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玉屏山三著 并引
二十馀年又一過,巖花猶對舊山河。重來尚作蕭條客,四十登臨感慨多。
磴道嵯峨訪舊蹤,石門深處薜蘿封。相逢道侶皆非昔,廿載空憐逐轉蓬。
石徑棱棱石徑嶷,廿年裘馬昔曾游。那堪老大重來此,慚愧山靈笑白頭。
二十馀年又一過,巖花猶對舊山河。重來尚作蕭條客,四十登臨感慨多。
磴道嵯峨訪舊蹤,石門深處薜蘿封。相逢道侶皆非昔,廿載空憐逐轉蓬。
石徑棱棱石徑嶷,廿年裘馬昔曾游。那堪老大重來此,慚愧山靈笑白頭。
二十多年后我再次路過這里,山巖上的花依舊面對著舊時的山河。再次來到這里我還是那落寞的旅人,四十歲登臨此處感慨頗多。沿著險峻的石道去尋訪舊日蹤跡,石門深處被薜荔和女蘿封住。與相逢的道士友人都已不是從前模樣,二十年來我空自憐惜如蓬草般漂泊。石徑崎嶇不平,二十年前我曾騎著駿馬、身著輕裘在此游玩。怎忍受得了年老后再次來到這里,真慚愧讓山中神靈笑話我白發蒼蒼。
磴道:登山的石徑。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常攀援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
道侶:指一同修行、信奉道教的人。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常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棱棱:形容石徑突兀不平。嶷:形容石徑險峻。
裘馬:輕裘肥馬,形容生活豪華。
推測詩人在二十多年后重游玉屏山,此時他已步入中年,經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漂泊不定。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詩人個人生活或許不如意,帶著復雜的心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易逝、人生無常。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強化了這種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詩人的人生感悟。
不待丹砂入頰紅,
長生元復自陰功。
但令仁與甘棠似,
甲子三周會見公。
前日游湖詩壓船,今日來游無一篇。
巧匠傍觀我縮手,詩翁方聳雙吟肩。
須臾筆落如流泉,驪龍之珠墮我前。
燃犀牛渚萬怪走,胸中云夢飛云煙。
巖風飄飄度鐵笛,江月皎皎聞湘弦。
湖波無風自擊撞,兩高踴躍為爭妍。
詩成朗誦驚四賢,湖中無此三百年。
游人正敗乃公意,一破孤寂皆辴然。
詩翁脈脈似未快,淵泉萬斛來涓涓。
直從湖中了公事,盡吐險語人間傳。
京華去住漫難期,
旅食重看歲暮時。
雪后報朝趨闕遠,
城中借馬出門遲。
宮樓曙動庭燎合,
禁苑春回御柳知。
暫任裴?遙注望,
舊分千室藉恩私。
日月無異明,晝夜有異體。人鬼無異情,生死有異理。既未能知生,又焉能知死。既未能事人,又焉能事鬼。
人之耳所聞,不若目親照。耳聞有異同,目照無多少。并棄耳目官,專用舌口較。不成天下功,止成天下笑。
吃粥了,洗缽去,法爾圓成正規矩。
可憐葉氏怕真龍,卻怪謝郎欺猛虎。
本常路,真實語,這僧且問如何悟。
從來鼻孔大頭垂,不用安排兮自著處所。
顰月籠寒,奈相見、舊日東闌愁憑。溪上空掩,微云蘋波澹無影。酸一點、離心似酒,被前浦、雁聲吹醒。斷甃通潮,遙嵐閣雨,幽恨銷凝。
問何處、怨鶴啼煙,但涼翠濛濛濕蘿磴。依約遠山眉樣,待霜娥開鏡。風笛冷、春欺倦柳,剩斷橋、幾縷搖暝。早又深燭單衫,悄歸漁艇。
蘇公亦有言,
公合把旌旄。
庶使湛輩名,
亦與峴山高。
日出眾山窅,
月落眾山黑。
朝來捲幔看,
氣勢凌秋色。
病眼因君得再明,
依前風骨照人清。
憑誰說與司花女,
伴我長開過一生。
亂曰春草兮青青,寒云兮冥冥。
長無極兮永懷望,山椒兮涕零。
君不為我兮暫停,托舊感兮晨星。
采芙蓉兮薦馨,君若昭昭兮陟降在庭。
君若昧昧兮發陽阿兮誰聽。
女沖踏露折棠花,
引得兒童哄一家。
說道今朝修禊日,
暫拋針線答年華。
杯中吸月。桂樹飛瓊屑。莫道胡床老子,怕風露、向凄冽。
回首云娥折。老大成癡絕。且醉今宵光景,莫容易、向人說。
郎種合歡花,儂種合歡菜。
菜好為儂餐,花好為郎戴。
天生菜與花,來作合歡配。
合歡復合歡,花菜長相愛。
芳尊縱飲千場
佳節才過五日
試看龍戲成雙
好似鴛飛有四
故人別后眼常青,
底事詩筒隔歲停。
濯潔每思江漢水,
紉香時夢茝蘭汀。
春郊一駕行應別,
晝錦孤標見始經。
老我高州情緒苦,
夜深刁斗不堪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