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晦庵詩次韻
誅茅遂幽獨,愜此林壑清。
太和釀群卉,天香滿衣纓。
病軀無馀事,先人富遺經。
自陪二三子,明窗共經營。
誅茅遂幽獨,愜此林壑清。
太和釀群卉,天香滿衣纓。
病軀無馀事,先人富遺經。
自陪二三子,明窗共經營。
割除茅草獨居幽處,滿足于這林壑的清幽。天地間的和氣孕育了眾多花卉,天然的香氣沾滿了我的衣纓。我這病弱身軀沒其他事可做,先輩留下了豐富的經典。自從與兩三個友人相伴,在明亮的窗前一起研讀。
誅茅:割除茅草,指結廬隱居。
太和:天地間沖和之氣。
天香:天然的香氣。
遺經:先輩留下的經典。
二三子:指幾個友人。
晦庵是朱熹的號,此詩可能是作者讀朱熹詩后次韻而作。作者或許處于隱居狀態,身體抱恙,在清幽環境中與友人一起研讀經典,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隱居生活的閑適和對經典研讀的熱衷。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爭麾龍舸涉奔洪,兩岸云旗欲蔽空。一幅郢煙千古怨,永懷都在碧波中。
樹色蒼涼曉欲迷,石門初入鷓鴣啼。桃花不隔秦人路,流出紅云水漲溪。
青天無所主,黃口亦何知。毒病應難起,歸魂未定之。九泉憐老父,五歲痛慈帷。萬古青山在,空遺賈島悲。
狂朋探喜到窗紗,敢襲宏家樂府夸。繡籠香煙荀令室,華燈髻影子于家。讓山先識湔裙柳,白傅原知拂面花。慚愧月華詩思淺,只堪烹點密云茶。
閒隨杖笠繞晴川,翹首螺城天際懸。長短蒼藤穿暗石,淺深丹嶂落寒泉。溪花踐踏云移處,麥飯團圞鳥宿邊。歷歷溪山逢舊路,疏鐘人外佛燈前。
笑著斑襕學乳兒,民情物意總相宜。嬉嬉同在春風里,父樣尊嚴母樣慈。
誰令此花熱,衣香盈古丘。倒懸消幾日,相望是何秋。無主偏增媚,臨波始欲愁。名園塵暗動,不待雨風收。
席量泓泓井子深,客來車轄總能沉。定須再筑新亭覆,不負先君好事心。
不仕緣慈母,山林七十年。識高翻似劇,語妙欲無禪。未肯桴浮海,真將劍倚天。滄波今夜月,空向白沙圓。
羚羊峽東惟端溪,水巖之口臨江低。石師匍匐下絕磴,中穿四洞先東西。使君最嗜紫云片,腳踏青天割為硯。青花細細似微塵,蕉葉白中時隱見。空濛雨氣成黃龍,欲散不散浮水面。豬肝淡紫方新鮮,帶血千年色未變。中間火捺暈如錢,半壁陰沉望似煙。翡翠朱砂非一種,斑斑麻鵲點多圓。斯是水巖石中髓,水之精華結淵底。就中純粹含乾德,紛紛脂玉慚肌理。入手溫然煖若春,浮動心花兼意蕊。姑射冰凝總在神,昭儀膏滑那濡水。玉骨雖剛按似柔,生氣周身無不靡。鴝鵒何須活眼多,云霞亦是空天滓。使君命匠細磨礱,中有三方最高美。其馀浸潤水盤中,水碧金膏盡糠秕。分我東洞一大臠,似方非方非石子。縱橫六寸甚端厚,蕉葉青花相間起。前者兩片琢未成,贈我已與瓊瑤似。使君割愛本非常,不貪為寶吾難已。連城之璧妄希求,靦顏未免秦人恥。何物能為十五城,賦詩適自呈媸鄙。使君作者本多才,笑我布鼓持當雷。不須狡獪憑詩筆,自有神明契合來。
思君無那路重重,何處山形是九龍。蔣詡門前三徑竹,陶潛宅里一株松。汲泉釀酒添新甕,留客裁詩入暮鐘。今夜闌干掛春月,清光可似別時濃。
獨夜寒侵翠被。奈幽夢、不成還起。欲寫新愁淚濺紙。憶承恩,嘆馀生,今至此。蔌蔌燈花墜。問此際、報人何事。咫尺長門過萬里。恨君心,似危欄,難久倚。
秉耒山陽愧隱淪,邇傳芳訊篋中珍。清江不盡雙魚意,茂苑遺添一歲春。自昔鳥鳴俱急友,敢云龍性不能馴。九天使節攀何及,岑寂題詩寄別津。
聆爾金閨贈,思余白石歌。共看楊柳暮,相隔海云多。采服依叢桂,高軒映薜蘿。椒潭風日美,倚棹一經過。
相從多俊彥,帳影漾朝霞。帶綠春生草,毫揮夜夢花。知人推郭泰,問字愛侯巴。八斗才華競,千秋意氣奢。瓊催梅岸潔,絮舞柳堤斜。歸去玄英莫,桃源一水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