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與道尚書挽詞二首
朗朗百間屋,汪汪千頃陂。直能彰主圣,清不愿人知。許國多艱日,逢辰獨斷時。人猶望霖雨,殄瘁不勝悲。
昔遇開藩日,嘗叨下榻榮。從容陪宴笑,傾倒及平生。借譽言猶在,懷知涕易橫。終慚五字句,不盡百年情。
朗朗百間屋,汪汪千頃陂。直能彰主圣,清不愿人知。許國多艱日,逢辰獨斷時。人猶望霖雨,殄瘁不勝悲。
昔遇開藩日,嘗叨下榻榮。從容陪宴笑,傾倒及平生。借譽言猶在,懷知涕易橫。終慚五字句,不盡百年情。
第一首:您如明亮的百間房屋般磊落,似千頃池塘般胸襟寬廣。正直彰顯君主圣明,清廉卻不求人知。國家多難時您以身許國,遇關鍵抉擇時當機立斷。人們還盼您如甘霖濟世,您卻驟然離世令人不勝悲戚。第二首:昔日您開藩設鎮(zhèn)時,我曾蒙您禮遇。從容陪伴宴飲歡笑,暢談平生往事。您贊譽之語猶在耳邊,懷念知遇之恩淚水難抑。最終慚愧于五言詩句,道不盡這百年深厚情誼。
朗朗:形容光明磊落;百間屋:喻指品德高潔、胸懷坦蕩。
汪汪千頃陂(bēi):汪汪,水勢浩大;陂,池塘,喻胸懷寬廣。
直:正直;彰:彰顯;主圣:君主圣明。
清:清廉;不愿人知:不刻意表露。
許國:獻身國家;多艱日:國家多難之時。
逢辰:遇到關鍵時機;獨斷:果斷決策。
殄(tiǎn)瘁:本指病困,此指離世。
開藩:設立藩鎮(zhèn);下榻:《后漢書》陳蕃為徐穉設榻,喻禮遇賢士。
傾倒:暢所欲言;平生:生平經歷。
借譽:承蒙贊譽;懷知:懷念知遇之恩。
五字句:五言詩;百年情:深厚長久的情誼。
此為作者為王與道尚書撰寫的挽詞,約作于王尚書去世后。挽詞多用于悼念逝者,回顧其生平功績并表達哀思。結合詩中『開藩』『下榻』等句,可見作者與王尚書有舊交,曾受其禮遇,故詩中既有對其德才的贊頌,亦含私人情誼的追懷。
全詩通過兩章結構,首章頌其德才功績,次章憶交游情誼,既展現(xiàn)王尚書『直』『清』『許國』的賢臣形象,又傳遞知己永訣的哀痛。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是典型的悼亡挽詩,兼具史傳價值與文學感染力。
終歲青青如許。
結就累累堪數(shù)。
綠陰滿地綠天田,
種熟萬千絲縷。
細把愁心展,
費幾夜、春情機杼。
故鄉(xiāng)風動北窗時,
更著蕉衣銷暑。
蕤賓初應律,安石麗榴花。
雨染紅疑蘸,日烘色倍嘉。
煌煌枝似火,爍爍蕊侵霞。
眼著朱闌耀,輝連赤玉誇。
丹房標石苑,絳種憶張槎。
搖曳堪凝目,陸離映翠華。
潦倒西山百不能,
隨身賴有一枝藤。
東撐西拄消閒日,
甘作荒山小院僧。
以羊相易慚羊小,
與象同稱笑象輕。
碧草充腸隨意飽,
黃鐘滿脰有時鳴。
力粗曾索寅人斗,
骨朽難湔丑座名。
空費景升芻與藁,
不如羸?尚堪耕。
萬事真難鳥跡追,
靜中生憶復生悲。
一簾淞雨瀕湖屋,
到老從君或有時。
垂楊葉老鶯亂飛,牡丹花盡黃蜂稀。桑乾河水長三尺,渡頭舟子催人歸。
我獨臨時歸不得,搔首看天判南北。長安當面背面塵,孤客緇衣素衣色。
結交有何意,要識公與卿。蹩躠騎短驢,翻來馬猙獰。馬長驢短墜溝下,睨人玉鞭鞭玉馬。投刺多逢謁者嗤,入門反被官奴罵。
斸桐為琴琴有心,繰絲作弦弦有音。提琴拊弦按宮徵,不向大雅當誰尋。
羨君文章飛健筆,愛君詩句無人匹。若復相尋不相見,男兒何處投膠漆。
上天一明月,照盡萬古人。人人就月照,安問故與新。我有一顆珠,得自龍王宮。十年系衣帶,光彩與月同。試持比月恐不及,海中長有鮫人泣。
手剝鱗緘細細看
北堂垂白喜平安
為憐客里多霜雪
寄得衣來正及寒
東平夫子困徒勞,又著青衫詣選曹。
州縣頗聞輿論屈,朝廷當用詔書褒。
囊中莫把詩編去,輦下方虞紙價高。
曼倩若教為近侍,舍人須愧古無毛。
山勢小卻車轉轅,山日下燒傾火盆。
山行得水一下馬,十步之內即水源。
一泓清泠長觱沸,漫說窺臨沁肌骨。
回流湯沸云氣蒸,卻值寒威萬里凝。
嚴冬濡足殊可念,語以夏涼或不辨。
我來擢手揚清波,波間石色多丹砂。
丹砂故井復何有,愿結芳宇陽之阿。
遇如不遇。最是暫來還復去。歸到鄉(xiāng)關。欲再來時卻恐難。
丁寧去后。倩雁傳書須訪舊。萬斛羈愁。逐水那容許大舟。
婆娑醉舞,呵壁無靈天不語。獨上荒臺,秋色蒼然自遠來。
古人不見,滿目荊榛文字賤。莫莫休休,日鑿終為混沌憂。
春風來上苑,宮柳漸回青。
帝里逢人日,天涯自客星。
勛名頻覽鏡,歲月幾看蓂。
寂寞憐楊子,談玄獨著經。
病目書淫歇,江干絕往還。不才寧嫁樹,有意尚移山。玉府書名久,南山種豆閒。只應終夜氣,不共鬢毛班。
聞道花都發(fā),狂風故作讎。春心先自薄,客恨更難收。不免饑寒甚,永同埋瑸休。何須問詹尹,雅意在丹丘。
今古一相如,
飄飖賦子虛。
元文披帶草,
碧個仿林于。
蘭葉肥還瘦,
銀鉤蹙已舒。
稻粱非汝志,
投筆莫欷歔。
芳蕨桃花江渚,管領漁蓑歸去。唱起竹枝詞,獨自輕移柔櫓。深處,深處,添得半篙春雨。
溪畔蘋花開小,墻角低垂紅棗。深夜卷西風,床下莎雞來早。傾倒,傾倒。秋社新醅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