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 其三
平明跨馬晚方歸,偃仰行窩早見幾。
馀子祗宜床下臥,詩人頓覺眼中稀。
堂堂白璧埋黃壤,冉冉緇塵染素衣。
得酒便須開口笑,雪畦紫芋勝秋肥。
平明跨馬晚方歸,偃仰行窩早見幾。
馀子祗宜床下臥,詩人頓覺眼中稀。
堂堂白璧埋黃壤,冉冉緇塵染素衣。
得酒便須開口笑,雪畦紫芋勝秋肥。
黎明時騎馬出門,傍晚才歸來,在行窩中俯仰之間,早早便有了感悟。其他人只適合在床下躺著,詩人頓時覺得世間稀少。那如白璧般的美好人物被埋在黃土之下,黑色的灰塵漸漸染臟了白色的衣服。有酒就應該開懷大笑,雪地里的紫芋比秋天的芋頭還要肥美。
平明:天剛亮的時候。
偃仰:俯仰,這里有悠然自得之意。行窩:指居住的地方。
馀子:其他人。
堂堂:形容美好。白璧: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
冉冉:漸進的樣子。緇塵:黑色的灰塵,比喻世俗污垢。素衣:白色的衣服。
雪畦:有雪的菜畦。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在社會環境相對復雜,有一些美好事物或人物消逝的時期,詩人在雪后外出歸來有感而發,表達自己對生活和世事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美好易逝、世俗污濁,同時倡導及時行樂、回歸自然。其特點是情感表達真摯,意象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思考。
一夕投荒萬里行,
增光日月更誰能。
相逢盡說空門話,
多少人閒有發僧。
夙抱縱橫志,
空言調護功。
惟聞譴蕭傅,
不見族江充。
吠犬聲何急,
傷麟道亦窮。
脫鉤同畀北,
掛席且徂東。
風掠晴云澹不收,夕陽吹影上扁舟。帖山樓殿平如畫,插水林巒碎欲流。爆竹聲繁逢臘日,荔枝香冷過戎州。船窗自擊泥頭酒,味諫軒南為少留。
碧水丹山好畫圖,一江金翠影模糊。層峰細碎通烏撒,古塔高寒表慶符。蠻女蹋歌愁欲絕,巴船維纜暮相呼。題詩真作天涯客,何必淹留笑賈胡。
賦海才華筆一枝,
天教壯志遂男兒。
蘭因河畔維舟夕,
坐擁群花客賦詩。
小窗睡起覺衣松,
怪底幽情似酒濃。
立盡斜陽人不見,
目隨征雁到回峰。
鸞嘯舞,仙樂送霓旌。
摘得琪花飛散了,卻將何物贈仙卿。
衣上彩云輕。
青壺乃似壺中謫。萬象光輝森宴席。紅塵鬧處便休休,不是個中無皂白。
歌煩舞倦朱成碧。春草池塘凌謝客。共君商略老生涯,歸種玉田秧白石。
夜長稚子添書課,
霜近衰翁憶醉鄉。
盡道吳中時節晚,
菊花也有一枝黃。
尼父嘆逝川,匪惜歲月流。斯道未嘗絕,是身當自脩。蒼姬尚可為,遽已云繼周。代謝理必爾,天命夫何尤。騷人痛楚亡,哀怨悲凜秋。汝能護青陽,終不黃落不。至人盡其心,分外非吾憂。所以牛山淚,徒為晏子羞。
管鮑交情真耐久,
夷齊義氣更無雙。
虛花滿眼風號怒,
一節青青終不降。
舊卷閑來讀,苦吟今幾春。
尚多違古意,漸不悅時人。
氣味全宜冷,平生合得貧。
無須問千載,會取此中真。
宗乘正若何,
未了說誵訛。
要知三十棒,
趙州勘老婆。
碧霧涌諸峰,青虹繪林麓。
一雨送新涼,郊原半膏沐。
曉來行路人,覿之自怡樂。
平生澤物心,所至問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
是時正西成,田疇盡收熟。
黃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
悠悠白鷺飛,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
禁闥故所戀,淮陽今不薄。
爰言謝同心,聊以慰空谷。
騷壇意氣許同袍,百戰如公一世豪。花畔相攜容易醉,又知公瑾本醇醪。
納涼深院憐荷靜,共折荷筒當酒杯。十二闌干明月轉,酒酣花睡兩忘猜。
酒傍芰荷香自別,肉兼絲竹調還高。晚來暑退堪行樂,坐待銀河洗發毛。
碧荷凝露夜涼新,命酒催詩第幾巡。痛飲狂歌花事了,我猶忘我豈知人。
日暖風恬春正酣,閑聽歸燕語喃喃。
形同陌上三眠柳,心似筐中八繭蠶。
洛下有書憑犬附,慶頭無《易》任雞談。
拋荒殘卷塵凝榻,裘褐蕭然擁一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