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夫人挽詞 其二
白發馀欣喜,
清時忽嘆嗟。
棧危思杜宇,
淮漲夢僧伽。
鸑鷟能儀國,
驊騮善保家。
傳聞專卻粒,
歸去五云車。
白發馀欣喜,
清時忽嘆嗟。
棧危思杜宇,
淮漲夢僧伽。
鸑鷟能儀國,
驊騮善保家。
傳聞專卻粒,
歸去五云車。
白發蒼蒼仍留有生前的欣喜,太平盛世卻忽然傳來嘆息。棧道出險時曾想起杜鵑哀鳴,淮河漲水時夢到僧伽護佑。您如鸑鷟能為國家帶來祥瑞,似驊騮善于守護家族門庭。聽說您專注修道不食五谷,如今乘五云仙車歸于仙途。
杜宇:傳說中古蜀王,死后化為杜鵑,常象征哀痛或歸鄉之情。
僧伽:唐代高僧,被尊為觀音化身,民間視為護佑之神。
鸑鷟(yuè zhuó):鳳凰類神鳥,《山海經》載其出現則天下太平,喻指賢德之人。
驊騮(huá liú):周穆王八駿之一,泛指良馬,此處喻持家有方。
卻粒:道家術語,指不食五谷,修道養生。
五云車:傳說中仙人所乘之車,以五彩云為駕,此處婉指去世如登仙。
此詩為宋太夫人的挽詞,當創作于其去世后。宋太夫人可能為士大夫家族長輩,生平賢德且有修行。作者通過挽詞追思其生平,既呼應當時社會對女性賢德的推崇,也體現親友對逝者的深切懷念。
全詩緊扣“挽”字,先述逝者生平之喜與驟逝之哀,再以典故贊頌其德,末以仙逝收束,既哀其逝,更彰其賢,是典型的挽詞結構,展現了宋代挽詩“哀而不傷,頌德為要”的特點。
宮樣盤云繡鳳頭。一帆風順載春愁??赡芟嗯c五湖游。
準擬朝來樓山望,美人妝閣隔重樓。暮云春樹見無由。
養護春寒怕卷簾。吟箋繡帖不曾拈。玉人可也思懨懨。
折去梅花鸞羽便,寄來蓮瓣鳳頭尖。粉痕猶印指纖纖。
憶探西溪梅,曾飲余杭酒。白鹿天半鳴,今復為誰有。
我歸老母旁,此樂勝丹房。東園桃已熟,齒落猶能嘗。
豈必王母遺,聊可佐壺觴。風吹白云來,時帶溪花香。
庭前長瑤草,呼兒飯牛羊。
治平山寺何岧峣,湖光吐納山動搖。
煙中明滅寶帶橋,金波萬疊風騷騷。
年年八月十八夜,飛廉驅云落村舍。
金盆出水耀光芒,琉璃迸破銀瓶瀉。
散作明珠千萬顆,老兔寒蟾景相嚇。
魚婢蟹奴爭獻奇,手搴桂旗吹參差。
水花云葉橋心布,移來海市秋風時。
吳儂好事邀新客,舳艫銜尾排南陌。
紅豆新詞出絳唇,粉胸繡臆回歌席。
綠娥淋漓柂樓倒,醒來月在松杉杪。
江樹隔,嶺云開。
歷盡東風未遣回。
惆悵五更孤枕上,與卿剛在夢中來。
山園芙蓉開,寂莫歲云晚。
公來無與同,念我百里遠。
寒飆吟空林,白日下重巘。
興盡還獨歸,挑燈古囊滿。
讀公棲鴉詩,歲月傷晼晚。
公胡不念世,蠟屐行避遠。
羈鳥翔別林,歸云抱孤巘。
我才不及古,嘆息襟淚滿。
朝來大地換新妝,壓盡塵埃氣自芳。
竹葉敲馀銀有韻,梅花著遍玉生香。
擁箕掃徑兒童喜,撥火烹茶姊妹忙。
尊酒未終明月上,愛他天地一般涼。
冉冉橫枝竹,低垂向楚皋。秋風何處發,吹起鳳凰毛。
壓地欹枝重,淋漓亂葉低。深林春雨過,似聽竹雞啼。
峭直馀高節,蒼寒只舊叢。暮年霜雪意,未可薄衰翁。
嫩葉云初展,新梢粉未乾。他年滄海去,留作釣鰲竿。
謝娥羌管徒浪說,
東君造化何容私。
更得孤根有所托,
終有結果調羹時。
繡幕塵生破鏡鸞,一朝春色已凋殘。
從容就義冰心苦,慷慨辭親血淚乾。
渺渺幽魂隨地下,萋萋衰草泣江干。
百年今日乾坤老,一夜西風俎豆寒。
青鳥銜來雙鯉魚,
自緘紅淚請回車。
六朝文體閑徵遍,
那有蕭娘謝罪書?
空明碧瀁粉離離,
寒鵲尋香遠不迷。
野渡問津人共指,
重來猶記折殘枝。
上方欲別意猶疑,翠嶂松篁極耐思。
桑下竟成三宿戀,馬頭猶覓數峰詩。
行行注面逢涼雨,惘惘歸心入亂陂。
卻指芯題青一角,今宵仍喜宿招提。
結屋田間古徑西,洞天深處路還迷。
三春澗草堪娛鹿,五夜篝燈解聽雞。
投轄敢云河朔飲,登壇重見浣花溪。
不妨暇日頻臨眺,剩有青錢掛杖藜。
呼童掃蟻子,勿上法堂階。
渠出賣廳角,云參妙喜來。
愁來只有秋花好,金粟新黃。翠葉秋棠。紫粉鬘花媚夕陽。
花時盡日垂簾坐,本是凄涼。花落還傷?;淙顺羁抟粓?。
絲絲細雨盈盈淚,淡淡籠煙。裊裊風前。低影愁紅何可憐。
便宜翠竹青花小,清露珠圓。別種幽研。不受塵埃半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