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臨淮李公寄扈從諸詩輒和一篇
周南一滯夢游稀,聞道貂冠侍羽旂。
鯨吼昆池秋浪起,雁啼汾水白云飛。
千官上雍釐曾祝,萬騎誇胡獵未歸。
卻是流黃明月在,夜深猶舞紫羅衣。
周南一滯夢游稀,聞道貂冠侍羽旂。
鯨吼昆池秋浪起,雁啼汾水白云飛。
千官上雍釐曾祝,萬騎誇胡獵未歸。
卻是流黃明月在,夜深猶舞紫羅衣。
我像司馬遷困于周南一樣久滯此地,連夢都稀少。聽聞您戴著貂冠隨侍在羽旗旁。昆池秋浪涌起如鯨魚怒吼,汾水畔大雁啼叫,白云飄飛。眾多官員到雍地祭祀祈福,萬騎夸耀武力打獵未歸。只有那流黃錦在明月下,深夜里仍有人穿著紫羅衣起舞。
周南一滯:典出司馬遷“是歲天子始建漢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滯周南,不得與從事”,這里作者自比久滯不得志。
貂冠:古代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這里指代隨侍皇帝的官員。
羽旂:羽旗,帝王儀仗中以羽毛為飾的旗幟。
昆池:即昆明池。
汾水:水名,在今山西省中部。
上雍:到雍地,雍是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
釐(xī):福,這里指祭祀祈福。
流黃:一種黃色的絲織品。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從詩中可知作者久滯未得重用,而友人隨侍皇帝出行。當時可能是皇帝舉行祭祀、狩獵等活動,作者聽聞后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自身境遇與對友人隨侍皇帝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巧妙,意象豐富,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xiàn)了詩人的文學功底和情感。
朗朗百間屋,汪汪千頃陂。直能彰主圣,清不愿人知。許國多艱日,逢辰獨斷時。人猶望霖雨,殄瘁不勝悲。
昔遇開藩日,嘗叨下榻榮。從容陪宴笑,傾倒及平生。借譽言猶在,懷知涕易橫。終慚五字句,不盡百年情。
身在天皇玉案前,
自誇無事小神仙。
宮中一日如千日,
圣主長生更萬年。
我藥務滋,我蔬務榮。閑卉閑花,任其死生。
在我窩兮不可沈,鏟欲平平鋤欲深,?刀鉤林多錯薪。
鳳臺何日鳳來游,
鳳自高飛云自留。
羌笛一聲吹不落,
纖纖新月掛山頭。
露氣涵秋暈夕煙,
桂花香發(fā)嫩涼天。
故山好月難為贈,
記取西樓照夢圓。
巡游光帝典,征吉乃先天。
澤國翔宸駕,水府泛樓船。
七萃縈長薄,三翼亙通川。
夙興大昕始,求衣昧旦前。
澄瀾浮曉色,遙林卷宿煙。
晨霞稍含景,落月漸虧弦。
回塘響歌吹,極浦望旌旃。
方陪覲東后,登封禪肅然。
久持憲節(jié)駐江南,衡鑒無私太極參。
白簡霜飛威凜凜,烏紗晴照鬢鬖鬖。
風搖去旆裝初束,日落離亭酒未酣。
到得南雍應不久,君名已在御屏緘。
前時臨別語堪哀,
后會無期首重回。
我有巾山緣未繼,
半年兩度入城來。
萬里宣朝使,爭看四牡騑。
眉開黃色霽,身傍白云飛。
化日寰中永,文星海上輝。
行行重回首,仙仗倚皇扉。
本是住林深,
浮云載出林。
蹣跚多病腳,
邂逅十年心。
破鼓饑甘飯,
殘鐙老醒吟。
我來相訪外,
梅竹是知音。
搖搖書畫船,渺渺三江水。
朝披越?云,暮聽吳門雨。
高深洞玄黃,招邀盡青紫。
所愧子長游,吾行未能止。
夜雨椒房陰火青,
杜鵑啼血濯龍門。
漢家伏后知同恨,
止少當年一貴人。
默守枯寒,
心心見端。
琉璃井秋光湛湛,
珊瑚枝月影團團。
髑髏活兮,
妄識瀝乾。
馬蹄芳草不生塵,十里橋亭一笑親。
稍稍落花春欲老,悠悠浮世事還新。
樽前有酒仍高興,林下如公羨吉人。
日暮野舤歸渡穩(wěn),小孫扶上杖藜身。
方山居士畫扇。快似并州剪。
左右修篁時,其閒有、崢嶸觀。苔披滑點點。蒼龍?zhí)\。掉尾青鸞璨。翠雯展。
連蜷虎伏,幾聽風雨酣戰(zhàn)。萬竿搖綠,彷佛到、瀟湘岸。
有客無言冷處看。轉眼。難君齊下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