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寄所思
寒氣蕭蕭瘦骨驚,自知分得四愁平。
秋堂病起莓苔色,池閣夢回蘆葦聲。
幽滴冷痕連樹影,暗驅浮氣入詩情。
衡門獨掩還無語,一日相思萬縷并。
寒氣蕭蕭瘦骨驚,自知分得四愁平。
秋堂病起莓苔色,池閣夢回蘆葦聲。
幽滴冷痕連樹影,暗驅浮氣入詩情。
衡門獨掩還無語,一日相思萬縷并。
寒冷的氣息蕭蕭而來,讓我瘦骨悚然,我知道自己已承受了諸多愁緒。病愈后在秋堂中,滿眼是莓苔的顏色;在池閣中夢醒,耳邊傳來蘆葦的聲音。清幽的雨滴帶著冷痕與樹影相連,暗暗地將浮躁之氣驅入了詩情。獨自掩上簡陋的柴門默默無語,一天之中萬千縷相思都涌上心頭。
蕭蕭:形容寒冷的聲音。
四愁:泛指諸多愁緒。
莓苔:青苔。
衡門:簡陋的柴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秋堂病起”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秋季生病初愈后,在雨中觸景生情,思念起心中之人而創作此詩。當時可能心境較為孤寂、惆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的相思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營造出清冷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并非非常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一方紅淚滴瓊瑰,
拚把生香換死灰。
留下人間誰解讀,
除非儂再返魂來。
恍惚樵歌枕上聞。兼倚芳根不可分。
洞庭西望有歸云。春寂寂,意紛紛。
祈禱朝朝總為君。
晴霄垂北窗,臥我翠幄中。
不知幾斧鑿,成此太虛空。
前云稍過盡,后云來無窮。
鳥雀有底忙,激彈過墻東。
不如雙飛蝶,款款弄微風。
我亦困思生,拋書眼蒙茸。
雞鳴而起一般時,舜蹠殊途覺與迷。
此理天無分厚薄,乃心人自眩東西。
柴門風雨榴花老,草巷煙霏燕子低。
玉汝有書來萬里,圣賢不泰不棲棲。
天風吹發冷颼颼,
獨向沙邊上釣舟。
愁絕平羌江上月,
向人依舊半輪秋。
芳村斜抱曲江頭,縹渺滄波起白鷗。
地暖春藏編竹塢,花深人倚望仙樓。
云中雞犬千家曉,湖上風煙五月秋。
多少巨魚橫釣石,勝教溟渤下金鉤。
禁柳春深草色新,
楊花飛趁撲蟲人。
君王殿上宣名字,
旋綰頹鴉抹絳唇。
宦海嗟無岸,名山別有春。遙從棲隱處,再覓姓龐人。
野鳥時窺客,幽花不笑貧。坐鄰支遁宅,今古并勞塵。
自辟東南境,誰誇十九泉。四圍山作國,一線路通天。
龍性難降俗,猿心入定禪。石田無隴畝,種藥本耕煙。
元同蔣詡徑,浪擬習家池。雞犬云中靜,藤蘿戶外垂。
磴荒松自掃,客到鶴先知。隱映香臺上,如聞紫鳳吹。
天池當面卓,仙茗有云芽。麋鹿隨雙屐,圖書足五車。
論詩疑白社,叩訣秘丹砂。借問愚公谷,何如此地嘉。
過雨沾山翠,淙淙萬玉流。重檐飛瀑布,五月可披裘。
返照銜珠閣,殘雷度石樓。坐餐霞氣晚,如入赤城游。
不畏莓苔滑,松陰晚更晴。舉杯酬桂父,拂鏡走山精。
對牖蓮初吐,前峰天與平。莫愁歸路黑,趙璧向人明。
清齋忘肉味,斷酒見天真。羨爾伊蒲俎,調從舉案人。
山中非索價,廡下實藏珍。次第征幽事,冥鴻嘆此身。
自尋襄野駕,可息漢陰機。躡屐猶虛往,逢君已實歸。
泉聲如咽別,云氣故隨衣。他日投簪紱,相從掩石扉。
買隱山村跡已深,軒車過客莫相尋。
清泉白石通幽趣,野鶴溪鷗達素心。
看罷晴云峰有色,釣馀寒月水成陰。
許由原有高風在,未輟箕山得意吟。
三人證龜成鱉,
井底泥牛氣噎。
直饒辯瀉懸河,
有理亦難分雪。
耿耿孤光常皎潔。
草堂寒易晚,朔氣到柴關。
落日戀高樹,殘云補斷山。
竹搖風似雨,鴉宿去仍還。
移意江天外,蕭然麋鹿間。
今年人憶去年梅,
試問今年花已開。
見說春風正料理,
不應小雨便花摧。
太白不可作,猶存舊酒樓。
憑闌斜日淡,放眼亂云流。
鄉國千山杳,登臨萬象秋。
《桐花》題句后,一一寫新愁。
人去也,人去玉笙寒。
風尹啄殘紅豆小,雉媒驕擁褻香看,杏子是春衫。
鏡臺流影射窗紗,風到檐前柳腳斜。竹架整書除脈望,春池洗硯亂蘋花。
桑濃蠶子猶懸箔,日暖蜂干早放衙。童子佩壺尋澗水,滌甌明日試新茶。
草草深閨度歲華,生平不解問桑麻。沿籬野豆初牽蔓,繞砌山桃半欲花。
細雨漬成楊柳色,暖風催放牡丹芽。村姬結束新螺髻,傍曉比鄰喚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