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像贊
我游鈞天,帝之所都。
是老先生,玉色敷腴。
顧我而嘆,閔世垢濁。
笑謂侍僊,畀以靈藥。
稽首徑歸,萬里天風。
碧山巉然,月墮江空。
我游鈞天,帝之所都。
是老先生,玉色敷腴。
顧我而嘆,閔世垢濁。
笑謂侍僊,畀以靈藥。
稽首徑歸,萬里天風。
碧山巉然,月墮江空。
我游歷于天之中央,那是天帝居住的都城。這位老先生,面色溫潤豐腴。他看著我嘆息,憐憫世間的污濁。笑著對侍仙說,賜予我靈藥。我叩頭后徑直歸來,萬里吹拂著天風。青山險峻,月亮落入空闊的江面。
鈞天:天之中央,天帝所居。
敷腴:指面色溫潤豐腴。
閔:同“憫”,憐憫。
畀:給予。
稽首:古時的一種跪拜禮,叩頭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巉然:險峻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作者在對蘇軾的作品或事跡深入了解后,懷著崇敬之情創作此詩,借想象的奇幻之游表達對蘇軾的追慕。
此詩主旨是贊美蘇軾,通過奇幻想象展現蘇軾超凡脫俗形象。其突出特點是想象奇特,意境空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體現了后人對蘇軾的尊崇。
白云每逐晨光出,紅鶴長隨暮靄還。
虎頭燕頷,鳥嘴魚腮。盡向者里納款,且道者里是甚么所在。
客有遺文鳥,依人靜可矜。精神歸嘴爪,毛羽奪丹青。節食閒留果,銜花自上屏。憐無高舉翮,猶立看鴻冥。
蝴蝶深深淺淺黃,被春惱得一般狂。打團飛入菜花去,自信世間無別香。
天高寒云輕,日瘦秋氣老。驅車出郭門,枯槐夾古道。細雨濕征鞍,風來颯然好。偃仰群牛羊,累累藉衰草。霜凌百物殘,茲游苦不早。爽塏亦足樂,何用怨枯槁。
無情詩莫作,無香花莫養。紙花猶可玩,枯詩有誰賞。情貴高與真,尤須通靈爽。安得共登臨,一唱千山響。
新浴罷,小髻傍窗梳。紅雨一簾花結子,綠陰滿院燕將雛。辜負碧紗櫥。
翠羽明珰尚儼然,湖云祠樹碧于煙。行人系纜月初墮,門外野風開白蓮。
我聞昆崙在西極,天地之臍神仙國。三城五級十二門,鶴馭鸞驂千萬億。握契仙人好遠游,一朝掉臂黃林陬。開明奔命陸吾遁,卻插孤根閩海頭。馮夷晝立天吳語,巨鰲欲戴昆崙去。老人玉杖試一揮,昆崙永作閩天柱。萬歲山前紫氣濃,老人高臥昆崙峰。偓佺拊背授真訣,獨種云間十八公。萬斛明珠千歲實,憶昔饋堯堯不食。春風日長虬龍枝,擎霄接漢皆千尺。兄為棟兮弟為梁,丹青矩矱充明堂。蔥巒錦柏亦瑣屑,寒河星柘徒夸張。明堂孔陽圣人喜,為問老人身姓李。三錫龍章爵大中,地上神仙郁華子。杖履煙霞八十春,少微夜夜燭昆崙。不往人間役徐甲,不從柱下作周臣。一日餐一松,一松巢一歲。天地為等期,青青長不改。弧懸正值小春陽,木公金女紛翱翔。金鑾乍祝齊天壽,錦里還飛愛已觴。羅浮山下金門隱,遙向南天稱子姓。欲隨青鳥獻珍圖,且吮綵毫開異境。何日堂前問大還,側身悵望昆崙山。萬頭青犢留閩海,李耳原來未出關。
真見實不見,當臺鏡中面。元是本來人,不著求方便。真如實不如,萬法了無依。鐘中無鼓響,不墮往來機。如來重舉問,不是等閑論。眾生習氣深,免墮三乘分。慮恐后來迷,黃葉止孩啼。依前不是息,閑且伸眉□。法應如是解,其馀休捏怪。六臂任三頭,一心無變壞。有解卻成非,猶未盡離微。一體含法界,無知無不知。洪鐘渾鐵鑄,懸樓插云勢。搖杵一擊時,此聲振天地。鼓是兩頭皮,禾山打不迷。道吾聞舉笏,能有幾人知。
人生不如意,十固常八九。吾輩窮物理,挺特惟所守。東風暖入律,客意濃勝酒。游鞍縱所如,寧能困圭竇。
孤標絕依倚,突出凌平疇。城東一舒目,矗矗當晴秋。泰山自高大,茲峰轉清遒。如人能自立,何必公與侯。我來游其下,猶見清泉流。試為陟厥巔,眺矚意悠悠。謫仙既已往,呂仙不可求。聊騁一時興,尋勝還三周。
縱酒由來不愛身,吟詩對局總傷神。若教此事渾拋卻,枉作山林解綬人。老眼昏花懶看書,猶將朱墨校蟲魚。閑心自是難拋得,拋得閑心便有余。
西望杳杳天闕山,東望大江去不還。金陵故宮自何處,石頭鐘阜如長干。茲岡鎖鑰城南關,遙撐半壁成重磐。采石軍聲撼建業,古今爭奪此彈丸。梁武講經于此間,天花法雨散華鬘。青絲白馬來侯景,朱雀烏鳶出大圜。此臺舊事不堪憶,高座寺邊馀暮色。吊古何須感廢興,即今且復埋荊棘。梅嶺已荒內史亭,石岡已鏟謝公跡。孤壘猶留戰后氛,二泉空話茶時客。嗟乎,絕好江山可游觀,兵燹一動無翠巒。于今寰海再鼎沸,豈得江淮一水安。我從高處望中原,南北山門白日殘。岷江萬里來秋色,縹緲海東生暮寒。
無分沈香酒。最銷魂、樓東一曲,淚珠零否。輦道苔生宮漏寂,但見玉繩低斗。憶往事、柔腸回九。月里霓裳人慣聽,恁仙姝、卻作青天守。釵七寶、枉簪首。憐他朔騎中宵走。且留得、鸞箋小字,賦來荑手。錦襪泥侵春草宿,煞比上陽難受。記笛韻、曾傳檀口。骨沁梅清餐荔綠,涼冰肌、尚覺雙成丑。魂應戀、楓亭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