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民詩
天地一郵傳,百歲亦過客。躑躅古與今,勞勞事行役。生憂在富貴,死憂在竹帛。于中有逸民,遺世而獨立。抱名逃空山,不愿入載籍。斯人茍不存,天地削顏色。元氣礴千古,消否任小智。我觀南畝農,人人盡高士。力耕辦賦稅,養親竭甘旨。知為職分宜,不識忠孝字。三教皆可收,五倫獨肫摯。與谷同沒升,無從考姓氏。高躅愧難躋,日夕勤企跂。
天地一郵傳,百歲亦過客。躑躅古與今,勞勞事行役。生憂在富貴,死憂在竹帛。于中有逸民,遺世而獨立。抱名逃空山,不愿入載籍。斯人茍不存,天地削顏色。元氣礴千古,消否任小智。我觀南畝農,人人盡高士。力耕辦賦稅,養親竭甘旨。知為職分宜,不識忠孝字。三教皆可收,五倫獨肫摯。與谷同沒升,無從考姓氏。高躅愧難躋,日夕勤企跂。
邊門以外地,數百里之遙。榛莽誰從辟,雈苻不見招。算緡緣木稅,詰慝到山樵。晉有桃源樂,秦收陸海饒。未堪將客逐,安得作荒燒。據國爭非觸,臨邊俗異要。吳沙賦可受,澤瓦首先梟。曠土成都邑,流氓有暮朝。不游町疃鹿,應革泮林鸮。智慧乘時出,功名與世標。再能加富教,便可入風謠。除是皇華使,誰停問俗軺。
夜月圓明鏡,天風響玉珂。九關虎豹不曾訶。聞道雙星今夕渡銀河。故國風云改,名流杖履過。霓裳重譜舊時歌。知否貞元朝士已無多。
檻外碧潺潺,看縠紋,乍生細浪如纈。春草綠初勻,新漲后、石隙幽泉嗚咽。飄來花片,都付與翠波流徹。粉香依約逐輕鷗,爭教塵涴顏色。垂楊蘸影依依,疏蘋微動處,魚兒剛沒。歸燕掠波來,綸絲上、驚起蜻蜓雙翼。晚霽云開,恰全浸一輪明月。小橋聯袂低吟緩,正是薄寒時節。
彼美在空谷,離立含冰霜。地幽作花早,春風生古香。盈盈一澗水,孤客遙相望。不采何忍舍,采之用無方。愿得贈之子,佩以羅綺裳。中道勿捐棄,千載留芬芳。
梵唄聲沈香霧銷,月明金殿影岧峣。夜深唯有龕燈在,風露滿庭人寂寥。
出手長虹走太阿,十年英銳漸消磨。徘徊西掖吟紅藥,轉側南宮佩紫荷。閱歷行知青眼少,公卿坐看黑頭多。畏寒亦擬分馀暖,冰老成晶不受呵。
萬樹垂楊色,扁舟下漕渠。途經越絕紀,家學鄮中書。曲水會秋禊,滄江逢夜漁。三千持奏牘,何日詣公車。
難把玄珠寄所親,崖花榮悴紀冬春。靈溪此日留丹灶,仙跡他年感臥茵。陰谷蒼藤藏日月,冰壺石髓澡心身。大還有藥君知否,慧劍成龍豢已馴。
不恨年華速,其如漸老何。宦情隨地改,鄉夢入春多。柳色分金縷,江流起碧波。當杯應取醉,且莫嘆蹉跎。忽看年又盡,更問夜如何。宦拙青云遠,心危白發多。物情憐歲序,世路足風波。滄洲終有托,吾道未蹉跎。
瑤林瓊樹影交加,誰伴山翁醉帽斜。自把金船浮白蟻,應須紅粉唱梅花。
步月尋溪過佛齋,溪邊石蘚濕芒鞋。虛窗獨臥聽松竹,半夜一山風雨來。
瑤臺無信托青鸞,一寸芳心思萬端。莫向東風倚脩竹,翠衫禁得幾多寒。
看君人物漢西都。過吾廬。笑談初。便說公卿,元自要通儒。一自梅花開了后,長怕說,賦歸歟。而今別恨滿江湖。怎消除。算何如。杖屨當時,聞早放教疏。今代故交新貴后,渾不寄,數行書。
三徑五株柳,孤村獨板門。先生正高臥,眾鳥莫交喧。晉宋當時改,乾坤此老存。手中一把菊,秋色滿丘園。相逢疏柳下,賓主兩忘言。處士乃無履,江州初到門。低頭入茅宇,散發對金樽。長揖朱轓別,狂歌向小園。
夾路飛塵宿雨消,十年曾此駐龍鑣。春風城闕知非遠,幾處輕寒變柳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