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羅樵弟紫菊
十月菩蕾紫滟新,護持元自有花神。金樽花底歌檀板,不向霓裳羨太真。
一夜奇花吐海涯,洪纖群卉不須誇。始知仙侶滂沱雨,不長人間滟冶花。
十月菩蕾紫滟新,護持元自有花神。金樽花底歌檀板,不向霓裳羨太真。
一夜奇花吐海涯,洪纖群卉不須誇。始知仙侶滂沱雨,不長人間滟冶花。
十月的紫菊蓓蕾鮮艷新奇,原本就有花神細心守護著它。在花下舉著金樽,敲著檀板放聲歌唱,連《霓裳羽衣曲》中楊貴妃的風采也不羨慕。一夜之間,奇異的紫菊在海邊綻放,大大小小的花卉都不必自夸。這才明白,仙侶帶來的滂沱大雨,不會生長出人間那些艷麗妖冶的花朵。
菩蕾:通“蓓蕾”,指花骨朵。
紫滟新:形容紫色花朵鮮艷明麗,充滿新意。
檀板:一種用檀木制成的打擊樂器,常用于伴奏。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宮廷樂舞,此處代指華美的歌舞。
太真:楊貴妃的道號,此處借指美人或奢華的場景。
洪纖:指大小,洪為大,纖為小。
滟冶:艷麗妖冶,指世俗中過于浮華的花卉。
此詩為與弟弟羅樵的唱和之作,創作于秋季十月紫菊盛放之時。詩人借詠紫菊表達對自然之美的欣賞,以及對高潔品格的推崇,或暗含對世俗浮華的淡泊心境。
全詩以紫菊為核心,通過描寫其新奇綻放與獨特氣質,贊美其不與俗艷同流的品格,體現詩人對自然本真之美的追求,語言質樸而意境高遠。
宛然十月豳詩,繞床病蛩霜天語。才連又斷,將嘶先結,疑吞疑吐。萬竅齊瘖,四更初打,緘愁誰訴。念鰥魚不睡,重衾尚戀,凄涼境,渾如許。
還問蠶絲盡否。想依然、三星機杼。幾家懶婦,熏籠斜倚,寒衣未絮。雨雪霏霏,閉門塞向,無聲尤苦。記秋風乍起,哀音替寫,有歐陽賦。
古人不可見,后來安得知。
已過即幻夢,未到徒勞思。
光陰良可惜,方寸胡不怡。
所以古達人,行樂須及時。
勿為名利縛,勿為物累羈。
萬事偶然耳,隨遇安所之。
但自保忠信,任運無可疑。
笑指天心月,虛明是我師。
云月未常殊,溪山各自居。
懷師不可見,獨坐對窗虛。
杖履別來久,道心日以疏。
不緣新雁至,安得入秋書。
河干從別后,兩度隔秋霜。
不是憐聾俗,音書誰寄將。
如何瓊玖贈,忽覺木樨香。
自匪承當者,空慚負晦堂。
塵飛不到,甚云閒如我。放鶴歸來見深坐。有松嵐合并,幽澗鳴泉,風動處、依約宮商迭和。
一邱聊復爾,桐帽棕鞋,隨分商量到清課。遠致屬嵐家,淡墨溪山,君知否、個中薪火。
蚤點檢、秋期記蘭荃,便裊盡爐煙,付它寒鎖。
父老壺漿迓義旗
亡秦誰復為秦悲
不曾被虐曾蒙德
十二金人各淚垂
斷鴻歸處飛云亂。亂云飛處歸鴻斷。風弄葉翻紅。紅翻葉弄風。
柳殘凋院后。后院凋殘柳。樓外水云秋。秋云水外樓。
海岸孤絕補陀巖,有一眾生圓正覺。八萬四千清凈眼,見塵勞中華藏海。八萬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涅槃生死不二見,是則名為施無畏。
八風吹播老病死,無一眾生得安穩。心華照了十方空,即見觀世音慈眼。
