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少隅詩卷
獵獵長風吹日沈,老松千尺作龍吟。
徑攜仙人綠玉杖,來聽太古朱絲琴。
嶺頭孤月一何凈,浦口暗潮相與深。
不識寥寥天壤內,幾多傾慕托知音。
獵獵長風吹日沈,老松千尺作龍吟。
徑攜仙人綠玉杖,來聽太古朱絲琴。
嶺頭孤月一何凈,浦口暗潮相與深。
不識寥寥天壤內,幾多傾慕托知音。
強勁的長風吹得太陽漸漸西沉,千尺老松如龍吟般發出聲響。我徑直攜著仙人的綠玉杖,前來聆聽那如太古之音的朱絲琴。嶺頭的孤月是多么純凈,浦口的暗潮相互涌動而深沉。不知道在這空曠的天地之間,有多少傾慕之情寄托于知音啊。
獵獵:形容風聲。
沈:同“沉”。
綠玉杖:仙人所用的綠色玉杖,象征超凡脫俗。
朱絲琴:用紅色絲弦的琴,多為古雅之琴。
寥寥:形容空曠。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意境和情感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某個寧靜的夜晚,在自然環境中感受著高雅的藝術氛圍,由此觸發了對知音的渴望和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高雅藝術和知音的追求。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清幽,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情感表達。
當年抗疏動宸旒,騎省烏臺許遍游。
穩穩樞庭方緩步,骎骎揆路卻回頭。
空余榮錦開三徑,猶有甘棠蔽兩州。
浮世功名俱一夢,不須夜壑怪移舟。
橫槊何人解賦詩,東方千騎出郊時。
天高霽色旌旗上,地迥秋聲鼓角悲。
漫授一編黃石老,相從千載赤松期。
據鞍矍鑠非吾事,慙愧江湖把一麾。
青衫試吏古桐川,識面池陽別駕賢。
但喜論交時一笑,不知為客度三年。
新來懷抱愁分袂,此去功名好著鞭。
未必九華清絕地,更能留滯玉堂仙。
幾庶都緣有若無,寧論芻狗矧蘧廬。
要須非復周公夢,而亦何為子夏書。
行葦至仁均草木,中孚大信洽豚魚。
窮神至命知奚事,不遠周流意六虛。
淮北燕南昔混同,相望卻恨馬牛風。
往來未省誰為伴,言語從來自不通。
百歲遺民愁緒外,數聲羌笛夢魂中。
徑須爭渡長淮去,三月煙塵一洗空。
三相流風遠,諸孫氣貌舒。
有文皆錦繡,不琢自璠玙。
樂育心無類,何言意已攄。
摳衣多戶履,四海讀公書。
青熒燈火小窗前,自笑醯雞舞甕天。
涉筆謾隨斯立尾,著鞭蚤覺祖生先。
一觴獨進何由醉,四鼓相將底未眠。
珍重梅枝為老伴,摩挲病眼向渠憐。
春風有客到門墻,院落猶聞天上香。
曲水尚遲三日宴,燕山要足五枝芳。
偶逢賀夏隨飛燕,不誤題書作弄璋。
從此葛山壇下路,要成父子錦衣鄉。
夏口傷前事,毛精淚暗垂。
白龜生不報,黃鵠去無期。
嶺雪炎云熾,瓜田古岸移。
戰塵愁滿眼,聊付一篇詩。
天造其山,在貴之陽。二十四峰,拔地峭剛。其山維何,如彼玉蒼。宅位于離,火德之祥。
南山何有,有方其巖。若堂甚夷,若門者三。穹者圓蓋,植者羽參。石像天成,匪鑿匪劖。
陟彼山巔,有洞益奇。南北戶通,千里??闚。伊晉之洪,采榮于斯。丹飛井霤,木潤草滋。
昔我太宗,云章下賁。于皇仁廟,奎文狎至。巖處有輝,神護孔閟。丕昭圣朝,聲化遠暨。
南山不騫,天子萬年。南山不朽,天子萬壽。無量惟壽,與天齊久。小臣作詩,永飏于后。
香霧崇朝一炷薰,雷聲便得晚來聞。
今年雖欠梅黃雨,仲夏猶敷稻綠云。
審象已能蘇大旱,臥龍何用說三分。
腐儒竊有區區見,例奏囊封愧不文。
開緘豁豁皺眉舒,一首新詩酒一壺。
寒食禁煙春已半,佳人傾國態懸殊。
園荒不減游群鹿,才盡應悲短續鳧。
有墨牡丹君種否,鄉邦能借一畦無。
長淮東下月西流,起視龜山勢若浮。
砢岸崎嶇須列炬,波濤洶涌更行舟。
今秋暴漲尤堪畏,去歲堅冰亦合憂。
有底往來能屑屑,癡兒了事幾時休。
云山爛漫本難名,收拾閑情付此生。
出處自知無上策,往來聊欲試同盟。
門多賢轍人便靜,琴鎖師堂歲幾更。
六月岸巾來借扇,頻游應不禁船行。
岳鎮凝華久,天潢析派初。長庚秋入夢,佳氣夜充閭。
奕葉蘭同茂,懷珠玉不如。詞章賀白右,經術向歆余。
已近長安日,聊登使者車。著鞭先禁路,儲寶鎮皇居。
家世曾重席,王門昔曳裾。彈冠慚似續,入幕借吹噓。
愿獻長生箓,何須鴻寶書。黑頭須兩地,玉帶擁金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