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趙叔良
暌違歲籥幾更端,異地相攜嘆路難。世界共憐山有浪,人情誰謂井無瀾。
寒來范叔袍何在,跡托逢盟冠已殘。莫道江河去不返,海門試把汐潮看。
難里相逢感慨馀,況當燈節月來初。老攀春色傷遲暮,倦向天涯賦卜居。
賴有連城歸趙璧,愧無一矢謝遼書。乍逢又別重搔首,十載離懷何處舒。
暌違歲籥幾更端,異地相攜嘆路難。世界共憐山有浪,人情誰謂井無瀾。
寒來范叔袍何在,跡托逢盟冠已殘。莫道江河去不返,海門試把汐潮看。
難里相逢感慨馀,況當燈節月來初。老攀春色傷遲暮,倦向天涯賦卜居。
賴有連城歸趙璧,愧無一矢謝遼書。乍逢又別重搔首,十載離懷何處舒。
我們分別多年,歷經歲月更迭,在異地相逢,不禁感嘆行路艱難。世人都憐憫山巒如浪般起伏,又有誰能說人心像古井一樣沒有波瀾呢。寒冷時范叔的袍子在哪里,行蹤依托于舊盟,帽子已殘破。不要說江河一去不回,去海門看看那潮汐漲落。在艱難中相逢感慨萬千,何況正值燈節,月亮初升。我年老還貪戀春色,感傷自己已到遲暮之年,厭倦漂泊想在天涯找個安身之所。幸虧有像和氏璧一樣的賢才回歸,慚愧我沒有功勞答謝他人。剛相逢又要分別,我不禁撓頭,十年來的離情別緒何處能抒解。
暌違:分離,分別。歲籥(yuè):指時間、歲月。更端:指時間的更替。
范叔袍:戰國時范雎貧寒時曾受須賈侮辱,后范雎為秦相,須賈出使秦國,范雎故意扮作窮人去見他,須賈送給他一件綈袍。后用“范叔袍”表示不忘舊情或對貧寒者的關懷。
逢盟冠:未詳,推測可能指舊的盟約、交情。
連城歸趙璧:用“完璧歸趙”的典故,比喻有賢才回歸。
一矢謝遼書:未詳,可能指有功勞答謝他人之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友人趙叔良分別多年后在異地相逢,此時正值燈節。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經歷了諸多人生波折,在與友人的相聚和離別中,感慨時光流逝、世事艱難,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與友人的相逢和離別,抒發人生感慨。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能體現當時文人的情感和心境,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潤下因何自上來,
空中真有撒鹽才。
庖人若解為霖味,
清水調羹只用梅。
仙李栽培舊滿門,
歸來僅有一株存。
年年碧實和煙摘,
老子未嘗先乞孫。
空山危石平如掌,
云嶺苔封自昔時。
不識山僧曾坐處,
幾回彈舌雨龍歸。
出府歸吾廬,靜然安且逸。
更無客干謁,時有僧問疾。
家僮十馀人,櫪馬三四匹。
慵發經旬臥,興來連日出。
出游愛何處,嵩碧伊瑟瑟。
況有清和天,正當疏散日。
身閑自為貴,何必居榮秩。
心足即非貧,豈唯金滿室。
吾觀權勢者,苦以身徇物。
炙手外炎炎,履冰中慄慄。
朝饑口忘味,夕惕心憂失。
但有富貴名,而無富貴實。
宰相荒嬉夜宴闌,
保儀新拜掌書官。
春風一半殘桃李,
獨有潘郎忍淚看。
元化功深陸羽知,
雨前微露見鎗旗。
收來獻佛馀堪惜,
不寄詩家復寄誰。
重安江上重安驛,
不見當年舊石橋。
赤足短裙紅蔽膝,
趁墟日午有花苗。
滇池平,滇水清。滇南曠蕩余空城,犬無夜吠雞不鳴,將軍奉詔初拔營。
幾姓分旗遍行賞,同時帳下添廝養。何取邊頭戶口繁,十年生聚滋奸黨。
白頭翁媼啼且僵,棄擲不得收戎行。翻身一仆委溝壑,骨肉滿眼紛飄揚。
紅顏如花扶上馬,坡高驚墮珊瑚把。兒郎新嫁羽林軍,山下人逢執鞭者。
近前一隊飛塵起,中有傷心淚偷灑。朝家本意重開邊,劇賊初平近十年。
爾等累累皆鬼妾,偷生敢復祈哀憐。即如滇城圍,七月未能下。
戍卒壘頻高,書生箸誰借。君不見禁旅一出西南通,煌煌中旨褒膚公。
參軍夸謀士夸勇,逢時多少稱英雄。綠旗只合就裁汰,那許尺寸貪天功。
從此歸成垂白叟,賣刀買犢安農畝。猶及生兒際太平,家家相賀持羊酒。
蓮子落秋水,苦心空自知。
歲月如水深,那有見蓮時。
秋山冷,苔石氣崚嶒。
一縷殘鐘知過樹,千巖幽響不離燈。
人似住山僧。
頻頻愿見見何如,兀兀安居悵索居。夢里山川懷里事,眼中人物袖中書。
過橋有約遲彭澤,獻賦無心擬子虛。久住漸知城市近,相逢乞地結茅廬。
塵中難得此身安,高處偏宜著眼寬。舊識漁樵慚宿諾,新知猿鶴快追歡。
三江過雨奔如馬,雙峽連云立似桓。此地相期好乘興,為君先制遠游冠。
兄事深欣長五年,
處君當復許相鐫。
詩人元與窮人異,
自致昂藏莫可憐。
野寺鐘聲接五羊,扁舟晚泊近僧堂。
天空海闊孤鴻夜,煙暝猿啼幾樹霜。
漁火乍明山月墜,征旗低拂海云長。
飄蓬歲晚猶為客,何事天涯望故鄉。
絕塞多秋色,孤城易夕陽。此間饒寵辱,還我水云鄉。
出撫驩兜俗,親提季子軍。隨人兩關月,迎馬二溪云。
漢節護諸蠻,徘徊瘴癘間。少希銅馬式,老厭玉門關。
邗上書來,平添我、小堂秋色。渲梁處、煙云滿紙,珊瑚架筆。驅駕河陽追懶瓚,趙家粉本今重出。向晴窗、流覽頓移情,風蕭瑟。
思把臂,河山隔。開圖畫,如相識。早長安傳遍,蘭陵佳客。文沈風流凋謝久,揚州花月誰爭席。老江村、傲骨不干人,耽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