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交枝
露濃風小。碎情懷,千條萬條。
悲秋宋玉空年少。苦十載,籠頭破帽。
乘鸞艷福愧文簫。書空薄命憐殷浩。
伴人愁,詩瓢。殢人愁,藍橋鵲橋。
露濃風小。碎情懷,千條萬條。
悲秋宋玉空年少。苦十載,籠頭破帽。
乘鸞艷福愧文簫。書空薄命憐殷浩。
伴人愁,詩瓢。殢人愁,藍橋鵲橋。
露水濃重,風兒輕小。這景象攪亂了我的情懷,千頭萬緒。像宋玉那樣悲秋的人徒然年少。苦苦經歷了十年,戴著破舊的帽子。羨慕文簫有乘鸞的艷福,我自愧不如。像殷浩一樣,只能對著天空書寫,感慨命運薄。詩瓢陪伴著我的愁緒。藍橋、鵲橋也勾起人的愁思。
露濃風小:描繪環境,露水多、風輕柔。
悲秋宋玉:宋玉有《九辯》開篇“悲哉!秋之為氣也”,以悲秋著稱。
籠頭破帽:形容生活落魄。
乘鸞艷福愧文簫:文簫遇吳彩鸞結為夫婦,乘鸞仙去,這里作者自愧無此艷福。
書空薄命憐殷浩:殷浩被廢后,常用手指在空中書寫“咄咄怪事”,作者借此感慨命運。
詩瓢:唐詩人唐求常把詩寫在紙片上,放入葫蘆,故詩瓢指代詩。
藍橋:傳說裴航在藍橋遇云英,后結為夫婦;鵲橋: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之橋,二者都與愛情有關。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可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人生不如意階段,仕途不順且情感上有所遺憾,借景抒情、用典來表達內心的苦悶。
此詞主旨是抒發作者的愁悶與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使情感表達更含蓄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的文學功底和內心世界。
一川帶繞三平島,萬巘環趨兩翠巒。
亭亭百尺棟梁身,寂寞云根與澗濱。寒冒雪霜寧是病,靜期風月不須春。蕭蕭遠韻和于樂,密密清陰意在人。高節直心時勿伐,千秋為石乃知神。
憂生懷遠意千端,席上逢人傾吐難。卻道清明花過半,為何料峭尚春寒。
初移湘水一枝春,剩馥還欣為我分。夢入山房三十樹,何時醉倒看紅云。
乍苔潤。便客展、雙雙痕印。榜門樹陰添暈。蠣墻粉。算游俊。總勝卻、青郊結軫。河流外,環籬槿。際天盡。隨分。一生分仕隱。江村舒嘯句短長,野味饒蔬筍。雄談不惜語驚人,任臨觴當歌,老饕狂鼓饞吻。菊花蓬鬢。杜甫高吟,共感年華別韻。不辭白雪招秋蚓。
當代稱耆舊,如公復幾人。高名傾鮑謝,儒行媲荀陳。濩落風云氣,飄零海岱身。扁舟曾把袂,款款話前塵。雁塞風沙遠,龍荒歲序遷。生涯仍北地,涕淚憶南天。雪鬢他鄉改,萍蹤客路懸。武林煙水窟,回首一凄然。作吏來山左,分符近濟陰。治才尊卓茂,政績數盧欽。腐鼠誰能嚇,青蠅已見尋。遂初偏得計,浩蕩謝朝簪。才擅風騷體,名傳翰墨場。經年空想象,遠道各蒼茫。暮雨江潮急,春陰驛路長。白沙官舍里,計日喜升堂。
習習原上風,青青河畔柳。風來吹吾衣,柳飛撲吾酒。自吾返初服,逍遙樂畎畝。去春住城市,今春耕谷口。所遇無故物,結心惟逸叟。豈不念芳辰,其如少良友。鳥緣求匹鳴,獸為索群走。感物傷我心,我心獨懷舊。芳草滿道旁,拾以貽知厚。
大李班棘位,國法鑄鼎存。折民徵虞書,祥刑麗周官。畢弋開一網,下車泣群冤。好生欽恤哉,資始尊乾元。參辟興何世,奏讞誰能原。春露鮮時布,秋荼日以繁。上有圣明君,播令弘湛恩。五聽夙申戒,三宥仍平反。小臣忝末職,受憲敢不惇。邁種愧咎繇,愿察嘉石言。陰陽示生殺,律法原銓衡。三尺貴所持,淑問司邦刑。議事固以制,亭疑慎斯矜。官寺既建長,復置廷中平。赭衣慮塞路,丹筆匪可輕。貴踴憂豈細,泣隅涕偏零。法密苦凝脂,象魏懸日星。行看石阜中,深溪峭墻形。釋滯傳古議,挈令揚主明。乳虎縱噬人,博士動引經。五覆毋重比,端心銘鞠城。
白石清溪寄跡深,紅芽惟傍碧苔陰。洛陽錦繡知多少,誰向空山結素心。
籠炊湯沸餅如銀,辛苦焉知種麥人。今歲夏初似高鳳,黃云欲割半沉淪。
屈指諸供奉,誰如顧虎頭。還從視草暇,時作散花游。云入松房冷,風生茗椀秋。頗饒禪悅味,能為遠公留。河朔尊堪藉,山陰興未殘。真成布衣飲,來聽蒯緱彈。舊好論將盡,新知得暫寬。江湖何限色,大陸有風瀾。
上元佳節幾時逢,知是新春正月中。香散梅花千點雪,舞低楊柳一簾風。樓頭玉漏聲從轉,策下金吾禁已通。況喜君王恩似海,人歌人醉萬方同。金吾弛禁任更闌,巷陌游人自往還。燈火今宵同萬國,蓬萊何處是三山。柳霞潑甕春如海,梅雪沾衣夜不寒。一笑相逢總忘寐,不知身世在人間。
村外偶游眺,乍晴無點塵。林深戀棲鳥,野曠滯行人。農有千年利,春醫萬物貧。歸來仍不倦,閒話過比鄰。
始恐佛氏講,天花何徘徊。終疑宓妃至,仙肌何奇侅。
淩晨出西郭,草明露未晞。山翠拂人面,荷風侵客衣。縱觀心亦爽,選勝愿無違。直造祝融頂,手攜星石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