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漁濕清溪路,雞鳴老樹村。
遙山青到眼,細草綠消魂。
野曠迷前渡,云低憶故園。
人生何所似,鴻爪雪中痕。
漁濕清溪路,雞鳴老樹村。
遙山青到眼,細草綠消魂。
野曠迷前渡,云低憶故園。
人生何所似,鴻爪雪中痕。
漁人弄濕了清溪旁的小路,老樹上雞在鳴叫的村莊。遠處的山巒青翠映入眼簾,細嫩的青草綠得讓人陶醉。野外空曠迷失了前面的渡口,云層低垂勾起對故鄉的思念。人生像什么呢?就像鴻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跡。
漁濕:漁人弄濕。
消魂:形容極其陶醉。
鴻爪雪中痕:出自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旅途之中,看到沿途的景色,觸發了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人生的思考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旅途情思與人生感慨。特點是景中含情,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以其細膩情感和自然語言展現了旅途詩的特色。
云來山有衣,云去山呈骨。白云自有無,萬古山常兀。
蝘蜒蒼龍蟠,此是龍之首。迅雷晝日翻,列缺云中吼。
山中無甲子,地窟疑長秋。夏日人登覽,仍添集翠裘。
午夜漏虹光,出巖觀海日。天雞渾未鳴,已見雞冠出。
莫問三生石有無,墓門長夜慘啼烏。知君不作無郎怨,好過青溪伴小姑。
如此佳人再得難,嫣香零落玉摧殘。一抔綠滿同心草,愁殺游郎駐馬看。
小侯今秀穎,開閣更何如。
夢已持鏤管,名寧減灌蔬。
校文中壘后,給札尚方馀。
太乙來然火,應能問著書。
君行過海門,惟復仍舊里。
友朋不易得,相與況能爾。
獨念吾家侄,無由從夫子。
余生本羈孤,自少已非壯。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悵。
誤蒙三圣知,貪得過其量。恩私未知報,心志已凋喪。
軒裳德不稱,徒自取譏謗。豈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雖草莽間,名在朝廷上。惟余服德義,久已慕恬曠。
矧亦有吾廬,東西正相望。不須駕柴車,自可策藜杖。
坐驚顏鬢日摧頹,及取新春歸去來。共載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開。
湖光如幾席,
山翠靜微塵。
不敢高聲語,
恐驚上界人。
閑階新雨霽,小坐掃莓苔。
花影月扶出,雁聲風勒回。
濕薪雙犬藉,枯葉一螢偎。
到此成幽賞,孤吟孰與陪。
林深隱塔,水靜明樓,遙山夕照紅邊。霸業銷沈,沙草盡帶寒煙。芳春冶游何許,但鶯花、依舊年年。空悵望、向真娘墓上,短簿祠前。
一自塵空晉苑,換佛龕香火,結與因緣。消古今愁,分付酒國詩天。玉笙不教吹徹,怕零脂、飄滿闌干。人影遠,泛清波、都是畫船。
依舊青云在眼前,
重來自愧發華顛。
山靈識我還迎我,
闊別剛剛四十年。
夕陽山樹隱隆隆,更有霜容著葉紅。
仙府紫霞常映日,靈禽丹綬漫迎風。
不須載酒心如醉,卻意飛花興感同。
舊宴曲江曾賜餅,香塵綺陌正春融。
山中了山政,一榻亦華胥。石澗魚通道,籬亭鳥卜居。樹稀青嶂密,窗小白云疏。猶酌歌招隱,翛然興有余。
偶然三徑里,別有一天開。壁老衣為蘚,山深路是苔。睡憑鶯喚覺,書倩鶴銜來。坐待僧歸盡,閑云尚未回。
言尋黃綺約,小筑近山尖。攬翠云添色,云涼日解嚴。松聲歸枕角,梧影落書箋。性癖耽幽寂,僧來亦可嫌。
木落風高八月天,
山荒屋老意蕭然。
道人香火但灰冷,
何處如今更有仙。
綠罨苕溪顧渚,拍茶婦、繡裙如雨。攜香茗,輕盈笑語。記得鮑娘一賦。
邀陸羽,煎花乳,紅閨日暮。玉山半醉綃幃護,且消酪奴佳趣。
到眼朦朧極。記宵來、墻陰簾角,似曾相識。四壁橫陳扶不起,愁煞棱棱玉骨。訝消瘦、比儂還怯。枝葉模黏香氣淡,恁空空、怎把秦宮活。工寫照,五更月。
渾身滴露何常濕。只無端、銀燈狡獪,弄它明滅。幾度臨風教起舞,不管阿嬌無力。怪一霎、將人拋撇。胡蝶繞階棲未穩,悵成煙、紫玉誰能即。癡小婢,欲偷折。
二十馀年又一過,巖花猶對舊山河。重來尚作蕭條客,四十登臨感慨多。
磴道嵯峨訪舊蹤,石門深處薜蘿封。相逢道侶皆非昔,廿載空憐逐轉蓬。
石徑棱棱石徑嶷,廿年裘馬昔曾游。那堪老大重來此,慚愧山靈笑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