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忠王挽詞三首 其一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寂寂泉臺恨,從茲罷玉簫。
洞天占勝作新亭,曲檻危簷揖翠屏。
四顧風煙入懷里,一灣溪水抱沙汀。
羽人不見論平昔,雙鶴猶存有典型。
幸得官閑成吏隱,何妨續說舊羲經。
仲夏竹迷日,長竿帶筍移。
地生宜雨潤,根淺畏風吹。
??破沿階蘚,添成宿鳳枝。
子猷清灑意,應與渭川期。
蜀學擅天下,馬王先得名。簧如巧言語,于道蓋小成。
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斯文大一統,欻使圣域清。
富貴盡在我,紱冕非所榮。旁皇天祿閣,聊亦觀我生。
懷哉不能歸,舊宅荒榛荊。寂寞竟誰顧,正路今莫行。
使君蓬萊仙,弭節歸赤城。門無俗賓客,家有賢父兄。
慨念此耆老,不登漢公卿。臨池一罇酒,尚友千載英。
并呼嚴與李,月旦共細評。區區可無憾,彼重適我輕。
朅來成都市,塵土污冠纓。古人不可見,見此眼自明。
請為懷古詩,玉振而金聲。
西樓一曲舊笙歌,千古當樓面翠峨。
花發花殘香徑雨,月生月落洞庭波。
地雄鼓角秋聲壯,天迥闌干夕照多。
四百年來逢妙手,要看風物似元和。
周道直如矢,亡羊古無有。
利欲蝕本心,眼花大如斗。
適燕南其轅,之越乃北走。
四海阮嗣宗,臧否不掛口。
一慟激流俗,新荑發枯朽。
斯人向千載,此意誰復剖。
問津非名樓,端以覺蒙蔀。
昔年先廟謁汾陽,提筆從公寫短墻。
再別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許安仁拙,浮俗誰憐處士狂。
客舍無煙饑欲死,尚慚知己問行藏。
修竹長林羅水車,梵王家近葛僊宮。
耳聞清磬是非靜,心領菩提名利空。
啖棗尚知前世事,拈花還遇上機翁。
抽簪若得燒丹訣,莫負扶桑半夜紅。
怪底吹殘萬點紅,余妍都在此花中。
攀枝未許風流盡,振袂還知結習空。
杳杳人誰贈南園,菲菲身恐墮仙宮。
乞將新雨酬佳麗,始信青春不負公。
晨風集微和,曉色動佳氣。
溟溟四郊煙,漠漠一川水。
前村雞犬喧,遠樹鳥雀喜。
山腰客行來,林下雉驚起。
時聞牧童謠,不見騎牛至。
回頭望東隅,曉日粲光麗。
胸襟倏暄煩,敗我幽靜意。
行行載馳驅,已復到城市。
陽來中坤坎波翻,月本于地仍東還。
誰為聚之古祗柏,涵碧湛湛琉璃盤。
珊瑚晶瑛澈凝湍,西風晚來覺秋寬。
海蕩冰碎天飛旋,瞿曇指心以探禪。
魄死澤困與爾言,夜游倚聲霓裳讙。
捉影或墮不可援,幻癡益多吾懔然。
明河繞衣吹佩環,毛發飄蕭亂空寒。
頗欲乘槎此窮源,脫屣濁世摶林騫。
采華食葉為玉仙。
沙溝紫氣如隴云,涇城冬律變陽春。
天工為國巧謀帥,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揮白羽歷三紀,胡兒奔迸塵頭起。
緩驅小隊來漢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爐著火焚寶香,愿公壽考仍康強。
門外祝公更多有,軍民十萬指中梁。
休把長纓便請行,如今正屬泰階平。
醉看夜月清罇倒,臥對秋風白發生。
羞向熱官稱命薄,喜隨寒士以詩鳴。
他年采藥鹿門去,不許人間知姓名。
上人久習靜,閉門守一龕。猶恐市塵染,西岷撥晴嵐。
歸來非本心,退結山中庵。秋風入我袂,又往天之南。
南方盛法窟,誓志必窮探。雙徑臥老龍,懷珠千丈潭。
東鄰嘯乳虎,眼光見眈眈。禮足受半偈,安坐十年參。
我昔客吳楚,但愛云水涵。不聞清廟瑟,浪走雪滿簪。
相逢儻有日,為我舉二三。尺書附巴使,勿語洞庭柑。
經營一飽慰枯腸,稻作黃云帶雨香。
溪上煙橫秋入畫,樹梢風細晚分涼。
交游斷絕山當戶,歲月侵尋竹過墻。
斗酒只雞田舍好,枉將袯襫換軒裳。
西樓北苑春色濃,日日醉倒駢齒翁。
歸來萬事不整理,笑倚娥皇冰雪容。
疊箋共寫霓裳譜,更作新聲邀醉舞。
瑤光殿里帳拖紅,一尺爐煙日亭午。
事去時移二百年,金陵空有舊山川。
此香那得到君手,妙訣無乃當時傳。
慚君為我供愁絕,年來辦得心如鐵。
但能飲酒讀離騷,竹枕藤床臥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