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藏書感賦 其三
延秋夜啼烏,達官盡避走。
棲棲復皇皇,可笑喪家狗。
妻孥亦何知,作計隨人后。
旅瑣悲焚巢,自貽復誰咎。
失火賀參元,吾思柳子厚。
區區保叢殘,無異千金帚。
長恩獨何事,殷勤為我守。
炳燭念余光,雅意寧忍負。
歲除修闕典,會當酬杯酒。
泊宅無安居,此愿竟償否。
延秋夜啼烏,達官盡避走。
棲棲復皇皇,可笑喪家狗。
妻孥亦何知,作計隨人后。
旅瑣悲焚巢,自貽復誰咎。
失火賀參元,吾思柳子厚。
區區保叢殘,無異千金帚。
長恩獨何事,殷勤為我守。
炳燭念余光,雅意寧忍負。
歲除修闕典,會當酬杯酒。
泊宅無安居,此愿竟償否。
延秋門夜晚烏鴉啼叫,達官顯貴都匆忙躲避逃走。他們慌慌張張、忙忙亂亂,可笑得像喪家之犬。妻子兒女又知道什么呢,謀劃行事總是跟在別人后面。像旅瑣那樣悲嘆巢穴被焚,這是自己造成的,又能怪誰呢。我想起柳宗元寫《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只是為了保存那點殘缺的書籍,就像守著價值千金的掃帚一樣。長恩書神不知為何事,還殷勤地為我守護著書籍。我拿著蠟燭想到自己剩下的時光,怎能忍心辜負它的美意。年終時要彌補這缺失的儀式,應當用一杯酒來酬謝它。我漂泊沒有安居之所,這個心愿最終能實現嗎?
延秋:延秋門,是唐長安禁苑西門。這里借指危急時刻。
棲棲、皇皇:形容匆忙、慌亂的樣子。
妻孥:妻子和兒女。
旅瑣:《易經》中的旅卦和瑣卦,這里有遭受災禍之意。
失火賀參元:柳宗元曾寫《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認為失火可使王參元擺脫財富的束縛而顯揚名聲。
叢殘: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千金帚:即“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比喻把自己的東西看得很珍貴。
長恩:傳說中的書神。
泊宅:漂泊居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處于一個動蕩不安的時期,可能社會局勢危急,達官紛紛躲避。詩人漂泊不定,有感于自己對藏書的珍視以及書神的守護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時局的感慨、對達官的嘲諷和對藏書的珍視。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廣為人知的名篇,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和對文化的堅守。
露濃風小。碎情懷,千條萬條。
悲秋宋玉空年少。苦十載,籠頭破帽。
乘鸞艷福愧文簫。書空薄命憐殷浩。
伴人愁,詩瓢。殢人愁,藍橋鵲橋。
鴛鴦于飛,載飛載吟。
有郁浚藪,實惟桂林。
芳條高茂,華繁垂陰。
爰翱爰翔,爰甜其南。
有馥其芬,協我好音。
無數春蟲墮影纖,睡馀微覺曉寒嚴。飛花陌上垂垂老,去燕巢端昔昔鹽。天送珠塵入詩卷,風持冰箸插堂檐。門前未便深三尺,才拂墻陰石笏尖。
云沉江渚噪荒鴉,江上寒多盼曲車。曠野滿栽瓊玉樹,當筵難覓水梭花。湖山梅鶴閑中韻,天地穹廬醉后家。郊島近來寒瘦甚,敢裁險句答劉叉。
鑿破忠墳埋烈骨,居然節義并千秋。
渭涇或恐難同論,狐貉豈宜共一邱。
抔土易乾驚宿草,空山無主任鳴鳩。
茫茫華斧知誰定,終古江聲繞郭流。
誅茅遂幽獨,愜此林壑清。
太和釀群卉,天香滿衣纓。
病軀無馀事,先人富遺經。
自陪二三子,明窗共經營。
云際高城萬國通,端陽佳節旅行中。
蒹葭碧映潮頭月,楊柳陰依水面風。
天近北辰龍有氣,地偏東海望無窮。
蒲尊箬黍依然在,楚調吳歌一笑同。
九疑山色照湘波,西接蒼梧御氣多。一自重華巡狩后,零陵風俗好韶歌。
九峰九水落瀟湘,古木寒煙夾岸長。欲就重華寫哀怨,蒼梧何處但斜陽。
久遁山翁七十馀,
一天風月自如如。
忽承豸史垂光召,
適在蘆灣坐釣魚。
蠻溪箐峒靖烽煙,卻似文成出鎮年。
共擬投戈欣矢德,還來剔蘚讀遺篇。
極從太始圖難繪,知自孩提薪已傳。
登陟陶然成一醉,歸來風月總無邊。
漢幟年來半壁標,何期賢令賦同袍。
睢陽自昔猶瞠目,彭澤于今暫折腰。
好為家聲看魏笏,還將國恥問蘇旄!
龍荒多少江南客,老皺胡顏說北朝!
飯思白石紅桃米,
菜憶黃龍紫芥心。
萬物備于我,
我觀卒未休。
智者返觀我,
縱橫得自由。
菡萏照碧水,芙蓉開紫房。
娟娟倚秋色,冉冉下云光。
意態風前劇,腰支掌上狂。
芰荷高日影,雙浴綵鴛鴦。
御池水色春來好,
處處分流白玉渠。
密奏君王知入月,
喚人相伴洗裙裾。
葉葉征衫來自東,相逢笑語竹窗中。傍人底死催人去,細雨吹涼一夜風。
雨泣鐙花夜一更,醉中忘卻語詩盟。料應獨立南窗下,猛拍闌干萬斛情。
昨夜還鄉已夕陽,夕陽今日已他鄉。回頭咄咄相思語,準擬東風好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