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門用兵后經汴路三首 其一
長亭一望一徘徊,千里關河百戰來。
細柳舊營猶鎖月,祁連新冢已封苔。
霜凋綠野愁無際,燒接黃云慘不開。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詞賦莫興哀。
長亭一望一徘徊,千里關河百戰來。
細柳舊營猶鎖月,祁連新冢已封苔。
霜凋綠野愁無際,燒接黃云慘不開。
若比江南更牢落,子山詞賦莫興哀。
站在長亭上一次次眺望又徘徊,這千里關河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細柳營故地依舊籠罩著月色,祁連山新墳已長滿了青苔。寒霜凋零了綠野,愁緒無邊無際,戰火連接著黃云,凄慘景象難以消散。如果這里比江南更加荒涼冷落,那庾信也不必再用辭賦抒發哀傷了。
長亭:古時在大道上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供行人休息或送別。
細柳舊營:指漢代周亞夫屯兵的細柳營,這里借指舊的軍事營壘。
祁連新冢:祁連山,這里泛指戰場,新冢指新的墳墓。
牢落:荒涼冷落。
子山:庾信,字子山,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其作品多抒發亡國之痛和身世之感。
此詩創作于彭門用兵之后,當時社會經歷了戰爭的洗禮,百姓生活困苦,社會滿目瘡痍。詩人在經汴路時,目睹了戰爭留下的荒涼景象,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爭的殘酷和戰后的荒涼。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一系列意象營造出悲涼意境。在文學史上,它以其對戰爭的深刻描繪和情感表達,為研究當時社會狀況和詩人創作風格提供了參考。
疏梅點點柳毿毿,殘臘新春氣候參。
天靜秋鴻來塞北,云收片月出江南。
青霄雨露將回律,白首江湖尚避讒。
未信斯途無倚伏,有時清鏡理朝??。
有待云雨在,無傷斤斧余。
將軍漫弓箭,居士或眉須。
缺記共工怒,深資夸父腴。
攀條感衰變,恨汝亦非夫。
連山忽中開,呀若敞雙戶。清泉瀉中間,行子并溪去。
蒼崖左右壁,田垅亦棋布。渠流漲春漪,鳴澗轉芳嶼。
雞豚見茅屋,負檐隠微路。竹塢藹青蔥,花巖被紅素。
仲春雨新斂,晴日破氛霧。南山當其門,列嶂儼環護。
深行不知厭,舍馬時獨步。欣然耳目愜,遂我麋鹿趣。
朝隨浮云來,歸轡月中度。惆悵錦囊生,遺居無復處。
衰草已無頼,秋花只強名。
雨園蛩響細,寒樹鳥啼清。
淹泊知吾道,幽居見物情。
唯應有鄰叟,足雨問農耕。
長養功已極,大運忽云遷。
人間漫未知,微陰生九原。
殺生忽更柄,寒暑將成年。
崔巍干云樹,安得保芳鮮。
幾微物所忽,漸進理必然。
韙哉觀化子,默坐付忘言。
沖泥看花亦不惡,泥深三尺馬苦臞。
閉門且復與君飲,吟詩寫字樂有余。
姚黃一枝說不盡,天姬帝子非世姝。
念君東坡守寂寞,春深窮巷堆枯榆。
清溪縈洄流碧玉,散入緣岡萬竿竹。
照春四合錦繡林,干云直上風霜木。
主人吾宗行珪璧,解組歸來鬢猶綠。
祇知林下酒盈樽,不憂門外車推轂。
靈心內守消冰炭,洗眼旁觀看榮辱。
造物乘除真有理,卻將康健還無欲。
嗟予放浪已半世,斥逐不去緣微祿。
六年一夢百憂患,踏雨褰裳過林麓。
殺雞為黍固留我,我自奔忙不皇宿。
乃知風月為君好,頗覺禽魚憎我俗。
楚魚楚稻賤如土,老去容身一茅屋。
他年杖履請卜鄰,與君靜話烹粱粥。
雨葉風枝日夜長,東園秾密欲生光。
可憐積雨過初暑,更轉余寒作曉涼。
蠶事已成家媼喜,麥畦初潑老農忙。
彩絲結縷催端午,又見黃頭鼓楫郎。
北風號空庭,山雪鳴急霰。是時我與子,傾蓋初相見。
相逢兩恨晚,語罷喜復嘆。明燈照紅爐,杯酌方爛漫。
劉公摩霜鬢,氣若初捷戰。喜我兩人交,深杯手持勸。
縱橫恣談笑,一醉便侵旦。想子病酒容,蓬頭不能飯。
那知會日少,告別不容戀。出門送子歸,慘若失侶雁。
終朝或不語,妻子怪相問。別來三得書,日月去如箭。
栗亭在何處,山川浩千萬。吾將理南棹,遂我江湖愿。
兩如隨風云,那復計聚散。遲君秣驪駒,別我過窮縣。
自吾居山中,默默無與歡。朝晡誰相對,頼此青瑯玕。
堂東一畝池,遠分西澗泉。蕭蕭一萬竿,結根護池壖。
婉婉翠鳳凰,舞風照清瀾。微飆自天來,新佩鳴已喧。
王子骨已朽,后來豈有賢。諒非聾與盲,敢慢回與騫。
灌溉養春茁,芟除去其繁。終日淡相對,俗車無至門。
去此定有期,逝將泛扁舟。
千里須聚糧,尚復少遲留。
雖有隸囚籍,聊喜脫遐陬。
問我行何之,岱宗古東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西窗兩芭蕉,誰見春萌抽。
園梅粲已發,門掩懶重游。
今晨一長嘆,離思浩難收。
秋房燈火靜,客睡亦復安。
弭彊力汲汲,涉廣心漫漫。
白露下百草,心知歲將闌。
彼微者啼鴂,職使仇蕙蘭。
吾非蒿目人,初不與世患。
淫雨作橫流,執蠡挹之干。
我師青牛書,不爭忌處先。
既自守吾寶,在辱亦何嘆。
悠悠十月尾,野靜田事息。
嚴霜草木黃,千里樹一色。
呼鷹者誰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愛其死,吾寧忍鮮食。
東君已成歸,風雨為之殿。
夜來柯山溜,深射交百箭。
可憐東園花,收拾無一片。
開門不能出,徑滑那得踐。
還歸酌卯酒,佐酌有藜莧。
重思理貂裘,未用愁紈扇。
大野拱連山,晴空轉規日。
青春散坱莽,積水中蕩潏。
欣欣見群動,咄咄爭涌出。
滯留無好懷,風景獨蕭瑟。
離群與誰語,塊坐守蓬蓽。
巵酒樂余春,沉憂畏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