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梅四首 其二
行蹤不到處,石路生青苔。東風動南枝,微陰潭上來。
行蹤不到處,石路生青苔。東風動南枝,微陰潭上來。
黯黯危腸獨九回,
故園誰對此時開。
撚來聊把倚孤枕,
更擬慇勤入夢來。
孤懸鼊嶼海涯間,襟帶窮荒控百蠻。
已奉春秋知正朔,何年南北并中山?
自天宸翰龍鱗動,繞日珠旓豹尾斑。
底事皇華念將母,乘風歸路指刀環。
云中雞犬換流年,塵世訛聞劫火燃。
玉斧全功收畫地,金輪馀燄起遮天。
元王故國愁宮黍,白帝新都問岳蓮。
終見神符興赤九,不應流淚到銅仙。
漢魏諸賢韻已卑,
六朝人物復何為。
平生老子羞由徑,
不識蟲兒與玉兒。
濃綠分張暑不侵,
閑攤閣帖酒馀臨。
眼光未被陽光奪,
全仗檐牙數尺陰。
四圍山色翠交加,
竹樹蒙茸一徑斜。
此去仙源知不遠,
前溪流出野桃花。
堂堂列傳冠元功,
紙上浮云萬事空。
我若材堪當世用,
他年應只似諸公。
路從天竺更微南,衲子邀余過復庵。
八法照人瞻睿藻,一峰當戶擁晴嵐。
奇爻初動玩羲畫,萬物并觀師老聃。
六用不成均此理,楞嚴容我為同參。
小兒今忽六旬翁,尚憶無人鬼嘯風。
三歲棘闈懸造化,兩時飯鼓老英雄。
致身卿相談何易,責備春秋論亦公。
磨滅山林心不愧,豈無窮者勝于通。
模糊米南宮,空濛蘇玉局。云嵐變態新,煙雨畫意足。
來作山中人,乃識山隱曲。茫茫青靄間,須眉向人綠。
襆被宿翠微,全身入畫里。或有山下人,貌我圖成紙。
嵐迷一鐙炯,泉暗亂石齒。林巒交岔人,醉飽正倚幾。
慚愧東坡翁,備受萬物理。不知今夜云,定作何時雨。
龍形奮攫拿,虎勢橫吞吐。咫尺青靄迷,騃童失步武。
不因短檠然,那復識賓主。
帕首靴刀走北門,
竟從逋盜作忠臣。
一腔熱血興亞會,
認取當年蹈海人。
叔平少俠游,秉志乃自純。丹青雖余事,亦足走世人。種菊支硎傍,不與俗客親。挾余兩洞庭,一一貌其真。墓草漸已宿,其跡猶若新。
孔嘉麗文辭,耿介獨天賦。脫屣公車門,掩鼻平津府。與余雖晚遇,闊達成爾汝。酒德時溫然,令人感叔度。每愧墓中言,未足昭千古。
休承名家后,無所不具體。既衍子墨流,復工丹青理。晚節始掛冠,余映被桑梓。客攜問奇酒,門多乞言軌。八十而委化,翕然稱趾美。
子兼性坦陀,友余實忘年。豈乏一世用,沈冥文酒間。上書謝不任,歸耕太湖田。右伯亦已尊,家具尚蕭然。至今綽楔表,蛟龍郁相纏。
陸公昔射策,天子異其對。世路方易工,悠然成孤退。折節酬古歡,暢情在游藝。既成一家言,聊滋暮年味。
鳳德匪遽衰,鴻心終何異。淳父負奇癖,形骸更土木。傷時伯鸞噫,感遇嗣宗哭。嘔心一錦囊,瑰麗時自足。霏霏吐屑金,宛宛成葉玉。豈不悟千秋,眼底怨局促。
季狂為諸生,避仇夜中走。自詫傖頰雄,不操吳音久。頗鮮鱗甲腹,僅余雌黃口。大歷元和間,縱橫無不有。歸骨閩天長,遺編知在否。
叔寶事丹青,往往得其意。雖游文翁門,厥禰繇沈氏。藏書盈萬卷,一一手銓次。伏枕歸嬰兒,毋亦造物忌。生亦無異人,死還知汝異。
群書博極推才伯,
靜養端倪本白沙。
私淑兩賢鄉學在,
津梁真覺浩無涯。
冰合如鏡平,冰斷如雷鳴。孤舟不得寐,枕上悲風生。
厭見雪如麻,不見梅放花。江北是客路,江南是客家。
閉門對孤燈,開門見明星。默默心底事,礧磈誰能平。
宦海多白波,客路多黃塵。波白解覆舟,塵黃解污人。
少年愛春日,羯鼓鬧春盤。一自不家食,春盤歲歲閒。
仙臺近西郭,香霧涌珠林。
翠竹風長軟,碧桃春自深。
中天龍虎會,永夜斗星臨。
珍重王喬宴,丹筵色色金。