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符敬所
鄭野多年喜御君,憶從館谷夜論文。
垂綸水向石中落,扣角聲從隴上聞。
藜火三冬勞舊夢,齋居百里望停云。
江村寂寞江天晚,欲借園林春幾分。
鄭野多年喜御君,憶從館谷夜論文。
垂綸水向石中落,扣角聲從隴上聞。
藜火三冬勞舊夢,齋居百里望停云。
江村寂寞江天晚,欲借園林春幾分。
在鄭野之地與您相交多年,總憶起在館舍中夜談文章的時光。垂釣時,溪水從石縫間潺潺落下;田間勞作的聲音,從山隴那邊隱約傳來。當年冬夜苦讀的情景,仍在舊夢中縈繞;百里外獨居齋舍,只能遙望停云寄托思念。江邊村落孤寂,天色已晚,我多想借取園林中的幾分春色來驅散冷清。
鄭野:可能為地名或泛指郊野之地。
御君:與君相處,御有陪伴之意。
館谷:指館舍,古代學館或客舍的代稱。
垂綸:垂釣,綸指釣魚線。
扣角:敲擊牛角,此處或用寧戚扣角而歌求仕的典故,代指田間勞作或隱逸之聲。
藜火:典出《三輔黃圖》,漢代劉向校書時,有老人燃藜照明,后指苦讀或往事回憶。
三冬:冬季,代指較長時間。
停云:化用陶淵明《停云》詩,表對友人的思念。
推測此詩為作者與友人符敬所分隔后所作。二人曾于鄭野館舍夜談論文,結下深厚情誼。后作者獨居江邊村落,在寂寞的傍晚,因思念友人而作此詩,借回憶與即景抒發懷想。
全詩以‘憶舊’與‘當下’的對比,表達對友人的深切思念。通過日常場景與典故的結合,情感真摯自然,展現了古代文人交游中‘以文會友’的純粹情誼,是一首情致動人的寄友之作。
解薛受圭組,分符撫黎氓。何意五馬榮,翻垂曼胡纓。持法在權貴,皇仁無此情。狂歌夷門道,感激誰為平。驅車出宛洛,悠悠念徂征。恒山郁空翠,晉水空流聲。部曲不見讓,嫖姚豈知名。下去且勿嘆,寧親向邊營。何必兒女別,臨岐淚縱橫。
疇昔偕茲役,維予暨汪子。我從中道還,子亦廢然止。汪子行??,念之心欲死。重來復同歸,依然吾與爾。汪子功名人,微尚不在此。去留皆灑然,更覺歸可喜。舉世急功名,吾爾眾所訾。曰此無遠圖,區區效兒女。兩人相視笑,吾乃徇譽毀。古來耕釣徒,亦各有其侶。得子巳不孤,悠悠何足齒。
別后無緣得再參,新詩重寄代和南。他年放我休官去,只向云川結小庵。功名我已讓曹參,又見曹參定五南。布襪青鞋從此始,濟源聞有侍中庵。多幸松軒得罷參,玉泉山水勝江南。泉邊便作歸休計,何必香山覓舊庵。憶昔吾師放晚參,揚兵西北擊東南。一聲霹靂龍飛去,尚有癡人宿草庵。
快閣江鷗遠避人,西昌山月暗吹塵。百年卓茂傳詩印,印出風光色色新。
長松樹底坐吹簫,疑是仙人王子喬。白露未漙涼月上,秋風初弄羽衣飄。山靈報罷云朝散,海鶴啼時龍夜朝。便欲乘鸞覲天上,翩翩孤影屬清標。
桂樹叢生猿鶴幽,薜蘿煙月閟清愁。白云何處吟招隱,我欲因君作少留。
嘗聞太陽城,油酒滿溪泉。世患離蓬萊,固愿托一廛。荒海寄孤島,渦漩絕來船。幸福如可求,何以策高騫。
涼風裊裊天宇清,寒蟬無聲促織鳴。鄰家入夜動砧杵,正是滿空秋月明。明月高懸雨初歇,閨中白練新如雪。才聞遽使客心驚,斷續更闌轉凄切。老夫蒙恩有賜衣,授衣不起故園思。即今幸逢太平世,古來多寄邊城兒。
百年舊隱傍名山,一落塵埃竟不還。自倚渭流難變濁,誰知獸食不留斑。松楸漸覺秋風老,澗壑惟馀夜月閒。慚愧老兄攜弱侄,又修茆屋臥云間。
紅鬧枝頭二月寒,中秋還許兩回看。君家泮水宮墻畔,吾道重春孔子壇。半秋涼意轉春寒,似曲江頭紫陌看。霜近核中仁再結,多調餳酪奉新歡。早開菖葉勸耕辰,八月繁華又一新。舊日舉人應最喜,桂闈秋報杏園春。簡齋詩老不重生,流月無聲句絕清。好個杏花疏影里,秋空吹笛到天明。種傳董奉術韓湘,頃刻能開錦繡香。好畫團圓明月夜,中秋天色變春光。
年□筋力覺潛衰,自楚踰年復此移。偶見舊題追古昔,只應風月似當時。
昨夜風雨至,飛鳥投我廬。斂翮似磬折,銜悲聲轉無。跌撞尋白藥,調酒并相濡。酒痛啄我手,我痛憐爾孤。惜日輕薄子,相逢亦歧途。交接顏色好,而今思郁紆。雨后亭亭月,爾我意為舒。放手高飛去,從此各江湖。
不見虹橋接幔亭,空馀水綠與山青。客來剔出些奇勝,五曲溪頭大隱屏。龍驤仙掌巖頭水,鶴唳幔亭峰上云。但得明窗塵一匕,躍身去謁武夷君。芳草暗分流水綠,老松剛借遠山青。獨拈鐵笛溪頭立,吹與洞中仙子聽。顯道真人去不回,幔亭不見舊樓臺。曾孫倚著寒松立,日落風悲猿自哀。山聳千層青翡翠,溪流萬頃碧琉璃。游人來此醉歸去,幾個親曾到武夷。
長廊翠壁春風香,千絲綠玉垂青楊。沉沉雨濕鴛鴦瓦,飛絮無聲吹嫩涼。百戰健兒花刺身,雕龍纈錦青作鱗。蛇子鎖甲蛛網結,甘作中年無事人。鬢髭未受霜華染,回首前年如過險。厭說亂離欣太平,短短衣裳骭不掩。織成蘄竹黃琉璃,兩筥添檐鉛粉朱。椎油熟紙細熨貼,追逐兒童行賣魚。小魚潑剌金棱碗,圉圉紅黃云滿滿。坐柈兒戲未論錢,斜陽欲落籬根淺。一兒欺之掩其目,故故癡癡屢回囑。兩兒挈榼窺其魚,竊得欣奔躓而哭。后來二女褰繡簾,扶出細兒求乞添。坐闈少婦意尤羨,如此九子皆纖妍。畫工畫得無窮意,紛紛百事皆如戲。造化徒勞作弄兒,只許買魚翁自知。
韓信經營按鏌铘,臨戎叱咤有誰加。猶疑轉戰逢勍敵,更向軍中問左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