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蕭與靖所藏古潭墨竹四首
冉冉橫枝竹,低垂向楚皋。秋風何處發,吹起鳳凰毛。
壓地欹枝重,淋漓亂葉低。深林春雨過,似聽竹雞啼。
峭直馀高節,蒼寒只舊叢。暮年霜雪意,未可薄衰翁。
嫩葉云初展,新梢粉未乾。他年滄海去,留作釣鰲竿。
冉冉橫枝竹,低垂向楚皋。秋風何處發,吹起鳳凰毛。
壓地欹枝重,淋漓亂葉低。深林春雨過,似聽竹雞啼。
峭直馀高節,蒼寒只舊叢。暮年霜雪意,未可薄衰翁。
嫩葉云初展,新梢粉未乾。他年滄海去,留作釣鰲竿。
第一首:那緩緩伸展的橫枝竹子,低垂在楚地水邊。秋風不知從何處刮起,仿佛吹起了鳳凰的羽毛。第二首:壓著地面傾斜的竹枝很沉重,凌亂的竹葉濕漉漉地低垂著。春雨過后的深林里,好像能聽到竹雞的啼鳴聲。第三首:竹子峭拔挺直還保留著高風亮節,一片蒼寒仍是舊日的竹叢。這暮年如霜雪般的意境,可不能輕視這衰弱的老人。第四首:嫩竹葉像云朵剛剛展開,新竹梢上的竹粉還未干。有朝一日到滄海去,它可留作釣鰲的魚竿。
冉冉:緩緩的樣子。
楚皋:楚地水邊。
欹:傾斜。
峭直:峭拔挺直。
薄:輕視。
粉:竹粉。
釣鰲竿:傳說中釣巨鰲的魚竿,象征遠大抱負。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看到蕭與靖所藏的古潭墨竹畫后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處于暮年,借竹子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心境和志向。
這組詩以竹子為主題,贊美了竹子的高風亮節和生機活力。通過不同角度描繪竹子,展現了其多種姿態和精神內涵。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竹子的喜愛和自身的精神追求。
白狐向月號山風,秋寒掃云留碧空。
玉煙青濕白如幢,層岫回岑復疊龍,
苦篁對客吟歌筒。
長安風雨夜,書客夢昌谷。
怡怡中堂笑,小弟栽澗菉。
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饑腹。
勞勞一寸心,燈花照魚目。
曉聲隆隆催轉日,暮聲隆隆呼月出。
漢城黃柳映新簾,從君翠發蘆花色,
獨共南山守中國。幾回天上葬神仙
呂將軍,騎赤兔。
獨攜大膽出秦門,金粟堆邊哭陵樹。
北方逆氣污青天,劍龍夜叫將軍閑。
將軍振袖揮劍鍔,恒山鐵騎請金槍,遙聞箙中花箭香。
西郊寒蓬葉如刺,圓蒼低迷蓋張地,九州人事皆如此。
赤山秀鋌御時英
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
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
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
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一方黑照三方紫,
黃河冰合魚龍死。
三尺木皮斷文理,
爭瀯海水飛凌喧,
山瀑無聲玉虹懸。
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勸君終日酩酊醉,
官不來,官庭秋,
老桐錯干青龍愁。
書司曹佐走如牛。
藕花涼露濕,
花缺藕根澀。
飛下雌鴛鴦,
塘水聲溘溘。
踏踏馬蹄誰見過,眼看北斗直天河。
西風羅幕生翠波,明星爛爛東方陲。
紅霞梢出東南涯,陸郎去矣乘班騅。
胡角引北風,薊門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頭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鳴夜刻。
蕃甲鎖蛇鱗,馬嘶青冢白。
秋靜見旄頭,沙遠席羈愁。
帳北天應盡,河聲出塞流。
樓前流水江陵道,鯉魚風起芙蓉老。
曉釵催鬢語南風,蕭騷浪白云差池。
黃粉油衫寄郎主。新槽酒聲苦無力。
休洗紅,洗多紅色淺。
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野水泛長瀾,宮牙開小蒨。
無人柳自春,草渚鴛鴦暖。
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
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玉罌泣水桐花井,
蒨絲沉水如云影。
美人懶態燕脂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