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隨機無盡頌 其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宗乘正若何,
未了說誵訛。
要知三十棒,
趙州勘老婆。
宗乘正若何,
未了說誵訛。
要知三十棒,
趙州勘老婆。
大乘宗乘的正宗究竟如何?若未真正悟透便會說錯。要明白為何有三十棒的警示,且看趙州禪師勘驗老婦人的公案。
宗乘:佛教指宗旨與教乘,此處特指大乘佛法的核心宗旨。
誵(táng)訛:錯誤、謬誤,指對佛法的誤解或妄說。
三十棒:禪宗棒喝教學法,用棒打警示學人莫執于文字。
趙州勘老婆:禪宗公案,趙州從諗禪師曾問老婦人“如何是五臺山”,老婦人答“驀直去”,后趙州令僧再問,老婦人仍如此答,趙州評“我被這老婆勘破了”,喻指未明本心者易被表象迷惑。
此詩為宋代禪宗僧人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組詩之一,針對《金剛經·大乘正宗分第三》而作。《金剛經》第三品探討大乘佛法的正宗,釋印肅以禪宗視角結合公案(如趙州勘老婆)與棒喝(三十棒),闡釋經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核心,反映宋代禪僧通過頌偈注經、弘揚直指人心法門的創作背景。
全詩圍繞“大乘正宗”展開,借禪宗公案與棒喝,批判未悟亂說的“誵訛”,強調對佛法的體認需超越文字表象,體現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特點,是宋代禪僧以偈頌注經、傳播心法的典型之作。
王莽當年似姬旦,煬皇前日肖曾參。擔囊揭篋何須逐,盜賊誰無仁義心。
世味知公最飽諳,百年清德亦何慚。柏臺藩省官非左,江漢滇池道益南。絕域煙花憐我遠,今宵風月好誰談?交游若問居夷事,為說山泉頗自堪。
秋入瑤臺玉簟涼。藕花香暗度、紫荷鄉。軟□羅扇動清商。霜漸老,庭外菊初黃。眉月畫應慵,瘦臞□對鏡、怨容光。淚痕寒染翠綃裳。梧葉盡,疏影下銀床。
山椒翚構四垂寬,上相旌旗會覽觀。傍近江湖天廣大,上連星斗地清寒。龍宮永鎖函書閟,鳳嶺重嗟苑樹殘。此際獨無云蔽日,正宜翹首望長安。
吳王城據東南雄,夫椒一戰成厥功。钃鏤夜泣伍員死,黃池之會城池空。城池空,越師襲,宮前草露沾衣濕。煙花遺堞黯離愁,三江潮來若山立。君不見城上蒿,碧如染,兔穴狐蹤遍荒甸。漁歌落日破湖煙,鴟夷蕩舟迷瀲滟。前年送客閶門西,楊柳青青官馬嘶。今年送子出城去,接天芳樹春迷迷。霜臺故人俱豸首,尺簡誰能問山藪。簿書叢里看崢嶸,歸來共醉吳中酒。
蕩蕩神京地,峨峨玉泉山。一澗灑雨細,六月飛雪寒。銀河繞云闕,玉虹掛天關。中有龍所居,萬古波不乾。為霖澤下土,豐年民物安。行人挹蒼翠,目送孤鴻還。
殘雪初消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聳聳吟詩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茍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聲。高人合著山巖里,縱有窮愁徹底清。
夜色川原合,秋聲草木催。星辰隨地闊,河漢寫山來。棲鶴涼先警,饑烏夕未回。高樓對斜月,鳴笛正清哀。
城頭云景曉漫漫,未雪先驚特地寒。明夜若能沽美酒,詩僧應不問歸鞍。
玉殿春風起,金門曙色通。佩聲千柳外,旗影萬花中。鳳歷頒群后,鹓行列上公。陽春才一曲,擬獻大明宮。
又酌屠蘇,朝來休問杯深淺。春陰還乞護唐花,待奏通明殿。回首滄洲歲晚。付鄉情、溟南去燕。故園垂柳,幾度飄零,為誰青眼。彈指滄桑劫灰,屢閱紅羊換。溪山無恙,試浮家、漫道煙波遠。弟妹天涯信斷。杳江湖、宵寒夢短。客來勸醉,側帽尊前,玉梅香飐。
晏嬰白日為讒賊,吾道何用尤臧倉。啜粥倚廬深墨面,天地不遣君齊梁。
隔水樵漁亦幾家,緣岡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楓葉秋連萬樹霞。漸覺形骸逃物外,未妨游樂在天涯。頻來不用勞僧榻,已僣汀鷗一席沙。
天羃羃。彤云黯淡寒威作。寒威作。瓊瑤碎剪,乘風飄泊。佳人應自嫌輕薄。亂將素影投簾幕。投簾幕。不禁清冷,向誰言著。
蚓壤排晴圃,蝸涎印雨階。花須嬌帶粉,樹角老封苔。問字病多忘,過鄰慵卻回。晚涼還盥櫛,對竹引清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