設欲真見觀世音,金沙灘頭馬郎婦。自心海岸孤絕處,戒定慧香補陀伽。觀身實相凈圣果,自度眾生大悲愿。一一浮漚鏡本空,八萬四千垂手處。
夢時捉得水中月,親與獼猴觀古鏡。圣慈悲愿觀自在,海岸孤絕補陀巖。
貫花纓絡普莊嚴,度生如幻現微笑。有一眾生起圓覺,即現三十二應身。壁立千仞無依倚,住空還以自念力。
以法界印,印諸善根。以平等印,普印諸業。八萬四千母陀臂,諸佛承我稱提力。八萬四千清凈眼,眾生依我成正覺。
補陀巖下白花風,月照海漩三昧底。圣慈悲愿觀自在,小白花山住道場。
海漩三昧覺澄圓,三十二應施無畏。有一眾生發大心,愿度我身及舍識。萬仞峰前撒手過,觀音豈復異人乎。
敬禮補陀,巖下水邊。十方三世,無不現前。愿我亦證,空覺極圓。處處悲救,火中生蓮。
鐵道聞燒斷,神京最擾攘。
大臥鞭血泣,都統闔門殃。
公府焚成燼,郎官餓倚墻。
禁軍稱武衛,盜賊爾倡狂。
多謝良朋韻語耽,琳瑯佳什題茅庵。粗疏迂闊無吾似,品性言行費若探。愛我情真忘我丑,惜君譽過笑君憨。從今再赴吟壇會,執旆前驅亦覺甘。
書劍飄零歲月耽,勞勞老況一茅庵。回思萬里留鴻印,無忘一時古籍探。績學違時人共棄,醫貧無術我猶憨。而今學圃長林下,其苦如荼苦亦甘。
遠山煙靄近山云。
水竹三分屋二分。
此景江南畫是真。
暗傷神。
少個桃源可避秦。
金汁江頭雨未收,行人欲別意還留。
離觴共勸他鄉酒,落葉初飛滿路秋。
一顧空群傳冀北,萬山何處憶蠻州。
知心自是難分手,況值天涯久宦游。
遠道驅車過谷城,江天旭日轉新晴。
芳郊隱映千花麗,碧樹遙連百雉平。
春盡浦云低雁字,風和柳谷緩鶯聲。
行邊剩有雙龍在,不遇張華祇自鳴。
賦歸陶令,但鋤成南野,云溪一曲。忽送石麟天上種,繡褓珠光相續。左倚琴心,右提玉樹,此事平生福。嘉賓填戶,隔花催暖醹醁。
須信穩臥名山,芝蘭圍繞,慰中年幽獨。詩篋酒瓢多付與,安用黃金萬斛。翠帳聞啼,朱弦伴笑,恰許聰明足。多多益善,勸君攜滿絲竹。
吾家珠湖兩太史,名譽烜赫傳神州。
棣華競爽重文苑,如椽健筆今枚鄒。
微云快婿我執友,怡然相見京華秋。
寓書遠餉二專集,發函珍重逾瑯球。
鴻博新詩號半舫,淵明子厚高唱酬。
吊古懷賢意蒼莽,直與魏晉樂府侔。
追和韓蘇石鼓韻,木難火齊珊瑚鉤。
當年衡文赴東粵,藥籠參朮殷勤收。
我讀斯編望洋嘆,昆侖源瀉黃河流。
筠莊侍御粹經術,淹貫史籍無全牛。
兩漢名臣錄嘉懿,發凡起例精校仇。
班書范志最閎富,饋貧幾冊充乾糇。
手定禹貢匯覽注,已山作序力闡幽。
檃括毛傅稱善本,鏗鏗經說童蒙求。
此稿蕭齋久藏弆,副以茲刻光凝眸。
先生歸去日無事,但藉著述銷窮愁。
謝病應同孔巢父,稽古不讓李鄴侯。
貽來絕勝百朋錫,一瓻何用增煩憂,
衰年竊笑手腕弱,桃花魚腦艱雕鎪。
付與床頭捉刀客,細商{立鬲}扁蟠蛟虬。
四時芳序等閑過。老子況婆娑。倦游諳盡江湖味,雁孤飛、萬里云羅。霜信變衰草木,蟾光倒影山河。
鏘鳴鸞鳳曲中多。獨寐不成歌。風停雨霽如年夜,甚燈前、歸夢便訛。濁酒愁城能破,凄清無奈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