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行即事
碧霧涌諸峰,青虹繪林麓。
一雨送新涼,郊原半膏沐。
曉來行路人,覿之自怡樂。
平生澤物心,所至問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
是時正西成,田疇盡收熟。
黃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
悠悠白鷺飛,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
禁闥故所戀,淮陽今不薄。
爰言謝同心,聊以慰空谷。
碧霧涌諸峰,青虹繪林麓。
一雨送新涼,郊原半膏沐。
曉來行路人,覿之自怡樂。
平生澤物心,所至問民瘼。
但云穫有秋,室家愿始足。
是時正西成,田疇盡收熟。
黃云被江干,清流灌幽木。
悠悠白鷺飛,片片秋云落。
感此念所之,民命在司牧。
禁闥故所戀,淮陽今不薄。
爰言謝同心,聊以慰空谷。
碧綠的霧靄在群峰間翻涌,青虹橋般的色彩描繪著山林。一場雨帶來新的涼意,郊外的原野如被膏脂沐浴。清晨趕路的行人,見到此景自有怡然之樂。我平生抱有惠及萬物的心意,每到一處便詢問民間疾苦。只愿聽說秋收有望,家家戶戶的心愿才能滿足。此時正值秋季收成,田野里的作物都已成熟。金黃的稻浪覆蓋江邊,清澈的流水滋潤著幽深樹木。白鷺悠然飛翔,片片秋云飄落。感觸于此而思緒遠揚,百姓的生計全在官員治理。雖眷戀宮廷舊職,但如今任職淮陽也不算不好。于是向志同道合者告別,姑且以此慰藉空谷中的心意。
覿(dí):見,看到。
澤物心:惠及萬物、關懷民生的心意。
民瘼(mò):民間的疾苦。
西成:指秋季收成,《尚書》有“平秩西成”,代指秋獲。
司牧:指管理百姓的官員,古代稱官員為“牧民之官”。
禁闥(tà):宮廷,指中央官職。
淮陽:代指地方官職,此處或指詩人當時任職之地。
爰言:于是說。
此詩應為詩人在地方任職期間早行時所作。詩中“所至問民瘼”“民命在司牧”“淮陽今不薄”等句,反映詩人從中央轉任地方(或巡察地方)時的心境,既懷戀舊日宮廷(禁闥),又認可地方任職的意義,通過秋晨所見的豐收景象,表達對民生的關切與治理一方的責任意識。
全詩以“早行”為線索,前半描繪雨后秋晨的明麗景色,后半由景及情,聚焦民生豐收與官員職責,既展現自然之美,更突出民本思想,體現詩人作為地方官員務實親民的品格。
魏塘風雅盛,吳浙恣憑陵。我友周筜谷,言君一季鷹。燕梢浮碧水,鱸鲙出寒冰。中有楚漁父,援毫畫未曾。
朝辭湘楚暮山東,今在蓬萊第幾峰。可笑時人空擾擾,武昌山下問騾蹤。
淮南五月叫春鳩,花落清河錦浪流。偏恨寂寥鄉思里,澹煙寒月下邳州。
高才染翰五云中,復道登車攬轡同。雛有一毛殊是鳳,駒無千里不為驄。名烏業已承家學,字犬文堪命國工。君自蜀人楊馬在,同鄉奕葉播清風。
可憐三五月嬋娟,度榻穿幃攪客眠。只照長安情不極,共看千里意俱懸。金波欲動江湖迥,銀漢斜流殿閣邊。萬戶千門深夜里,清輝應為搗衣偏。
繁燈吐艷鬧仙堂,寶瑟交橫繡幄傍。不夜火城通桂館,無風香霧起蘭塘。芳筵特敞金吾第,勝侶兼依玉樹光。何事匡床予獨倚,新詩引興故為長。
禁苑看花十二年,歸來風景總依然。當時壽愷人雖遠,喜有槐陰綠滿前。
鐘靈自丹穴,振羽即高岡。旭日影初旦,驚人聲始揚。文章浮瑞靄,羽翼接馀光。枳棘棲難限,乾坤會不常。云霄方覽德,鴛鷺豈先行。聽汝和鳴日,應知有道長。
一葉扁舟自在行,閩山閩水照人清。閒園見竹誰為主,野路看花不記名。風雨慣回鄉國夢,壺觴難盡故交情。衰殘繆總旬宣寄,北望金門感愧并。
七里城南路,齋祠宿下房。遠煙晨燎地,斜日夕牲場。上辛茲攝事,瑞祝本通天。自此春秋筆,還書大有年。
昔年旟旐敝江來,正是潛師破賊時。小警能令魚鳥畏,三驅不致犬羊疑。官儲賦倍春郊辟,蠻峽船通夜渡遲。卻憶籌邊風月夜,蚍蜉撼樹笑予癡。
色輕花更艷,體弱香自永。玉質金作裳,山明風弄影。
誰驅斗柄向東遷,漸喜新年勝故年。歲緯移躔東井外,狼星斂角左參邊。
修竹上參天,泉濺盤根細石。忽有幽禽折下,吹面風寒襲。林深自是無人知,明月舊相識。待得清輝來照,付一聲長笛。
晨鵲何處來,飛鳴向前除。故人在天涯,遺我尺素書。為言長相思,夢寐同所居。所居亦靡他,上論揖讓初。覺來獨愴然,淡月留太虛。蹇予臨末路,世味皆泊如。一學未敢輟,尚念客氣鋤。切磋與琢磨,政恐朋友疏。自從吾子東,門乏長者車。發揮天人奧,大辯孰起予。丹陽何高明,吾子昔所廬。南軒拂翠筠,北潭照紅蕖。蝗害非不虐,子食豈無馀。灤江固自佳,何堪曳長裾。春風旦夕至,歸哉莫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