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東山下至南巖
穿林了不厭崎嶇,邂逅幽懷得少攄。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臨水羨游魚。
呦呦馴鹿隨輕策,決決流泉入野渠。
坐覺塵襟真一洗,正如頭垢得爬梳。
穿林了不厭崎嶇,邂逅幽懷得少攄。
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臨水羨游魚。
呦呦馴鹿隨輕策,決決流泉入野渠。
坐覺塵襟真一洗,正如頭垢得爬梳。
穿過樹林一點也不覺得山路崎嶇厭煩,偶然間邂逅這番幽情得以稍稍抒發。昔日慚愧自己出山成了小草般庸碌,如今懂得臨水而羨慕自在的游魚。馴鹿呦呦地跟隨著輕輕的竹杖,潺潺的流泉匯入野外溝渠。坐著感覺塵世的襟懷真的被洗凈,就像頭上污垢被梳理干凈。
了:完全。
邂逅:不期而遇。
攄:抒發。
昔愧出山成小草:用東晉謝安典故,謝安曾隱居東山,后出山為官,這里詩人自比出山后未能有所作為。
呦呦:鹿鳴聲。
輕策:輕便的竹杖。
決決:水流聲。
塵襟:塵世中污濁的胸懷。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仕途不順后,在游覽東山時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對官場生活感到疲憊,渴望回歸自然,在山林中尋找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質樸語言描繪山林之美和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詩篇,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審美情趣。
荏苒春光去不還,朝來白發鏡中斑。簿書擾擾成何事,返我山中學駐顏。
騎鯨飛舄兩詩仙,簪盍東吳豈偶然。天畔云龍誰可比,舟中李郭世爭憐。泰山丘垤忘高庳,騕裊駑駘盡后先。一著輸君歸計早,畏途何似日高眠。
松陵第四橋前水,風急猶須貯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人家住近江城外,月色波光上下天。風景自佳時俗異,泊舟閒詠白云篇。白鷗飛處夕陽明,山色隔江眉黛橫。試看三高祠下水,悠悠中有別離情。
湖上風煙三月三,湖中新水遠拖藍。風流再續蘭亭后,文物誰當北斗南。林外鳥驚人語亂,花前春共客情酣。乘時張弛非沈湎,紀勝無才卻自慚。
孤根在寒谷,無分逐東風。流輩剛言好,中心只固窮。
前浮芙蓉翠,后汎石耳云。君欲竟幽討,絕壁更一捫。
吳江女娘冰玉肌,薄抺膩粉厚抺脂。蘭舟蕩漾翠波里,花間爛漫香風吹。蓮心苦難食,食之不療饑。藕絲短難織,織之不成衣。采蓮采蓮人未歸,山長水遠歸何時。
踏青風滿白楊枝,云到牙山黯自遲。冢上彈琴應莫怪,人間能得幾鐘期。
漁陽上谷兵馬雄,復有老將臥軍中。城頭吹角戰士起,報國那能計生死。登壇慷慨抽寶刀,忽然百尺龍騰霄。三軍股栗舌半吐,御史中丞亦愁沮。嗟哉何為股栗與愁沮,已將身向君王許。
脫塵子。逃生死。物外逍遙云水似。起真慈。起真慈。暗助真功,常常得自知。逗引蛟龍歸虎兕。水里燈光明久視。結靈芝。結靈芝。攜去蓬瀛,專專獻我師。
山光分遠近,云氣異朝晡。過客俱能賦,開軒即是圖。
第二橋東楊柳新,舞腰爭學楚宮春。可憐張緒才情少,孤負長條不贈人。
石壯山獰不可干,傾江波浪作驚湍。殘霞一抺吳天晚,正苦扁舟不上灘。
綠縟深苔院。畫簾垂、涼蟬欲歇,午風吹軟。碧唾鴛茸粘雁柱,一一雕闌撫遍。怪向午、紋紗猶暗。石浪蕉云同漲雨,是夜來、綠蠟舒新卷。無俚甚,罷拈線。年來未理傷春卷。記題紅、西陵松翠,惹人心眼。機上回文塵涴久,不管芳襟涼怨。掛素壁、湘弦濡漫。曾奏雙棲連理曲,說玉臺、要令神仙羨。燈上了,和他看。
多君與我最相知,十載遨游在鳳池。待漏幾同趍玉?,承恩獨喜出彤墀。關河日落孤帆迥,驛路秋清疋馬遲。明到莫忘詞苑客,公馀還擬寄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