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樵云春興三首
愛此江山幾上青,故辭城郭到林坰。濟時難作隨龍雨,漸老無過先日星。牛角悲歌非寧戚,鹿裘孤坐且瞿硎。鳳凰若解鳴當世,卻向溪頭洗耳聽。
天下車書已一家,樵云猶是舊生涯。落花空館聽春雨,流水孤村數暮鴉。鶴怨猿驚知后日,龍蟠虎踞是京華。君王長慰庭臣渴,不賜黃封即賜茶。
山深路僻少人過,早晚惟憑七字哦。歸思不隨流水急,閒情渾似白云多。花開躑躅紅千樹,筍長筼筜綠數窠。想得此時如杜甫,池亭對酒愛新鵝。
愛此江山幾上青,故辭城郭到林坰。濟時難作隨龍雨,漸老無過先日星。牛角悲歌非寧戚,鹿裘孤坐且瞿硎。鳳凰若解鳴當世,卻向溪頭洗耳聽。
天下車書已一家,樵云猶是舊生涯。落花空館聽春雨,流水孤村數暮鴉。鶴怨猿驚知后日,龍蟠虎踞是京華。君王長慰庭臣渴,不賜黃封即賜茶。
山深路僻少人過,早晚惟憑七字哦。歸思不隨流水急,閒情渾似白云多。花開躑躅紅千樹,筍長筼筜綠數窠。想得此時如杜甫,池亭對酒愛新鵝。
第一首:喜愛這幾案上如畫卷般的青山秀色,所以辭別城郭來到了山林曠野。想要濟世卻難以化作隨龍布雨的甘霖,漸漸老去,已不如往昔的星辰閃耀。我牛角悲歌并非像寧戚那樣求仕,披著鹿裘獨自靜坐好似瞿硎先生。如果鳳凰懂得在當世鳴叫,我卻要到溪頭洗耳不聽。第二首:天下已經統一,車同軌、書同文,可樵云依舊過著舊日的生活。在落花飄零的空館中靜聽春雨,在流水環繞的孤村里細數暮鴉。能想象到日后會有鶴猿的驚怨,那龍蟠虎踞之地便是京城。君王常常慰藉朝臣的干渴,不是賜黃封美酒就是賜茶。第三首:山深路僻很少有人經過,早晚只靠吟詩來打發時光。歸鄉的情思不隨流水湍急,閑適的心情好似白云一樣多。躑躅花開得一片火紅有千樹之多,筼筜竹筍長出了幾叢嫩綠。想來此時就如同杜甫一樣,在池亭對著美酒喜愛新孵出的鵝。
林坰(jiōng):郊野。
濟時:拯救時世。
隨龍雨:傳說龍能興云布雨,隨龍雨指能濟世的雨。
先日星:比往日的星辰黯淡,指人漸老。
寧戚:春秋時衛國人,早年懷才不遇,曾在齊國放牛,扣牛角而歌,被齊桓公賞識,任為大夫。
鹿裘:鹿皮做的衣服。
瞿硎(xíng):東晉隱士。
車書一家:指天下統一,車同軌,書同文。
黃封:指酒,因酒壇用黃羅封裹,故稱。
七字:指七言詩。
躑躅(zhí zhú):杜鵑花的別名。
筼筜(yún dāng):一種皮薄、節長而竿高的竹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天下車書已一家”可推測是在天下統一之后。作者可能目睹世事變遷,自己濟世理想難以實現,于是選擇隱居山林,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組詩主旨圍繞作者的人生境遇和心境展開。既有對濟世的渴望與無奈,又有對隱居生活的安然自得。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部分文人的心態。
小艇爭浮浦,幽人獨倚扉。
新泥添燕壘,細雨濕鶑衣。
葚紫桑新暗,秧青水正肥。
欣然語鄰父,投老得相依。
瓦盎盛蠶蛹,沙??煮麥人。
三家小聚落,兩姓世婚姻。
父老衣冠古,閭閻風俗淳。
不應陶靖節,獨號葛天民。
病臥江村不厭深,貂裘無奈曉寒侵。
非賢那畏蛇年至,多難卻愁人日陰。
裊裊孤云生翠壁,霏霏急雪灑青林。
一盂飯罷無余事,坐看生臺下凍禽。
老人閱世真悠哉,八十已過九十來。
茆簷參差映煙樹,蕭條雞犬三家聚。
一樽鄰翁迭賓主,醉語豈憂多謬誤。
我作吳歌君起舞,夜雨莫辭泥沒屨。
病退身仍健,年侵趣更高。
芳醪溢蠻榼,短褐束郿縚。
本不營三窟,何由挫一毫。
煙帆幾時掛,長嘯破秋濤。
冉冉忘年往,紛紛厭事來。
庭除多草莽,幾硯亦塵埃。
園為畦蔬到,門因汲水開。
偶聞林鳥語,太息又春回。
一曲悲歌水倒流,尊前何計緩千憂。
事如夢斷無尋處,人似春歸挽不留。
草色粘天??鴂恨,雨聲連曉鷓鴣愁。
迢迢綠浦帆飛遠,今夜新晴獨倚樓。
穿林了不厭崎嶇,邂逅幽懷得少攄。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臨水羨游魚。
呦呦馴鹿隨輕策,決決流泉入野渠。
坐覺塵襟真一洗,正如頭垢得爬梳。
云邊采藥喜身輕,燈下觀書覺眼明。
擾擾已空浮世事,依依還作苦吟聲。
又為天地幾年客,頓覺軒窗三日晴。
深愧山童憐寂寞,風爐傳法煮蕪菁。
巾屨長閑客,簾櫳薄暑天。
巢空重乳燕,葉密未鳴蟬。
壺箭看多算,圖書理斷編。
悠然已日夕,卻上采菱船。
新葉張翠幄,落花作紅茵。
山蔬旨且柔,家釀清而淳。
以我垂老境,送此將歸春。
我固惜流年,春亦記陳人。
江山處處佳,風月日日新。
蹇馿度松岡,短檝橫煙津。
蘭亭人已遠,遺韻猶清真。
卻下木柵市,天風吹角巾。
老境遺人事,窮居砭世肓。
茅簷聽云滴,瓦鼎??松肪。
不愿封侯印,惟求煮菜方。
杯羹須及熱,剩欲喚君嘗。
剪葉霜風勁,關門謝遠游。
深村梅映雪,前浦水明樓。
蜜熟蜂衙放,膻殘蟻陣收。
地爐無獸炭,炙背補衣裘。
我游鈞天,帝之所都。
是老先生,玉色敷腴。
顧我而嘆,閔世垢濁。
笑謂侍僊,畀以靈藥。
稽首徑歸,萬里天風。
碧山巉然,月墮江空。
憶自梁州入劍門,關山無處不消魂。
亞松托宿逢秋雨,小柏經行聽曉猿。
當日只知悲客路,歸來終亦老江村。
吾兒生晚那知此,聊對青燈與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