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周崦山中丞擢司寇二首
督府行空云一片,東西瞻望愛如云。一朝被召朝天去,雷雨中天天下聞。
中丞凝不動聲色,仗鉞東西廣寇平。昨夜貫城光斗極,白云吟望得忘情。
督府行空云一片,東西瞻望愛如云。一朝被召朝天去,雷雨中天天下聞。
中丞凝不動聲色,仗鉞東西廣寇平。昨夜貫城光斗極,白云吟望得忘情。
第一首:您擔任督府時威行四方如行云一片,東西各地百姓仰望您的仁愛如同仰望云朵。一旦被征召入朝覲見天子,這消息如雷雨中天般傳遍天下。第二首:您作為中丞鎮定自若不動聲色,手持斧鉞平定了兩廣的寇亂。昨夜貫城星光輝映照北斗,在白云間吟詩遙望,更添忘情之趣。
督府:總督衙門,此處代指周崦山擔任總督的職位。
愛如云:形容仁愛如云朵般廣布四方。
雷雨中天:比喻晉升的消息如雷雨般震撼天下。
仗鉞:手持斧鉞(古代象征權威的兵器),指掌握軍權。
貫城:星名,古代認為主刑法,與司寇(司法長官)職位對應。
斗極:北斗星,代指朝廷。
此詩為周崦山從中丞(巡撫)升任司寇(刑部尚書)時所作賀詩。周崦山此前以督府身份平定兩廣寇亂,因功績顯著被召入朝。詩人通過此詩贊頌其治績與威望,表達對其晉升的祝賀,反映明代官員晉升時同僚間以詩相賀的文化習俗。
全詩緊扣“賀擢”主題,前首寫其威望與晉升之盛,后首贊其功績與祥瑞之兆,突出周崦山的治世才能與朝廷器重,是明代官場賀詩的典型之作,語言凝練,用典自然。
郡僚方賀正,獨宿太湖棱。
階下羞為吏,船中祗載僧。
折梅和薄雪,煮茗對孤燈。
應笑排衙早,寒靴踏曉冰。
知音不可得,此去但消魂。
別夜俱聞雨,殘秋自出門。
水橫芳草渡,煙蔽夕陽村。
應念千山外,明朝獨聽猿。
晚泊秦淮上,無人獨倚檣。
遙峰平積水,別浦露殘陽。
往事隨天望,新蟬聒樹黃。
漁翁有深意,不語自鳴榔。
湯休訪我我重尋,獨叩松關絕好音。
滿袖塵埃回俗步,一??香火隔禪林。
偶留刺字情非淺,忽枉詩章思更深。
猶喜謫官無吏役,往來從此伴閑吟。
失職金鑾假一麾,瑯邪山色遶城池。
解龜且作三年調,下馬先吟八絕詩。
勾檢簿書寧免俗,逢迎使命亦隨時。
公余不敢妨吟詠,異日聲名繼至之。
十畝春畦兩眼泉,置來應得弄潺湲。
三年謫宦供廚菜,數月朝行賃宅錢。
空媿先師輕學圃,未如平子便歸田。
此身久畜耕山計,不敢拋官為左遷。
未得科名鬢已衰,年年顦悴在京師。
妻裝秋卷停燈坐,兒趁朝餐乞米炊。
尚對交朋賒酒飲,徧看卿相借馿騎。
誰憐所好還同我,韓柳文章李杜詩。
皇振厥猷,法天以寧。
我法我度,我經我營。
或風或雨,或雷或霆。
日月昭然,奮皇之明。
霜肅以平,露澤以清。
左右百辟,爛兮敷星。
營居知避俗,領鶴過秋郊。
泉照書初架,窗移樹未巢。
留題新墨濕,掩戶舊鄰敲。
數本當簾竹,茶煙漸欲交。
商山春夏旱,旱雷不降雨。
及秋又霖霪,雷聲時一舉。
南山復北山,渹礚若贙虎。
君子容必變,所以敬天怒。
無乃豐隆鬼,恣意撾雷鼓。
此怒既非天,敬之亦奚取。
新集甘棠盡雅言,獨疑陳杜指根源。
一飛事往名雖屈,六義功成道更尊。
骨氣向人蹲獬豸,波濤無敵瀉昆侖。
明年再就堯階試,應被人呼小狀元。
莫問窮通事若何,遇花逢酒且狂歌。
人情易逐炎涼改,官路難防陷穽多。
只合收心拋世網,不須推命說天羅。
如今玉石休分別,免被無辜刖卞和。
牡丹落盡正凄涼,紅藥開時醉一場。
羽客暗傳尸解術,仙家重??返魂香。
蜂尋檀口論前事,露濕紅英試曉粧。
曾忝掖垣真舊物,多情應認紫微郎。
寒氣蕭蕭瘦骨驚,自知分得四愁平。
秋堂病起莓苔色,池閣夢回蘆葦聲。
幽滴冷痕連樹影,暗驅浮氣入詩情。
衡門獨掩還無語,一日相思萬縷并。
誰種蕭蕭數百竿,伴吟偏稱作閑官。
不隨夭艷爭春色,獨守孤貞待歲寒。
聲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歡。
明年縱便量移去,猶得今冬雪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