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三日為先母忌辰舟中感賦二首 其二
梅蕊初開日,萱帷永訣辰。
一官皆祖澤,七尺是親身。
姑息偏容我,饑寒特苦人。
顯揚圖報稱,此愿幾時伸。
梅蕊初開日,萱帷永訣辰。
一官皆祖澤,七尺是親身。
姑息偏容我,饑寒特苦人。
顯揚圖報稱,此愿幾時伸。
梅花剛剛開放的時候,就是與母親永別的日子。我做的這一官半職都得益于祖上的恩澤,而這七尺身軀是母親所給予。母親總是過分地寬容我,卻獨自承受著饑寒之苦。我想著功成名就來報答母親,這個愿望什么時候才能實現呢。
梅蕊:梅花的蓓蕾。
萱帷:指母親。萱草為忘憂之草,古人常以其代指母親。
祖澤:祖宗的恩澤。
七尺:指身軀。
姑息:無原則地寬容。
顯揚:顯親揚名,指通過自己的成就讓父母榮耀。
此詩創作于母親忌日,詩人在舟中觸景生情。當時可能詩人已在為官,但未能讓母親享受到自己的成就帶來的榮耀,在母親忌日這天,回憶起母親的養育之恩,心中滿是遺憾和愧疚。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母親的懷念和報答母親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但體現了傳統的孝道文化和詩人細膩的情感。
溝水分流西復東,九秋霜月五更風。離鸞別鳳今何在,十二玉樓空更空。
昨夜雙鉤敗,今朝百草輸。關西狂小吏,惟喝繞床盧。
初夢龍宮寶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
旋成醉倚蓬萊樹,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
瞥見馮夷殊悵望,恍惚無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斷還連。
覺來正是平階雨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促漏遙鐘動靜聞,報章重疊杳難分。
舞鸞鏡匣收殘黛,
南塘漸暖蒲堪結,兩兩鴛鴦護水紋。
知訪寒梅過野塘,久留金勒為回腸。
謝郎衣袖初翻雪,維摩一室雖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場。
青陵臺畔日光斜,
萬古貞魂倚暮霞。
莫訝韓憑為蛺蝶,
等閑飛上別枝花。
嘉陵江水此東流,望喜樓中憶閬州。若到閬中還赴海,閬州應更有高樓。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今朝相送東流后,猶自驅車更向南。
通靈夜醮達清晨,
承露盤晞甲帳春。
王母不來方朔去,
更須重見李夫人。
夢澤悲風動白茅,
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
虛減宮廚為細腰。
永壽兵來夜不扃,
金蓮無復印中庭。
梁臺歌管三更罷,
猶自風搖九子鈴。
驚魚撥剌燕翩翾,
獨自江東上釣船。
今日春光太漂蕩,
謝家輕絮沈郎錢。
自有仙才自不知,
十年長夢采華芝。
秋風動地黃云暮,
歸去嵩陽尋舊師。
一桃復一李,井上占年芳。
笑處如臨鏡,窺時不隱墻。
敢言西子短,誰覺宓妃長。
珠玉終相類,同名作夜光。
龍檻沉沉水殿清,
禁門深掩斷人聲。
吳王宴罷滿宮醉,
日暮水漂花出城。
悵望人間萬事違,私書幽夢約忘機。
荻花村里魚標在,
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