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其十二 秋日廣陵簫靈曦寄畫冊,賦此為謝
邗上書來,平添我、小堂秋色。渲梁處、煙云滿紙,珊瑚架筆。驅駕河陽追懶瓚,趙家粉本今重出。向晴窗、流覽頓移情,風蕭瑟。
思把臂,河山隔。開圖畫,如相識。早長安傳遍,蘭陵佳客。文沈風流凋謝久,揚州花月誰爭席。老江村、傲骨不干人,耽岑寂。
邗上書來,平添我、小堂秋色。渲梁處、煙云滿紙,珊瑚架筆。驅駕河陽追懶瓚,趙家粉本今重出。向晴窗、流覽頓移情,風蕭瑟。
思把臂,河山隔。開圖畫,如相識。早長安傳遍,蘭陵佳客。文沈風流凋謝久,揚州花月誰爭席。老江村、傲骨不干人,耽岑寂。
從邗上寄來書信,給我的小堂增添了秋日景色。畫中渲染之處,煙云布滿紙面,畫筆如珊瑚般珍貴。此畫有河陽派的風格,可與懶瓚媲美,好似趙家珍貴的畫本重現。我在晴朗的窗前瀏覽,頓時情感轉移,只覺秋風蕭瑟。想與你攜手同游,卻被河山阻隔。打開畫冊,感覺似曾相識。你的名聲早已在長安傳開,你是受人稱贊的蘭陵佳客。文徵明、沈周的風流韻致已消逝許久,揚州的花月美景中,誰能與你爭一席之地呢。我在這老江村,有傲骨而不攀附他人,只愿沉溺于寂靜之中。
邗上:邗溝一帶,在今江蘇揚州。
渲梁:繪畫時用水墨或淡彩涂抹畫面。
河陽:指郭熙,北宋畫家,河陽人,其畫派有獨特風格。
懶瓚:指五代畫家僧貫休,號懶瓚。
趙家粉本:指宋代趙家(皇室)的繪畫樣本。
文沈:指明代畫家文徵明和沈周。
爭席:爭占席位,比喻爭奪地位。
干人:求請于人,有所求而請托。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詞題可知是秋日收到廣陵簫靈曦寄來的畫冊后所作。當時可能社會處于相對平穩的時期,但文化藝術領域依然有著傳承與發展。詞人收到友人畫作,感慨于畫作的藝術價值以及與友人的情誼,同時也結合自身的生活狀態和心境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感謝友人寄畫冊,通過對畫作的贊美,展現了友人高超的繪畫技藝。其突出特點是將對畫作的欣賞與自身情感、歷史文化相結合,富有藝術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藝術交流和情感表達。
監本倔強,匙挑不上。
馽空云蒂補虛空,陸地滔天翻白浪。
暗中拈出定命竿,鶻眼鷹睛迷向當。
老和尚為誰沒齒更穿齦,從教疑殺天下人。
浮萍浩蕩夾桑榆,茅屋田園狐兔墟。
拾橡豈能饑杜甫,鬻車終不困相如。
子規枝上他鄉月,白鶴峰頭處士廬。
三徑雖荒歸亦好,筆耕還有腹中書。
新營一榻養天和,獨喜身閑鬢未皤。
藥性不諳緣病少,花名慣識為吟多。
移書曬日防留蠹,寫帖臨池擬換鵝。
不到玉峰今兩載,故人情味近如何。
路接官河柳行斜,蹇馿沖暑憇田家。
雨余天迥云生葉,日午風輕稻放花。
袯襫已懸黃犢睡,桔槔不動綠陰遮。
老翁相見如相識,命坐藜床自析瓜。
口哆眉厖,坐如釘樁。
戒香逆風,孤行凌霜。
一新受經重其本,三主法社持其綱。
此其所以發毫端毗尼藏,而樹末世精進幢者也。
吟苦過于顛,吟成亦自憐。
凍油燈影薄,深屋語聲圓。
分月照歸客,避寒移臥氈。
一冬少閑日,不得到梅邊。
斐然狂簡不知非,席帽何時免誚譏。
官樣詞章惟典雅,心腔理義要深幾。
各隨鵬鷃高低適,一笑雞蟲得失微。
偶未成名兒勿恨,我方追悔蹈文闈。
白發相看重別離,幾囘默坐撚吟髭。
子猷不作乘舟興,龐老終無出郭時。
隔面云山如有礙,輸心泓穎寄相思。
文溪遺稿傷淪落,此事還當付與誰。
多年林下隠,猶帶舊儒酸。
自說因詩苦,還如學易難。
曉窗花氣潤,夜枕雨聲寒。
又欲名山去,應尋勝跡看。
淡似香山老,臞于涑水翁。
政須將及子,心孰不為公。
后進師清儉,前旒譽直空。
墓陵手所筑,過者式高風。
銜上官雖顯,吟邊興不衰。
細評南岳稿,遠過后山詩。
才大人多忌,名高上素知。
瓣香吾敢后,幸見召環時。
主人翁,轆轆轉。有手腳,無背面。
或向深山里敲冰釣魚,或向閙市中炙火搖扇。
堪笑禪和子,長在蒲團上東討西尋,直是不得一回親見。
當此自恣,將何證驗。
瑞巖今夜事不獲已,未免擘破面門開個方便。
秋風一陣晚來寒,吹斷白云三四片。
未逢知己愧蹉跎,又見春風長徑莎。
杜宇一聲詩思減,楊花三月客愁多。
從人乞米貧如舊,借吏抄書字半訛。
懶說江湖十年事,近來平地亦風波。
不慕諸圣,不重己靈。
櫜弓戢矢,坐享太平。
德山有棒,正好束之高閣。
臨濟有喝,也應無處施呈。
舊日重陽,今日重陽,籬菊披金淺淺黃。
休訝去年蓬鬢,今歲半成霜。
喜得同人相訪,那邊風景,此間風景,且莫論量。
相與對花賒一醉,高歌大笑,手舞足蹈,聽教人道掣顛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