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鄭公老少卿赴吉州三首 其三
不記江城分袂初,幾年東北望門閭。
寒溫一紙無非便,憂病千端自作疏。
莫忘折梅尋勝事,懸知視草報初除。
及茲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書。
不記江城分袂初,幾年東北望門閭。
寒溫一紙無非便,憂病千端自作疏。
莫忘折梅尋勝事,懸知視草報初除。
及茲郡舍多閒日,早著山中未了書。
已記不清當初在江城分別的情景,多年來我一直向東北方向遙望您的家門。偶爾收到您問寒問暖的書信,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您心中千般憂愁、身體各種病痛,卻自己疏于調養。別忘了去折梅花探尋美好的事情,我料想您會很快處理好新任命后的文書事務。趁著在這郡舍有很多閑暇時光,盡早完成您在山中還未寫完的書。
分袂:分手,離別。
門閭:家門。
寒溫:指書信中問寒問暖的話語。
視草:為皇帝起草詔書等文書。
初除:剛剛任命官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友人鄭公老被任命到吉州任職,詩人在分別多年后寫詩相送,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期望。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詩人與友人之間有著深厚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細膩,從回憶到關切,再到勉勵,層層遞進。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送別時的真摯情感和對友人生活、事業的關懷。
關內攻城戰,淮東卻敵兵。
敗亡初妄作,狼狽坐虛名。
賊勢雖亡命,君心實好生。
不知他日事,誰筑受降城。
學問源流遠,樂哉賢父兄。
人琴亡舊曲,風木愴寒聲。
深痛幾成毀,沉疴汔喪生。
孝恭無可憾,猶得傍佳城。
學問自冰翁,詞章聳巨公。
不慙循吏傳,真有古人風。
捫虱書猶在,飛鳧跡遽空。
人琴悲子敬,三讀愴深衷。
婦德勝賢士,嫠居成大家。
陰功宜有后,余慶尚無涯。
楊惲出司馬,陶潛傳孟嘉。
文昌紀遺范,外氏倍增華。
大江東南來,馮夷此其宮。
群山各獻狀,奔走如游龍。
將軍萬人杰,智勇摧奸兇。
草木知威名,旗常紀豐功。
廟食填茲土,樓閣何穹窿。
我來拜靈祠,紅日方曈眬。
神烏集飛檣,雪波卷晴空。
椒桂薦芳馨,精誠冀感通。
謂言身半百,扁舟吾欲東。
羞作賈胡留,愿借一帆風。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
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
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
惜哉天不憗,無復見川增。
客餞旗亭酒半酣,摶風九萬送鵬南。
薄勞汗馬功收一,肯怨長途玉獻三。
去去梅花催驛騎,看看柳色鬭恩藍。
長篇好上劉蕡策,莫作書生無用談。
郡齋弧矢記垂門,今日衰翁更覺尊。
生晚不能瞻大父,年高卻幸見曾孫。
從今鏡鑷知無用,但喜芝蘭近愈繁。
愿汝孳孳守家法,為傳衣缽到仍昆。
王爵報元勛,臨危更致身。
鯨波飛戰艦,狼子嘆江神。
木落淮南暮,塵清塞外春。
功臣誰第一,圖畫在麒麟。
萬里云衢著腳初,臨行尚肯過吾廬。
風云得助子方快,冰玉相依我不如。
驛路響鈴看報捷,殿門放鑰待傳臚。
逾科又見龍飛榜,此度傳衣應不虛。
隴麥已抽穟,山田未立苗。
雨聲愁昨夕,晴色喜今朝。
柳絮青天雪,松風陸地潮。
山居足幽事,吾隠不須招。
傾蓋歡如故,相從滄海隅。
方將理詩社,忽已閟泉途。
歸路孤飛旐,交情一束芻。
梅霖將客淚,凄澹灑平蕪。
志士長骯臟,曲鉤封公侯。
得喪亦何有,賢愚同一丘。
日月如跳丸,少年今白頭。
胡為浪自苦,九折不停辀。
龐眉碧眼禪,一笑萬事休。
遼鶴我言歸,君其來與游。
春秧困深寒,夏穗仍愍雨。
書來西江西,赤地掃瓜芋。
墨數食指多,坐羞長袖舞。
憂憂米如珠,南山采薇去。
歡悰憑淺酌,衰相怯單衣。
詩向貧中好,春從雨際歸。
氣寒憂麥瘦,桑濕恐蠶饑。
豫學田園計,他時恐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