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所知
知音不可得,此去但消魂。
別夜俱聞雨,殘秋自出門。
水橫芳草渡,煙蔽夕陽村。
應念千山外,明朝獨聽猿。
知音不可得,此去但消魂。
別夜俱聞雨,殘秋自出門。
水橫芳草渡,煙蔽夕陽村。
應念千山外,明朝獨聽猿。
難以找到知音,此次分別只讓人黯然神傷。分別的夜晚兩人都聽著雨聲,在殘秋時節獨自踏上行程。水面橫在長滿芳草的渡口,煙霧遮蔽了夕陽映照的村莊。你應該會掛念遠在千山之外的我,明天我將獨自聽著猿猴的哀鳴。
知音:指知己、好友。
消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
殘秋:秋季的末尾,深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是在一個深秋時節,詩人與友人分別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動蕩或個人境遇不佳,使得離別更添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惜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知名,但以其真摯的情感和自然的語言展現了古代離別詩的魅力。
冬青淚灑。九死攀髯終未悔。
日降天臨。不負青山獨往心。
使君風義。易水波寒吹不起。
高閣葵霜。終古相望一柳堂。
露長纖纖葉,
春添細細根。
生涯惟水石,
幽意自乾坤。
月影侵羅幕,蟲聲近曲欄。
眼慵偏愛夜,身瘦早知寒。
霜慮山中重,衣愁馬上單。
一鐙相對臥,聽徹五更殘。
病思昏昏略未醒,
木犀誰遣浸饒瓶。
兀然隨我故山夢,
竹故青青雨自零。
泉聲何砰訇,石骨自堅瘦。泉飛石亦飛,直挾風雨斗。
石勁不能敵,云根穿欲透。長橋亙如虹,雪浪噴巖岫。
作勢騰白龍,余音震飛狖。何人劈雙峽,注此一線溜。
幻作千百折,恍覺波濤驟。停鞭一延佇,奇景實罕覯。
陰寒逼毛發,對此不敢漱。
古帳蕭蕭畫不真,
空祠猶與狄公鄰。
憑君妙手重圖貌,
不是尋常行路人。
偶來湖上緝衡門,桐長脩柯竹有孫。引策每從佳處去,望云橋下是西村。
青燈殘篆夜寥寥,門外秋風振葦蕭。慚愧高人能見憶,為余西望立溪橋。
詞真意浹,不屈不狎,端重有法。
此近世名臣之帖。
承平流風,尚或可接,予欲以此觀相業。
檢點殘書卷,想從前、瑣窗吟句,閑情自遣。仿宋摹唐凄艷絕,字字淚珠紅泫。便做盡、春蠶絲繭。猶記妝前曾問字,到而今、終悔因緣淺。心上恨,幾時展。
開函一紙聰明顯。認玲瓏,簪花妙格,壽萱書扁。不道殘年多變幻,轉瞬浮云蒼犬。算薄命、詩人不免。剩有零星珠玉在,付梓人、拼把春衫典。詩細校,夜燈剪。
石門日不下,
潭鏡月長臨。
細細溪風渡,
相看識此心。
椿庭痛不侍彌留,
送窆歸從色相求。
袖出前年西法照,
為攄孺慕矚題頭。
馬革旌懷意在斯,?將忠烈矢王師。
邊關露冷寒笳斷,昔嶺云深落月遲。
望帝鳴鵑猶飲泣,浣花溪水尚含悲。
故園雨雪嗟楊柳,鎮日征還未有期。
樓高百尺日曈曈,白發蕭蕭八十翁。
寶歷遙頒宸極北,玉衡高轉斗杓東。
安眠卻便眸雙眊,噤口何妨耳不聰。
一歲兩春春最好,扶藜緩步語花叢。
燕齊一萬里,風雪幾人來。
岳勢晴猶白,河聲撼不開。
新吟添倚馬,古意滿銜杯。
宮是招賢舊,無妨國士才。
我昔游金山,曾汲中泠水。北上采翠微,亦飲玉泉美。
朅來在南荒,沿海地多滓。夜雨入簾來,新泉繞階戺。
驅車恣登臨,憑吊紅毛壘。萬木翳鳴蟬,苔花浮玉蕊。
娟娟絕纖塵,空明浸寒漪。倚杖聽瓢聲,泠然萬慮止。
況當炎熇時,潤滌詩腸喜。大地毓名泉,此為第三爾。
臨流幾萬家,井渫受福祉。馀瀝溉良疇,春云侵耒耜。
在山泉水清,逝者如斯矣。我志在滄浪,濯纓歌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