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善應禪院
蕭寺最岑寂,尋幽興獨長。
林疏寒鳥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樹荒。
徘徊人不見,樓外鎖斜陽。
蕭寺最岑寂,尋幽興獨長。
林疏寒鳥聚,竹密暮云藏。
野殿丹青古,空庭草樹荒。
徘徊人不見,樓外鎖斜陽。
佛寺十分寂靜,我獨自懷著濃厚的興致來探尋幽境。樹林稀疏,寒鳥聚集在一起;竹林茂密,傍晚的云朵仿佛被藏了起來。野外佛殿的彩繪古舊,空蕩蕩的庭院里草樹荒蕪。我獨自徘徊,不見他人,只有斜陽被鎖在樓外。
蕭寺:佛寺。
岑寂:寂靜。
幽:幽境。
丹青:指繪畫,這里指佛殿的彩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是詩人在游覽善應禪院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在閑暇之時出游,在這寂靜的佛寺中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善應禪院的幽靜荒蕪之景,突出了其清冷孤寂的特點。它以景抒情,藝術感染力強,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追求,在同類寫景抒情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四檐偃蓋碧重重,插架牙簽落影中。萬谷驚濤滄海近,半窗涼月雪山通。潤沾瑤席霏霏雨,響徹朱弦細細風。好結歲寒搜秘檢,莫教飛夢逐塵蹤。
夜半溪聲到枕邊,數行哀雁落青天。依稀酒醒殘楊岸,冷月秋風系小船。斜枕殘書秋水邊,數椽如欲傍青天。黎明驚喚斜塘去,隔浦漁家盡放船。
才卸征鞍小息肩,匆匆又著祖生鞭。羊腸經慣奚辭險,馬足雖疲尚肯前。渺渺燕云州十六,迢迢江漢路三千。雄心猶作聞雞舞,莫向天涯更惘然。
乞得三泉住不成,風沙鞍馬負平生。故山定已移文了,又被黃華識姓名。
助佛揚名化俗徒,遣邪歸正沃心枯。國風雅泰民歡樂,只這和瘟大丈夫。
行蹤不到處,石路生青苔。東風動南枝,微陰潭上來。
田祖爭祠擊鼓齊,藍田古廟盛豚蹄。令公晴暖行春去,相夾朱轓有鹿麑。
唐李太白,訪賀知章,浩歌此樓。想斗酒百篇,眼花落井,一時豪杰,千古風流。白骨青山,美人黃土,醉魄吟魂安在否。江南客,因來游勝踐,稽首前修。悠悠。往事俱休,更莫遣興亡狂白頭。也莫論高皇、莫論項羽,誰為黃帝,誰為蚩尤。拶破愁城,吸乾酒海,袖拂安梁舞暮秋。題未了,又笑騎白鶴,飛下揚州。
自作圖經補昔人,更將風俗與維新。牛刀一中桑林舞,是處弦歌返太淳。
天地一郵傳,百歲亦過客。躑躅古與今,勞勞事行役。生憂在富貴,死憂在竹帛。于中有逸民,遺世而獨立。抱名逃空山,不愿入載籍。斯人茍不存,天地削顏色。元氣礴千古,消否任小智。我觀南畝農,人人盡高士。力耕辦賦稅,養親竭甘旨。知為職分宜,不識忠孝字。三教皆可收,五倫獨肫摯。與谷同沒升,無從考姓氏。高躅愧難躋,日夕勤企跂。
藉藉聲名自妙年,優優惠化詠來宣。寧誇衣錦光前牒,便擬揮金繼昔賢。秀句屢同歌白雪,高標猶幸視青天。自慚不得陪騶御,空想馀風尚凜然。
惆悵高堂罷綵衣,空山回首斷云飛。梧桐井徑秋風老,脩竹園林夕露微。紫氣天邊鸞下疾,白楊隴上鶴歸遲。柏臺有子情何似,厭聽庭烏叫落暉。
澤畔行吟一老翁,又逢佳節是天中。空儲醫國三年艾,難進江心百鍊銅。射中粉團人斗巧,奪贏錦幟世爭雄。道流回首湖山遠,獨對榴花一樹紅。
夢里年華客里天,蓬飄萍泊更誰憐。齊紈似雪堪裁扇,燕女如花解弄弦。雁足尚羈千里信,馬蹄已破萬山煙。比來我亦疲鞭蹬,未撲征塵便醉眠。
嫩香新粉玉交加,小筆風流自一家。只欠雪溪王處士,醉來肝肺出枯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