一和天飛霜。寸腸叫絕血淚繼,以死報雄何慨慷。
雄可語患難,雌可語死生。江湖寥落煙波里,似續空山麟鳳名。
月昏燈暈,向鴛鴦衾底。行盡江南數千里。
見綠窗、女伴笑靨迎人,低寶髻,斜倚瓶花小兒。
問羈人邸舍,風雨鐘殘,可憶吳門舊煙水。
儂道九回腸、夜夜鄉關,幸畫舫、今朝歸矣。
正紅袂、分花喜還疑,怕者度、相逢又成夢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