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六
忙忙負乘兩何殊,
往復由來出此途。
爭似不才閑處坐,
平時云水繞衣裾。
忙忙負乘兩何殊,
往復由來出此途。
爭似不才閑處坐,
平時云水繞衣裾。
忙碌地追逐功名利祿與尸位素餐其實沒什么不同,來來去去都是在這條路上。怎比得上我這無才之人悠閑地坐著,平常就有云水環繞在衣擺旁。
負乘:指居非其位,才不稱職。《易·解》:“負且乘,致寇至。”意為小人負物而乘車,必有禍患,后常用來指居官而無才德。
爭似:怎似,何如。
不才:作者自謙之詞。
云水:云與水,常用來比喻自由自在的狀態。
這首詩是邵雍在天津時所作。邵雍一生不熱衷于仕途,追求一種閑適自在的生活。當時社會官場中很多人追逐名利、居非其位,邵雍有感于此,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
此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追名逐利官場生活的批判。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鮮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邵雍詩歌中對人生哲理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泰啟三陽萬象新,屠蘇暢飲祝遐齡。
劉公喜值稱稀日,仙侶紛將梨棗呈。
香山此日樂從心,到處盤桓酒滿斟。
莫笑林間煮紅葉,鳳凰麋鹿各胸襟。
蕊陽之山何亭亭,中含玉古元冥精。非石非玉光晶熒,洞見皎日金烏形。
昔堯命羿射曜靈,九華晃昱眩目睛。羲仲旸谷貢厥瑛,柱矢一發榑桑清。
流傳百世等球琳,祓除魑魅冰鏡澄。燮理陰陽疇勒銘,民無夭札底太平。
方諸空含月魄盈,陽燧徒襲爝火明。何如諸泥視不瞬,但覺胭脂紅暈玉盤赪。
應侶璇璣明堂登,九如爰祝日之升。扣盤捫籥嗤群盲,日無私照常見黃道行。
集英今日事,全似戊辰春。文彩窺多士,游從憶故人。
抗旌浮海角,艤棹即河漘。試作詩相寄,詩成更損神。
數燭知歸日,思家似老人。此凡三鎖宿,今復一經旬。
猛著棋銷日,深憑酒送春。蕭條雙短鬢,半夜總如銀。
清光搖動暮云收,竹下幽期此復留。
濁酒共看燕市月,新詩曾記洞庭秋。
江鄉只有餐霞興,世路空慚把劍游。
回首錢塘心獨遠,卻令飛夢到滄洲。
南陽西去見遺基,
駐馬平郊遠樹微。
自笑平生無所著,
不如山鳥解思歸。
如君方此富春秋,
未可追尋三徑游。
且放子真歸谷口,
不應馬援困壺頭。
水似滄浪好濯纓,先朝曾說五云生。至今不染風塵色,日月雙丸鏡里行。
雙流如帶抱孤村,中有千年國族存。見說涂山遺澤遠,涓涓何處不昆崙。
一丘一壑綠云間,望里松蘿日可攀。不是仙人乘白鶴,誰知此地是緱山。
喬木如云倚畫圖,郁蒼佳氣接天都。共言地似西來象,西域冠裳似此無。
新秋疏雨晚蕭蕭,歲月江河共寂寥。
悵望天南多戰伐,悲歌日暮起漁樵。
幾年未見參旗舉,入曉猶看斗柄招。
已罷東風乘汐汛,那知吳市有吹簫。
營營休得笑飛蠅,恨我疏慵學未能。
熱淚同枯風里燭,寒心久抱雪中冰。
人無樂境思為鬼,家有慈親敢作僧。
夜坐雨齋空若寺,一檠如對佛前燈。
腐肉能致蠅,肉盡不足奇。蠅既食腐肉,生蛆類愈滋。
蛆蠅兩相生,輾轉無窮期。
矜者諂之宅,諱者欺之媒。因矜施以諂,因諱投以欺。
諂欺茍弗拒,慕效群相師。
君子防淫邪,修辨如良醫。屏媒而壞宅,諂欺安所施。
幾載音書隔廣陵,海潮空落月空升。
自聞歸棹思攜手,得見新詩輒服膺。
蟬噪高枝聲自遠,鶴還故里感方興。
如何慰藉離人夢,肯信秋風不可乘。
悼亡白首最傷神,誰與凄涼話苦辛。遺掛空留腸欲斷,鹿車共挽已無人。
鴻案相親五十年,持家共仰謝庭賢。如何跨鶴爭先去,忍使詩翁涕淚懸。
臥病經年赴夜臺,回春無術事堪哀。情深莫為蠶絲縛,淚盡徒傷蠟炬灰。
且倚南窗引滿杯,承歡愛女已歸來。珍重努力加餐飯,更看飛鴻萬里回。
木犀開了。還是生辰到。一笑對西風,喜人與、花容俱好。
壽筵開處,香霧撲簾幃,笙簧奏,星河曉,拼取金罍倒。
當年仙子,容易拋蓬島。月窟與花期,要同向、人間不老。
拈枝弄蕊,此樂幾時窮,一歲里,一番新,莫與蟠桃道。
風定潮平霧盡開,客懷隨處覺悠哉。
村藏翠竹千重出,江轉青山四面來。
章貢煙波連棹影,匡廬路徑隔云隈。
明朝且向南昌去,高閣登臨溯往回。
勝游歡宴是良圖,
何必凄凄獨向隅。
深院酒醒春日晚,
只聞芳樹語提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