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 其一
高文侈美新,
何如赤伏符。
投閣乃不死,
咄咄莽大夫。
高文侈美新,
何如赤伏符。
投閣乃不死,
咄咄莽大夫。
揚雄那華美的文章過分地歌頌新朝,哪里比得上赤伏符這樣昭示漢朝復興的吉兆?他為避禍從閣上跳下卻未死成,真令人感嘆啊,這個依附王莽的大夫!
高文侈美新:指揚雄作《劇秦美新》,用華美的文辭過分歌頌王莽的新朝。侈,過分。美新,贊美新朝。
赤伏符:劉秀稱帝時的符命,傳說有赤帝符命稱劉秀當為天子,代指漢朝復興的征兆。
投閣:據《漢書》載,揚雄因受劉棻(王莽案件牽連者)連累,被治罪時從天祿閣跳下,未死。
莽大夫:揚雄在王莽新朝任大夫,后世因他曾為新朝歌功頌德,稱其為“莽大夫”,含諷刺失節之意。
此詩為讀史抒懷之作。揚雄作為西漢末至新朝的文人,曾作《劇秦美新》歌頌王莽,后因政治牽連投閣避禍。作者讀史時針對揚雄失節求存的矛盾行為,結合漢代新舊政權更迭背景,表達對士人氣節的思考。
詩通過揚雄依附新朝、投閣未死的典型事例,批判文人阿附權貴、失節求存的行為,強調士人應堅守氣節的主旨,語言簡練而諷刺深刻,是讀史類詩歌中借古喻今的典型。
清壇祗謁禮郊丘,輔相賢勞其款留。
初訝密云低復冒,遽看霽景上飛浮。
氣回俎豆群工泰,喜入貔貅萬馬秋。
赫赫天心允昭格,協謀同德頼嘉猷。
式是壤伯,昭乎圣徒。
執經請益,載道若無。
詩書規矩,學問楷模。
得時而駕,領袖諸儒。
勉勉子車,封邑淳于。
親炙避席,唯諾趨隅。
發微既博,雅道是扶。
抑可尚也,不亦美乎。
漢朝議鹽鐵,發言實盈庭。
赫赫桑大夫,官高稱九卿。
方斡山海藏,難以口舌爭。
力微不自量,可笑茂陵生。
去年萬里客,仰看秋云孤。
今年返南畝,頗復懷西湖。
今日果何日,淑氣天四隅。
憑高送遠目,風景未覺殊。
試問先生菊,何如朝士萸。
莫作去來想,渺渺同一區。
久客負隣里,置酒煩招呼。
起登舍畔山,山色定有無。
澹煙與晴日,醉眼相模糊。
我老腰腳頑,健倒須兒扶。
伯茲雩婁,務學實著。
三千之位,七十是預。
匪善莫行,惟德乃據。
紀干前書,式彰厥譽。
少休大夫封,應夢上公祿。向來巖壑姿,高節媲青竹。
低徊文繡地,自謂遷進速。邇者為客卿,翰苑文史足。
炎炎雖可鄙,炳炳有足錄。一朝污濁流,錢券滿吾蜀。
童山要進取,萬石壓車軸。通侯寵富民,都尉侈搜粟。
雖蒙須臾榮,不蓋平生辱。社櫟乃天全,不及不才木。
春秋戒求名,吾詩紀山麓。
手足甚親,志異出處。
魋將為亂,子廼脫去。
在污能絜,危而有慮。
內省若斯,何憂何懼。
一第楓宸歲月深,槐花杯酒喜同斟。
真成冀北空群馬,便作雙南滿地金。
計上八人才子數,筆端四海狀元心。
蜀天九萬看鵬運,側耳潮頭駕捷音。
吳山浮海青,蜀山粘雪白。兩山相西東,渺渺萬里隔。
一官誰卑高,博士省中客。歲月成后先,去住作分拆。
先生何時來,六經尚遺澤。衣缽肯付我,頗任弟子責。
須髯襄陽翁,龍鳳出窟宅。典刑耆舊內,卿月耀詞伯。
歸路入西湖,官梅已堪摘。好將軟紅書,博此千頃窄。
夷吾王郎孫,江左書竹帛。臨風失驚呼,看刷九霄翮。
人稟秀德,氣貌或同。
而子儼然,溫溫其容。
兩端發問,未答機鋒。
以禮節和,斯言可宗。
開國乘氏,有德斯彰。
叅稽百行,贊理三綱。
自拔行閑,榮名甚光。
在史藹藹,歷久彌芳。
皇甫高士,眉字列仙。
以道興世,孰計其年。
閑云在空,孤鶴行天。
掀髯一笑,同乎自然。
彭衙高士,經籍是親。
贊成德藝,協于彜倫。
厎績圣道,斯肖素臣。
優哉游哉,學以致身。
孰封于蕭,實惟子柳。
夙飫格言,克遵善誘。
明德斯馨,賢業所就。
以侑于儒,傳芳逾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