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武當
平生性僻耽名岳,今日探玄有路通。絕磴千盤凌過鳥,危欄萬丈鎖飛虹。登天杳在煙霞里,謁圣翛然蓬島中。安得芒鞋分半榻,尋源采藥老春風。
太和延袤八千里,天下何如此一山。金碧輝煌開帝殿,嵓巒杳靄抱仙關。靈鴉萬樹猶朝暮,神虎千年自往還。獨立龍泉橋上聽,澗流九渡水潺潺。
平生性僻耽名岳,今日探玄有路通。絕磴千盤凌過鳥,危欄萬丈鎖飛虹。登天杳在煙霞里,謁圣翛然蓬島中。安得芒鞋分半榻,尋源采藥老春風。
太和延袤八千里,天下何如此一山。金碧輝煌開帝殿,嵓巒杳靄抱仙關。靈鴉萬樹猶朝暮,神虎千年自往還。獨立龍泉橋上聽,澗流九渡水潺潺。
我平生性格孤僻,卻深愛名山大岳;今日探尋玄妙之境,終于有了通路。極高的石階千回百轉,高過飛鳥;高險的欄桿萬丈,鎖住飛虹。登天的路徑深遠,隱于煙霞之中;拜謁圣地,如在蓬萊仙島般自在。如何能得一雙草鞋、半張床榻,尋源頭采草藥,在春風中老去。太和山綿延八千里,天下哪有如此奇山?金殿玉宇輝煌,如帝王宮殿;山巒云霧繚繞,環抱著仙關。萬樹靈鴉早晚朝鳴;千年神虎自在往還。獨自站在龍泉橋上聆聽,山澗九渡,溪水潺潺。
耽:沉溺、深愛。
絕磴(dèng):極高的石階。
危欄:高險的欄桿。
杳(yǎo):深遠。
謁圣:拜謁圣地。
翛(xiāo)然:無拘無束、自在的樣子。
芒鞋:草鞋,代指山野行裝。
延袤(mào):綿延廣布。
嵓巒杳靄(yán luán yǎo ǎi):山巒被云霧繚繞。
靈鴉:傳說中守護山林的有靈性的烏鴉。
神虎:道教傳說中守護仙山的神獸。
龍泉橋:武當山古建筑群中的橋梁。
武當山為道教名山,自唐代起被尊為‘太岳’。此詩當為詩人游歷武當山時所作,通過登覽過程與所見所感,展現對道教圣地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但詩中‘探玄’‘謁圣’等詞,反映了詩人尋仙訪道的心境。
全詩以登武當為線索,先寫登山之險與探玄之趣,再贊武當綿延八千里的宏大氣勢與神圣靈韻,最后以聽澗流收束,層次清晰。既突出自然奇景,又融入仙幻想象,是描寫武當山的經典之作,體現了詩人對山水的熱愛與對超脫生活的追求。
乍寒乍暖落花天,好景全消又一年。
蝶影飄殘桃底露,鶯聲啼破柳梢煙。
休彈錦瑟傷青鬢,誰向紅樓惜翠鈿。
惆悵王孫歸路杳,任他茅草自芊綿。
趙州道有,趙州道無。
狗子佛性,天下分疏。
面赤不如語直,心真莫怪言粗。
七百甲子老禪伯,驢糞逢人換眼珠。
青成藍,藍謝青。
師何常,在明經。
流水清清映淺沙,
石林風急亂啼鴉。
荒村寒食無人到,
何處香來枳殼花。
去廓村居遂考槃,
炎天聊解使君鞍。
不辭野饌扳留薄,
更覺茅堂意緒寬。
云近清秋常弄態,
林淹宿雨晝生寒。
經旬亦有看花約,
僻地還同一醉歡。
兩都舊社幾人存
消息朦朧入夢魂
白發想非前日貌
玄亭或作別家園
暮云春樹關山遠
蒿里松邱涕淚繁
腸斷六橋堤畔路
梅桹花落月黃昏
人心甚可畏,
動熾如奔霆。
雖以刀鋸降,
不能為之寧。
至日今年更越西,京華遙望眼先迷。
朝衣待曙悲新約,唫燭爭寒憶舊題。
檐外冰霜愁自痼,山陽煙霧喜同隮。
宦途未暇滄洲遠,何處浮云不定棲。
漸近清秋節。等中年哀陶樂寫,早凋玄發。覓地埋憂無處是,不道胸襟開豁。窮更有詩為時杰。我欲飲冰嫌壘塊,甚炎天耐得心腸熱。前夢冷,把人撇。
歌場吹笛橫云裂。頓呼起豪情壯志,櫻風蘆雪。年少談兵懷梵筴,勝是遺編殘缺。健羽迅春鶯得說。易警涼柯思余睡,正清陰滿地成愁絕。斜日下,蟬凄咽。
小病經旬意興慵,
登高何必問前蹤。
西風浦溆江云懶,
落日城樓山氣濃。
綠蟻隨緣還覓醉,
黃花無主為誰容。
游人未覺歸來晚,
煙樹荒寒野寺鐘。
謹言渾不畏
忍事又何妨
名如九鼎重,筆有萬鈞力。
甘從潁川最,厭就承明直。
頃時未承顏,既見有矜色。
歸語同舍生,吾幾類河伯。
露驛星程,又還控、西風征轡。原自有、孔璋書檄,元龍豪氣。蜀道尚驚鼙鼓后,神州正在干戈里。佐元戎,一柱穩擎天,襄之水。
功名事,山林計。人易老,時難值。看新絲一發,甚吾衰矣。轉首從游十五載,關心契闊三千里。便秋空、邊雁落江南,書來未。
此去江湖路渺茫,
千金豈必不垂堂。
淵冰自守詩人戒,
況復庭闈在異鄉。
鳳凰異凡鳥,所食惟其珍。若非青瑯玕,長喙不一伸。君子味道德,足以腴其身。嗟嗟鳳凰食,寧貴五斗塵。
南海有耕叟,山林岸綸巾。耕稼自食力,枉道寧徇人。秋風南畝涼,我稼如云黃。收來滿廂庾,自足供徜徉。擊缶歌烏烏,甕頭秋釀香。隔籬喚鄰翁,相對累十觴。俯仰宇宙間,其樂且無央。問之何代人,無乃是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